在中间美术馆开幕现场见到厐壔先生时,她坐在轮椅上由家人缓缓推出,腰板挺直,精神矍铄,白色渔夫帽下满头银丝显现了这位令人尊敬的前辈艺术家所经历过的时光积淀。她开口说话时不紧不慢,吐字格外的标准、清晰,音色出乎意料悦耳,神采风扬,毫无疲倦之态。在这位不断经历忧患却成就斐然的优雅老人身上,我们能看到许多可贵的品质——坚韧、执着、通透、真诚、专注,而她的画如其人,灵动又充满跃动的生命之力。
厐壔,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者庞薰琹之女。厐壔自幼随父母习画,在少年时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艺术天赋,“无论是法国留学的阶段,抑或是在回国后的岁月,庞薰 、丘堤作为西方现代艺术浪潮的亲历者和在中国身体力行的倡导者,这些都给青年时代的庞涛带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学习资源与思考理路。”1949年,厐壔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那一年,她年仅15岁。此后虽因父母工作原因就读杭州艺专,执着的艺术家于两年后再次选择投考中央美院。
1955年,厐壔以研究生学历毕业并留校任教美院版画系,多年的教学生涯使其桃李满园。七月中旬,“跃动的音符:厐壔新作展”在北京悄然开幕,现场亦是人潮涌动,包括中央美院的众多同事老先生,如今已在国内艺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的厐壔的昔日学生,以及大批艺术爱好者、学生、媒体等前往。与此声势浩大的阵容形成对比的则是极为简短的开幕仪式,展览策展人、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表示,深知厐壔先生的性格,在其要求下将一切仪式做到最简化。低调、谦逊,这是厐壔一贯的坚持信念。
突破和变革,是厐壔从80年代起艺术创作的关键词。“1956年开始探索抽象性绘画,不久反右运动开始而被迫停止,已全部遗失。” 虽然早年画作由于战争以及各种政治运动而无存本,此后因当时所处的政治背景下更多是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的革命历史画,但厐壔对于现代性艺术创作的思考并没有停止。“文革”结束后,厐壔开始进一步解放思想,“将对绘画本体的深入思考自觉地纳入艺术创作的实践之中”,这种变化可在本次展览展出的“桂林行”“漓江行”系列中初见端倪。厐壔曾言:“1981画‘漓江行之二’,只不过取象鼻山的局部,色彩变调,未料会多次遭美术界领导批评,认为是抽象画,此时对于我,已非23岁时,不再害怕也不想后退,决意认真地探索下去。”无视批评声音的厐壔此后全身心投入了现代主义形式语言的创造,并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若从时间线索来划分,本次展览即是从彼时的变革阶段为起点,延续至今。中间美术馆二层展厅主要展示了厐壔于80年代艺术激变的开始。80年代初的桂林之行给厐壔带来了前所未有体验,艺术家面对自然的直接经验记录下的视觉印象,画面呈现出明显的平面性的图案化倾向。前文提到的“桂林行”“漓江行”系列作品产生于这个时期,如作品《桂林行之二》在画面构图上有意识的被一分为二,形成某种形式上的对应,山、水皆为大色块平面性的对称图案,这种手法被认为是一种将具体风景进行概括性处理的尝试创作。此外,本层展厅还展示了包括《化纤与自然》(1997年)、《自然与塑料》(1997年)等一组厐壔从美国考察回来后于90年代中期创作的拼贴作品。将这两时期作品一同置放,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从形式探索和形式解放的诉求出发,在绘画材料上进行试验,并且延伸至拓展创作媒介的尝试之中。”
1984年厐壔赴巴黎考察。这趟欧洲之行使厐壔切身接触到了欧洲现代艺术,她开始思考艺术的更多形式以及艺术材料的研究问题。回国后,厐壔在教学上撰写和出版了《绘画材料研究》一书。因深感中国绘画材料之拙劣、品种之匮乏而阻碍了艺术家在新的艺术时期进行自由的创作,厐壔在作画之余开始实验各种绘画材料,详细总结了西方多种绘画材料的制作配方与使用技法。本次展览文献区也展示了厐壔制作这本书籍所写的手稿、素材以及使用工具。
此外,在艺术实践上,“厐壔清醒地看到抽象艺术的价值和探索空间,而且更明确自己探索的路径绝不能是对西方画家的模仿重复,而应根据中国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的感受再创造”,她给自己的艺术探索定位为“不仅是纯抽象,应是抽象后”——由此明确地和一般西方抽象绘画拉开距离,开始进行中国传统元素与抽象艺术的再创造实验。因此在本次展览的一层展厅,主要展示的即为厐壔在1985年至1995年期间以青铜器为题材的系列作品创作。策展人卢迎华认为,厐壔这十年的探索大致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1990、1991年以前,她以青铜器为题材对其进行抽象化的处理,在画面上展开深入、多样的色彩探索。此后的第二个阶段她利用青铜器进行图案化和平面化的尝试,将青铜器加以分解,以纯粹的色彩、线、面来表现物体。第一个阶段所描画的青铜器形象比较概括,用笔具有表现性,色彩非常丰富,在画面中抑或大胆使用补色抑或细心组合同类色。第二个阶段是将青铜器图案化。画面保留器形轮廓,平涂设色,在每一个设色区域内追求细微笔触和色彩的变化。
三层展厅呈现了厐壔在2000年后的创作作品。与前期作品相比,这时期的厐壔更为自在,随心。通过抽象艺术创造,与社会、现实、人性反思进一步结合,厐壔表示,“我不到三岁就曾经历了恐怖的战乱,之后也历经无数的磨难,一切都是如此之不堪回首。原本企盼21世纪更进步、更和谐、更文明,万没有想到竟然由911开始了一系列的恐怖、灾难和危机,许多无辜的人被夺去生命。911表明所有灾难都会更惨烈地重演,我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画了《致哀于无辜的魂灵》系列。2008年汶川大地震,久违地连续报道人性美好的一面,看到许多舍己为人的动人事迹,于是创作了《希望》、《挡不住的光》等作品,亦不失希望,但愿‘希望’不会失望。”
延续线性时间线索,展览截点可停止在厐壔于2017年创作的不同色调的纸本水粉新作——“色阶的变化”系列。这组作品贯穿了整场展览的三层展厅,像引子一样将三层展厅有机的联系了起来。“厐壔老师的这组新作是中国抽象绘画新的一页,”当代著名独立策展人、评论家和艺术家方振宁为厐壔先生昔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谈起这组作品,他感叹道,“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抽象绘画中感受到音的回响,而我曾经在康定斯基的作品前感受过,感受到那一刻让我欣喜,那一次,就是我欣赏抽象绘画入门的一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文献展区还完整展示了艺术家黄永玉于2009年手写给厐壔的一封信,其中黄永玉惊叹的写下“我完全没想到‘文革’以后你画了这么多痛快的画。”毫无疑问,提到中国当代艺术的起点,往往离不开对85新潮时期艺术家的叙述,而厐壔的艺术实践“既没有进入新潮美术所标榜的现代派之列,也不被学院和体制内相对保守的力量所理解。”她抽象创作鲜为人知。策展人卢迎华如是说道:“当时开始活跃于艺术界的新一代批评家和理论家,将注意力聚焦于青年一代艺术家所推出的各种新观念、新形式和新话语,无暇顾及中年艺术家在艺术内部和针对艺术本身所开展的悄然变法。”因此本次展览选择以厐壔为研究个案,试图梳理艺术家从80年代起的系列创作线索,加以文献、手稿全面呈现,这也是中间美术馆开启重访中国现当代艺术历史现场的系列展览与活动系列展的意义所在。
文/林佳斌
图/中间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