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初见”与“同路”:“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时间: 2018.9.25

2018年9月21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主办的“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侧重于吴作人、萧淑芳两个人之间相互映照的关系,以此来展开艺术家的创作经历、内心世界和一代宗师的胸怀与远见,以及和睦而美好的家庭生活。通过展出作品近三百件,梳理他们两人从各自的发展到相濡以沫的一段段转折的过程,跌宕生姿,漪涟交集。

展览的主线根据四个段落展开:“同进学,初见(1908/1911-1929)”;“同道,不相见(1930-1946)”;“重逢,结同心(1946-1948)”;“同路,各千秋(1946-1948)”。吴作人、萧淑芳二人相识于学生时代,在中央大学美术系,吴作人看到萧淑芳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上学时的习作《一筐鸡蛋》,这一天,她正在听徐悲鸿老师的指教,来了一位男同学,问道:“鸡蛋是买来的吗?”萧淑芳瞥了一眼,不知如何作答。这一问一瞥就是吴作人和萧淑芳两位同学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后来,他们二人各自有着自己的发展,他们在不同的境遇中学习,但都随时代而进步,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代艺术学子。在动荡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民族的命运和时代的风云。

虽同在艺术道路上,不同的性格、才能、性别,使得各自的艺术呈现出不同的方面。吴作人祖籍安徽宣城泾县,出生于江苏苏州,其吴氏家族与古老的吴泰伯谱系一脉相承。吴作人早年向比利时著名画家巴思天学习写实油画,并继承其“以社会为画室”的理念,始终创作不离现实生活,表现人之至情的入世之作。上世纪40年代,他又遵循恩师徐悲鸿先生“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的创作主张,有意识地寻找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美术之间可能形成的逻辑关系,搭建通往古今中西美术互渗共融的津梁。吴先生从敦煌美术的视觉系统中借鉴了瑰丽的色彩、独特的章法以及富于创造性的组合变化,并以此启发自己的油画色彩设置与造型原则。在他眼中,敦煌并非某种风格性的存在,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对象。其实某种程度上,临摹也可以看做一种写生形式,视域的宽窄则决定了两者的界线。如果将临摹敦煌壁画理解为写生中国西部人文风景,那么画家视觉经验的提炼过程必然融入千年传统和现实感受的共谋——而这,正是吴先生民族化油画风格形成的滥觞。于是,吴先生在表现康藏地区特有的地域景观与风土人情时,色彩便基本脱离了欧洲油画的谱系,并初步建立起响亮明快而不失典雅的民族油画语法体系。吴先生所探索这条油画民族化之路,进一步拓宽了中国艺术家的眼界,也为中西美术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可资参详的成功样板。吴作人先生的中国画创作晚于他的西画,因此很大程度上他是运用早年西画训练出的造型功底去塑造对象,不仅形象逼真,意趣更加盎然。在吴先生笔下,熊猫憨态可掬、金鱼轻盈飘逸、雄鹰自由矫健、骆驼负重而行、牦牛勇往直前,这些精彩的形象,无不是画家人格精神的投射。那些寥寥线迹与数点墨痕,平淡浑朴、简约明净而又文意醇厚,风格迥然,雅俗共赏,深受业界赞誉和人民喜爱。

萧淑芳出生于民国世家,其家族为辛亥革命之元勋。萧先生早年就学于北平艺专和中央大学艺术系,深入研习传统文人画。曾得徐悲鸿、齐白石等宗师的亲炙,后留学西方,周游世界,与当地同行往来切磋,眼界殊为宽广。萧淑芳一生创作不辍,审美视角多元,表现形式丰富,素描、水彩画、油画、中国画皆兼擅长。她的气质性情温婉淳和,文化素养广博深厚,人格品行高尚贵重,加之其东方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共同造就了其作品诗性荡漾,乐律萦纡的审美意蕴。萧先生创作的题材中,花卉最为常见,艺术水准也最高。兰花的清幽,芍药的富贵,百合的纯洁,荷花的恬淡,郁金香的华美,报春花的热烈,杜鹃花的绚丽,在先生笔下无不格调高致,向世人传递着人间万象的美好明媚与艺术家情怀的天真烂漫。萧先生创作的花卉,视觉形式简洁,在一片空白的背景之上以灵动的色块、点线组合表达不同对象的姿态,“空”中有“色”,“色”中有“空”,犹如峡谷间溪水潺潺流淌,清澈纯净,余韵绵绵。萧先生创作的花卉,还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传统花卉画的色感,她巧妙地借着色彩转调、墨彩渗换等现代表现技法,让画面元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多方而极富音乐感,“色”不离“乐”,“乐”不离“色”,仿佛旷奥环境中传来飘逸跌宕旋律,馨心素淡,悠扬闲散,绕梁袅袅。

从分别到重逢,吴作人、萧淑芳用了16年时间;从重逢到同路,两人用尽了彼此的后半生。吴作人在中央大学学习后于1930年赴欧留学,先在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继而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留学。在此期间,他的绘画技术达到了学院可以给予的最高成就——荣获“桂冠生”的称号。在欧洲熟练掌握了绘画技能,吴作人受到了艺术界的接纳,并娶了一位比利时的美丽姑娘。后来,他接徐悲鸿要求他来中央大学担任油画教授的一封信。收信后一星期吴作人即决定归国,妻子随之回归。彼时中国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烽火中吴作人举家随校西迁,数次奔赴抗日前线写生,宣传抗战,把艺术作为国家危亡奋战的武器。就在极度艰难环境中间,他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死在缺医少药的重庆,一抔青冢,无处再寻踪迹。

这个时候,萧淑芳则在国内跟随汪慎生、陈少鹿、汤定之等先生学中国画;也曾去到齐白石家中请教水墨之道;与蒋兆和研究水墨的绘画技巧;在上海觉民小学教课一年。1933年她与余新恩结婚,后于1937年底萧淑芳前往欧洲游学。随行随止,一任兴之所至,并不在艺术学院里做过多逗留。1940年生下女儿之后,她一度罹患重症,卧床三载,药石无工。兼之家庭婚姻出现重大危机,曾一度处于艰难困顿之中。而就在此时,她凭借对艺术的热爱,维持了自己的精神状态,用断续的绘画来显示自我对命运的抗争。艺术的相伴和独立的性格,为她未来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1946年,“上海美术作家协会第一届联合画展”在上海举行,展览会上,吴作人和萧淑芳在分别16年后重逢。萧淑芳参展作品《北海白塔》获得吴作人赞许。之后二人开始来往。吴作人作扇面《雪原藏犛》赠与萧淑芳。这年6月,吴作人接到徐悲鸿邀请出任国立北平艺专教务长兼油画系系主任。吴作人同萧淑芳商量,得到了萧淑芳的支持,赴约北上。后萧淑芳在办妥与余新恩的离婚手续后回北平定居。国家的命运,精神的倾慕,命运的偶然,决定了他们一生的道路,从此走向了同道。1948年6月5日,在徐悲鸿的证婚下,吴作人和萧淑芳举办婚礼结为夫妇,此后二人一生互相切磋,多有探讨。他们虽是夫妻,但都是彪炳画史的大画家。萧淑芳从不以丈夫的题材和风格为依附,她的绘画风格与吴作人并无关系。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展览开幕式上的致辞:“今天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吴作人先生和萧淑芳先生研学治艺的文化理想、精益求精的艺术风范都是我们要秉承和弘扬的,这样的展览和这么多位老教授老艺术家参加学术活动,就是继承传统的最好体现。”

据悉,本次展览将于9月27日落下帷幕。

编/杨钟慧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