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于中国美术馆展出

时间: 2018.10.28

1925年郑振铎在《文学周报》将丰子恺的漫画定名“子恺漫画”,让中文“漫画”一词在中国得到普遍接受和使用,也奠定了丰子恺在中国漫画史上的影响。事实上,除了作为一名漫画家,丰子恺在书法、散文、翻译等文艺领域同样卓有成就。他的文章笔触生动而富有韵味,质朴而又明亮率真,时常娓娓道来,于细微处探究人生,反映世态人情。被称赞为“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2018年10月25日,“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展览集合了中国美术馆、浙江博物馆与丰子恺家族及个人藏家收藏的丰子恺150余件(套)作品、手稿、实物,展示其画家、散文家、艺术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装帧设计家和翻译家六个身份,力求全面还原丰子恺多样的艺术人生。

作为一名画家,丰子恺主张“艺术的人生化”“人生的艺术化”。本次展览展出丰子恺“古诗新画”“大树画册”“恩狗画册”与“护生画集”四个系列的漫画作品,表现丰子恺一生钟爱的创作内容,表达古诗新画的意境隽永。他以真诚平易的热情将“艺术”融入到寻常生活中,情趣丰盈,内蕴精粹。他在遵循传统诗画观以水墨线条为本质的前提下,融会西方的速写与中国的诗意化,涉笔成趣,形成了既有写实性又有抒情性的绘画风格。

《大树画册》系丰子恺于1939年客居广西宜州时所创作。1937年丰子恺于抗日战争时期写下了“宁当流浪汉,不做亡国奴”的立心之言,开始长达八年的艺术逃难之旅。他胸怀祖国大地,心系贫苦百姓,一路走、一路写、一路记、一路画,把逃避时所见、所闻、所感绘诸于纸上。正如丰子恺在大树画册自序中所言“迩者,蛮夷猾夏,畜道横行于禹域,惨状遍布于神州,触目惊心,不能自己,遂发为绘画,名曰大树”。这是《大树画册》的成因。《大树画册》开篇的“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是丰子恺书写中华儿女自强自立,保家卫国,生生不息的写照。这套册页无疑是抗战时期美术作品的一座丰碑,更是丰子恺绘画作品中有着深远意义的重要篇章。

一套48开《给恩狗的画》,是丰子恺为幼子丰新枚(小名恩狗)所创,里面的画不是记录恩狗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小故事,就是用桐乡话记录家乡的儿歌、童谣……丰子恺教育儿孙从不是死板地讲道理,而是记录现实的生活,写下有趣的文字、画出生动的画面。生活中的小乐趣、孩子的天真、父亲的慈爱、家庭里浓浓的亲情在小小的画册倾泻出来。

为了使观众深入了解丰子恺先生,本次展览特别从浙江省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护生画集》六册中遴选二十三开原作到北京,这是浙江博物馆入藏《护生画集》以来,首次进京展览。反映宗教人道主义的《护生画集》,是一个前后跨越50年,超脱生死,与弘一法师师徒间关于承诺的故事。作品温馨敦厚、劝人为善、护身护心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丰子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人格力量。

丰子恺不仅仅是一位画家,他在书法、散文、翻译等文艺领域同样卓有成就。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丰子恺写下了大量随笔,也出版过《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率真集》《缘缘堂续笔》等多本散文集,在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格。正如郁达夫所说:“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丰子恺开始涉足书籍装帧艺术,为大量书籍、期刊设计封面、插图或扉页等,成为中国现代装帧史上最为重要的设计家。丰子恺早年更致力音乐教育,长期执教于中小学、师范学校和大学,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当时的音乐教育培养了师资。1925年12月,他出版第一本音乐读物《音乐常识》,编译《音乐入门》《生活与音乐》《音乐十课》等三十余种音乐理论书籍,对普及和提高新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翻译家的丰子恺一生翻译著作达三十多部,涉及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译自俄、英、日等语种,包括英国史蒂文生《自杀俱乐部》、俄国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紫式部《源氏物语》等文学作品十四部。

做为一生追求“一个像人”的人,“教惟以爱”的精神境界贯穿丰子恺一生。以爱心、诗心、佛心、童心,传播真善美,则是丰子恺解读漫画人间的至高境界,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丰子恺大展汇集丰氏一生中重要的作品,散文集、音乐教材、创作手稿、翻译著作及艺术理论著作等,相信观众走进中国美术馆,通过精心布置的展品,将全面的了解丰子恺的艺术世界与人生。据悉本次展览将于11月4日落下帷幕。

编/杨钟慧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