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0至11日,第十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于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组委会、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从第一届2007年在北京宋庄举办,其后到过西安、太原、成都、苏州,2016年再回到北京国际饭店,2017年南抵漳州,2018年到达上海,至今已走过十二年。
本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主题为“批评的现场”,正是在历届年会主题中衍生出来的。本次会议的轮值主席,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李晓峰指出,“批评的现场”意在客观、中性又有明确能指、所指地呈现年度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视域、状貌与特色。“批评的现场”不仅使大家再次反省批评家的身份,批评的存在根由,包括体制化、学科化的、权利化的背景下的批评自身的主体建构,而这个“建构”之中最有力、最核心的支撑即为“现场”。
批评何为?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与中国当代艺术同期而生,并且伴随、激励、促发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在新潮美术期间,马尔库塞、波普尔等西方现代主义理论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这种影响直至当代并持续扩大。西方艺术批评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如今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世价值,众多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家对西方现代乃至后现代理论趋之若鹜,用西方文化理论和思想去定义、规范、剪裁中国艺术,不了解西方这些理论术语或思想就无法步入全球文化语境。
那么如何去理解批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于长江在主题演讲《批评的人文社会语境》中指出,批评本身语言实际上不限于艺术本身,它是人类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整个思想演化的最高阶段。批评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个体认知世界的过程。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亦可以是批评家,任何人在接受艺术时总是带有其自身的经验、个体差异和不同“眼光”。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不管广义的“批评”还是狭义的“批评”,批评本身在于有冒犯性、进攻性、挑衅性,此外还必须要求存在“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批评,批评一旦停止,其实不再就是批评。于长江教授认为,只有维持消极自由的状况,才能获得朴实的“共赢”,他希望社会对批评思维方式持有基本宽容态度。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研究员、旅美学者王瑞芸以《困惑与清醒真相与执作》为题发表演讲,她回忆其翻译“杜尚访谈录”的经历,并且强调史料的重要意义,在其看来,理论没有“万能性”,从事艺术研究并不是通过理论而去套用某种艺术类型,而是要踏踏实实的从史料入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陈剑澜发表《中西体用与损益》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要取消基于母语所形成的习惯性思维,把一个所谓的“中西争辩”还原到“古今之辩”的事实框架当中,通过对各自不同文化材料的检索,来获得尝试。“从于长江互相忽略互不关心,到王瑞芸的共赢,到陈剑澜互相映照,”本次会议的学术主持、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小彦教授总结时谈到,“三位学者发言之前没有任何沟通,但是他们发言精神上却如此一致性,说明我们学者也是发展到一定程度,让我们可以用常识,用材料,用基本逻辑解释讨论问题,而不是用煽动,用一种先例的框架条件谈论问题。”
批评的现场:理论、文化与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面临着多重的现场。在会议当天下,参会批评家以“批评的理论现场”“批评的文化现场”“批评的艺术现场”三个方面进行分组讨论。
在“批评的理论现场”现在,召集人何桂彦指出,批评需要理论,且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出现,其皆具有历史、社会、文化知识等情境,同时艺术理论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萌芽、发展、成熟的阶段,因此理论在批评当中显现的两种主要的方式为“批评实践”与“艺术史的写作”。此议题主要围绕三个主题进行讨论,第一为“1978年到2018年,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中国当代批评背后的理论话语与来源有哪些?”;其二为批评与艺术理论的关系,也包括批评理论和艺术创作的共振的效果;最后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理论的本土建构,包括如何建构自身批评理论体系。第二组小组讨论为“批评的文化现场”,由召集人杨小彦为主持。批评家们围绕文化现场中批评空间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扩张。第三小组为“批评的艺术现场”,小组批评家对“批评”、“艺术”、“现场”三者的内涵与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释,召集人刘淳认为,每个人对“现场”的理解和认识不一样,从历史的角度上说,现场就是艺术史初审的开始,而理论也是通过现场发生的。
可以说,“现场”已经成为艺术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讨论中,批评家们对于“批评的现场”有着不同而深刻的认知。今天的批评有两种现场,一个是媒体的现场,一个是批评的现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指出,“批评的现场早已被媒体的现场所取代。”《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认为,今天的批评家并不在现场,艺术的转换和现场的变化会带来各种新的变化,他提出质疑,今天的艺术现场,尤其是在多媒体时代,是否还需要艺术批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郭红梅表示,批评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就是“现场”,批评本身就是在建构艺术史,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鲜明的态度和立场。批评家颜勇则认为,现场不等于待在“现场”,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与“现场”保持某个距离,恰恰会保持一个批评家独立性。他甚至提出了批评家的现场,就是应该“不在场”,这样的话不在场不牵涉到利益关系,眼光可以更清晰也可以更尖锐,因为批评不仅仅是批判,更是一种立场。
前行12年: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本次会议的轮值主席李晓峰教授在其为本次会议主编的《2018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的“前言”中谈到,当代艺术批评比较集中在三个现场——展场、会场与市场,由此需要确立三种情怀——艺术、精神与物质。展场强调呈现、传播,呈现传播的手段,设计的手段、策划的手段成为非常活跃甚至是最为活跃的部分,也带来过度设计、过分策划、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乱象丛生,是需要梳理、反省的现场;会场强调交流、沟通,就如年会现场的交流、交锋,头脑风暴,或夸夸其谈、坐而论道,或慷慨陈词、华山比武,有硝烟弥漫,有暗流涌动,有一拨会上会下忙碌的人。会场加展场,让我们步入“会展时代”,艺术市场低迷时,市场成了展场,却也回到本来,市场本来是靠展场引领的,有时,现场的交易大过一切;有时交流的是一种公益与公共的情怀,一种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本次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转到上海,正值上海最活跃的艺术季。这次批评家年会现场,也是艺博会的现场,艺术市场的现场。其实,当代艺术批评需要深度面对中国艺术市场化的现场。高度浓缩的艺博会正是批评需要面对的重要现场之一,艺博会也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恰如其分地成为批评的场域。
年会最后,会议宣布将由杨小彦担任第十三届年会轮值主席。年会秘书长、主持人杨卫并透露,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将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成立批评大讲堂,使中国当下的美术批评得以走进校园,影响年轻一代发挥不可限量的作用。
文/林佳斌
图/杨延远
第十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2018上海)出席名单
与会委员(按年龄排序):贾方舟、皮道坚、陈孝信、邓平祥、王林、王小箭、殷双喜、吴亮、郑工、马钦忠、俞可、吕澎、王璜生、孙振华、顾丞峰、佟玉洁、朱青生、刘淳、杨小彦、陈默、李公明、徐虹、王端廷、李晓峰、管郁达、王春辰、高岭、冀少峰、彭锋、陈剑澜、李旭、杨卫、郭红梅、郑娜、刘礼宾、何桂彦、付晓东、杜曦云、颜勇、胡斌、邱敏、盛葳、游江、郑荔、张光华、段君、王萌、艾蕾尔、葛秀支;
出席嘉宾:于长江、王瑞芸、陈剑澜、余丁、唐尧、顾振清、漆澜、李林、徐可、谢慕、严长元、韩晶、张长收、叶彩宝、吴宁、王晓东、张立行、林明杰、顾村言;
特邀嘉宾:王义明、陈志光、成澄、胡茂春、刘伟、柏涛、佟成明、周红荣、熊平、何永苗、李会、秦晓珺、李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