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雕塑诞生于手工业时代,是造型艺术中最古老的一种。然而,在当代语境下,雕塑的语义范畴和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似乎难以对其进行判断。1985年,美国艺术家劳申伯格来到中国举办个展,首次为国人带来“装置艺术”的概念,其时正值国内各种文化反思与艺术实验风潮汹涌,关于“雕塑与装置”的讨论迅疾成为席卷当时中国艺术界的一场风暴。2018年11月23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大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同雕塑双年展”在中国雕塑博物馆隆重开幕。这场当代雕塑双年展以“不同”为主题拉开帷幕,涵盖了当代不同语境下的雕塑作品,以其高规格的质量和规模成为一场极为吸人眼球的当代雕塑艺术盛会。
“不同”,是本次雕塑双年展的主题。古语有云,“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又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是智慧的先人辨证地看待世界、智性地看待“同”与“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体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指出,以“不同”为主题,表达了当代雕塑家在广阔的视野里审视全球与本土、传统与创新、时代精神与自我表达的关系。“不同”既是艺术创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要求,它意味着雕塑家们必须在当代艺术版图和艺术史里书写新的精彩篇章。大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拥有辉煌璀璨的古代雕塑景观。大同雕塑双年展既期待遥接古代雕塑传统文脉,汲取伟大传统中的可贵养分;又与所处时代发生密切的关系,在新的时代里走出极具个性的路径,与此同时,当代雕塑艺术也为古都大同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本次雕塑双年由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博士、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担任总策展人。在展览设置上,展览邀请了五位分策展人:清华美院雕塑系教师马文甲博士(具象篇),中央美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胡泉纯教授(户外篇),中央美院雕塑系副主任张伟教授(器物篇),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郅敏研究员(材料篇),《中国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唐尧(科技篇),试图对中国当代雕塑最热点的五个学术方向进行探讨,不仅回顾历史传统,也观照当代现实,既考虑雕塑本身的创作现状,也思量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状态。置身展览现场,面对具体作品,我们对“不同”的感受可能会更加具体:由于问题背景不同、历史资源不同、面临课题不同、呈现方式和创作路径的不同……这些种种的“不同”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拼图,它描绘出了中国雕塑丰富的现实图景,同时也预示了中国雕塑的未来方向和各种可能性。
具象篇。作为传统雕塑,具象可认为是其最古老的一个元素。“具象”是造型艺术最原始形态与表现手段,它本身也具有一种叙事逻辑。本版块策展人马文甲指出,具象雕塑是指雕塑作品所表现的形象造型与现实存在仍具有外观的可辨识性,其技艺层面的造型语言在作品的观念传达与表意中仍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在具象篇,共有40位艺术家,我们可以看到如吴为山《马克思》等一批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具象雕塑作品,也能看到雕塑名家的具象雕塑创新之路,如本次展出的李象群的不锈钢雕塑《道》、夏和兴12件铸钢雕塑《十二生肖》等,就是在材料与造型上寻求新突破的作品。此外还有一些具象雕塑呈现出的新的视觉品味包括学院新人的作品等。马文甲用“叙事”与“温度”两个维度入手,同时也引发对具象雕塑当代意义的思考。在当下,有关具象艺术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态问题,而是一个认识方法的问题,如何去将一种传统的造型手段继续挖掘与重构新的叙事方式是本次具象单元的策展初衷。
户外篇。户外篇主要围绕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展开,在“公共艺术”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原本有“城市名片”之称的城市雕塑也正在从学理认知、艺术观念、表现形式上发生深刻变革与转型。本版块主要采用研究性的文献方式呈现,策展人胡泉纯表示,这个板块想传达的是一个观念,即问题意识,“这是我个人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也是我选择艺术家团队作品的准则。”在户外篇会看到许多艺术团队呈现的团体思考,他们研究的是如何扩大雕塑的边界,如何让雕塑成为一种公共艺术的方式,如何使雕塑介入社会、介入城市、介入公众的生活。虽然户外篇的研究未必都是针对大同城市空间而言,但是这些作品背后所具有的观念和方法论的意义都对我们每个城市发展户外公共空间艺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器物篇。“器物”本不隶属于“雕塑”概念,二者甚至是反向的包容关系。本版块策展人张伟指出,今天把“器物”作为雕塑下的一个命题来讨论,梳理的就是中国传统造型体系与现代雕塑概念之间的区别、融通、混杂乃至对立,借此分析被当代雕塑语言忽略的实用性、功能性,情感的表达路径及其与纯艺术之间的关系。器物篇共有40位艺术家近百件作品,与其他板块相比,器物篇的作品显得非常“平和”,更像进入了一个“博物馆”区域。张伟强调了本版块的意义:“重新确立器物观,不仅对我们今天的传统艺术造型研究与创作极富启发性和指导性,还关涉审美教育、文化认同、技艺传承、系统建构等层面的问题,这都是今天新时代民族自信的表现。”
材料篇。材料的实验和探索,是雕塑创作中的重要议题。在本版块又39位参展艺术家作品,可以看到近年来材料领域新成果、新动向的呈现。策展人郅敏谈到自己遴选作品的两个原则:一是技术难度,二是思想深度。而所有的努力奔向一个目标:挖掘自我潜能、树立人文精神。因此,本次展出的作品不一定以完善、完美为标准,而是更具有“自我潜能挑战”的意味,对材料极致的探索以及物的深层表达与新认知方面的钻研精神。“最新创造力的展现,是2018大同雕塑双年展的核心目标,也是我负责的材料篇策展工作的核心命题。”郅敏如此表示。
科技篇。艺术与科技的命题在近几年来被屡屡提出,本版块可认为是整个雕塑双年展中最为年轻的板块。科学技术介入雕塑,成为雕塑的媒介和技术手段,是当前最为鲜活的雕塑现实,电子技术在雕塑上的运用、3D打印、动态雕塑、VR、AR……纷纷进入中国当代雕塑的创作中。科技板块就是对这一方面新的创作成果的呈现:在展厅中我们看到许多利用技术手段对物体进行改造重塑,雕塑的边界在这里变得越发模糊与不确定。如果说前四个板块观众还能毫无犹豫的赞同那是雕塑,到了本版块,他们会开始迟疑,这些还是雕塑吗?策展人唐尧指出,“技术是可能,艺术是选择,我们要用更迷人更强大的手段,更有影响力的表达我们的选择。”面对迅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艺术家的应对与回答,就在作品之中。
在展览开幕后举办的研讨会上,研讨会主持殷双喜指出:“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具象写实传统和城市雕塑传统在今天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点从展览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雕塑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今年为大同雕塑双年展的第四届,从2011年的“开悟”,到2013年的“延伸”,再到2015年的“新态”,2018年的“不同”显然是对中国当代雕塑最新面貌和创作状态的细分和深究。追求“不同”并非绝对地摒弃艺术创作中共性的部分,而是“存异求同”,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语言与面貌追求深邃的精神表达,在与时代对话中展现自身的个性与特色。这些个性的表达,需要借助于对新观念、新方法与新材料的实验与探索。雕塑的创作不仅要立足于自身的技法与创作脉络,更应该去思考感知时代经验,将自身的种种经验融入创作中。也只有这样,雕塑才能真正的“不同”。
图文/林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