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在碎玻璃上看展:刘建华个展“物镜”开启观者的全新体验

时间: 2019.2.13

2018年11月5日,作为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本年度受邀艺术家,刘建华个展“物镜”于博物馆最新改建的当代艺术空间向公众开放,展览呈现全新创作的作品。展览包含三件/组最新完成的玻璃材质装置,作品以有机的空间逻辑贯穿整个二楼空间。空间呈现半开放状态引入窗外的自然流动,装置的压抑感以及皮肤感知的四季变换都成为展览场域的一部分,引发参观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到心理层面的共通和思考,追问个体与日常的联系,重置和打破习以为常的既定概念。

三件作品分别被展示在相互连通的两个展厅里。与空间的链接成为此次展览的重要维度,艺术家自展览筹备伊始,便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方式与展览空间建立并保持紧密的关系,让展览的筹备和布展过程也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刘建华将展览空间的特点和玻璃的特点相结合,将观众的感官经验从视觉延伸至听觉、触觉。

作品《碑》以其庞大的体量和令人感到警醒的血红色外观向观众营造了一股迎面扑来的肃穆和压迫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相通的另一展厅里暗潮涌动下的喧嚣、压抑和不安。在第二个展厅里脚下无规律的“咯吱、咯吱”的声音将和安静的第一展厅形成明显的反差;声音提醒着观众,他们正身处一个陌生领域。这一展厅中央放置的《黑色的形体》由玻璃、水泥混杂制成的书形墙组成,每堵书形墙的高度高达2.5米,厚度可达将近半米。三堵书形墙组成的庞然大物赫然伫立在观众面前,阻碍着观众的前行,在危机四伏的气氛上又为观众增添了一层心理压力。以展厅外墙为依托的《呼吸的风景》则进一步推进了观众在体感上的压迫感和不确定性,将弥散在这一场域中的复杂情绪推向顶点。

在《碑》、《黑色的形体》和《呼吸的风景》这三件作品中,艺术家全部使用玻璃作为原材料进行创作。作为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长久以来,刘建华以使用陶瓷进行创作而为人熟知。他时常以日常用品或抽象的形态为创作原型,在看似平淡的表面之下反思当下社会和生活的问题。刘建华的作品视觉效果轻盈,但实则却坚硬又脆弱。玻璃与陶瓷虽然具有看似截然不同的形态和性质,但是在刘建华看来,它们都与自然界的物质息息相关。首次大规模使用玻璃进行创作,延续了刘建华对材料的敏感性,同时可窥见其长期创作生涯的线索和脉络。

“打碎”是刘建华早期进行陶瓷创作时采用的方法,在这次展览中,他将源自陶瓷的创作手段在碎玻璃上进行尝试,在未知的领域实验艺术语言的互通性。同时,刘建华有意打破人们对于玻璃这一随处可见的日常物品的既定认知,在玻璃材料上“附着”瑕疵和深色,“打碎”玻璃的透明感。虽然使用玻璃,但艺术家希望观众在作品中“看不到”玻璃,他特别选择用血红色和黑色创作作品《碑》和《黑色的形体》及《呼吸的风景》。当原本晶莹剔透的玻璃被消磨掉光泽,艺术家便实现了呈现玻璃另一面的愿望。就这样,刘建华在此次的实践中不断挑战着观众的视觉经验和既定认知,尝试开启参观者全新的感觉体验和思维路径。

事实上早在2000年刘建华就开始了与“玻璃”的对话,当时他曾经考虑过用玻璃作为雕塑媒介,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2006年时他着手进行了以玻璃为原材料的小规模创作尝试。而在“退火”项目于2015年刚起步时,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项目艺术总监李力就与刘建华进行过关于这一项目的讨论,在多方因素的促成下,今年刘建华正式接受邀请开始“退火”创作。在年初开始全面筹备展览时他首先对玻璃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在刘建华看来,玻璃作为一种成熟的材料,它的复杂性并不在于工艺层面,而是在于材料与作品间的关系,创作概念与实施的可能性之间的平衡因此尤为重要。

这次使用玻璃进行创作,对于刘建华而言,是艺术家创作生涯中重要的经历,不但延续了长期的创作线索,同时又试图在个人艺术语言体系中寻找出新的角度和突破。正如艺术家所说,“人们为看不到的彼岸而努力奋进,而韧劲是支撑着走下去的内核动力。”当艺术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即是对自己的挑战时,内心用以回应未知的好奇和坚持便成为了艺术家敢于突破和实验的根基。

展览将展至2019年5月31日。

图、文/上海玻璃博物馆
编/艺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