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全程视频(或点击首页“视频”栏目观看):
2019年3月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北京今日美术馆、法国大使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展览主题讲座《妮基•圣法勒:自由恋人》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主讲人为法国人类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梅拉尼•古拉里耶(Melanie Gourarier),讲座后半场还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教授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当代艺术家姜杰,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进行对谈。整场学术活动由邵亦杨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邵亦杨教授介绍妮基•圣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是20世纪十分重要的艺术家,由于一些社会原因,她的作品在整个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运动中被低估,但随近些年女性主义运动、后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以及视觉文化对艺术更全面的诠释,她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今日美术馆近期正推出展览“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纪传奇女艺术家及她的花园奇境”。讲座主题是“自由恋人”,人们倾向于认为女艺术家总是为了爱而创作,虽然她们为了爱而创作,但这些作品同样产生很强的社会意义,应该被放到更广的社会层面进行解读。
讲座以影像方式介绍了妮基•圣法勒的两件重要作品——《Tirs》以及《Hon》。在《Tirs》中,妮基用子弹射击装有颜料的石膏雕塑。被子弹射击后,颜料爆裂至石膏的表面,随机流淌。《Hon》是妮基与她的爱人让•丁格利(Jean Tinguely)受蓬杜•于尔丹(Pontus Hulten)邀请,在斯德哥尔摩一家美术馆创作的一件躺在地上的巨大的“Nana”建筑。观众可通过Nana两腿间进入它身体内部的影厅、天文馆、酒吧、假画博物馆等场所。
对于这两件作品,邵亦杨教授认为《Tirs》中流淌的颜料就像一幅抽象表现主义的油画,妮基的枪似乎指向当时市场上商业化、泛滥化的抽象表现主义,有一种反偶像崇拜的、达达主义般的力量。《Hon》这件作品的内部空间最多能容纳150个人,隐喻了女性身体的伸缩性、包容性、可探索的潜力以及生育力,是所有创造力的源泉。作品打破了神圣的女性和生育的女性之间的高低区别。同时,妮基的作品很有反抗性,也跨越了女性代表感性,男性代表理性的界限。
在对妮基•圣法勒艺术有了初步了解后,主讲人梅拉尼•古拉里耶从爱情这一特殊角度出发进行主题讲座,展现爱情是如何对妮基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的,并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妮基的艺术生涯中体现出的现代性的爱情主题。
梅拉尼首先从Nana系列的作品讲起,介绍了Nana欢快形式下的另一面。比如《玫瑰色的分娩》这件作品,名字看似充满母性的温暖,但实际在Nana身体上堆积的是微缩士兵、破损玩偶、假花、蜘蛛等阴暗的小元件。这些痛苦、深刻的一面在Nana系列中不能被忽视。妮基•圣法勒的作品还表达了一种获得解放的意愿。那些圆润曲线、丰富色彩都作为一种女性的力量,对抗着严谨与僵硬。而Nana小到与身体比例不协调的头部,实际上说明的是情感战胜理性。梅拉尼认为,在妮基的作品中,女性战胜了男性,世界被颠倒了过来,就像《Upside-Down》这件作品中,是一个头部朝下的Nana。
随后,梅拉尼介绍了妮基的生活和爱情经历。妮基于1930年出生在由法国贵族和美国资产阶级商业人士组成的家庭,她的家庭推崇传统的价值观,希望将妮基培养成资产阶级主妇。但妮基并不屈从于这种命运。1949年, 18岁的妮基与青梅竹马哈里•马修斯(Harry Mathews)私奔。结婚后,妮基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爱情是她解放的途径。而1953年,妮基陷入了抑郁,哈里发现妮基把一些武器藏到床下,她发怒时完全无法控制自己,所以哈里把她送到了精神病院,妮基也是在这段时期开始了艺术创作。1960年,妮基决定离开哈里,独自到一间工作室生活。
1961年,妮基开始创作她最早的一批射击作品。妮基曾说道,“我开枪对准的依次是:爸爸、所有男人、小孩大人、重要人士、富人、男人、我的兄弟、社会、教堂、修道院、学校、我的家庭、我母亲、所有男人、爸爸、我自己。”妮基向着油画开枪的举动,从性别、创作的角度看,都是一种僭越。妮基用卡宾枪这种具有男性气质的工具,使她的画作流淌着解放血液。她作为艺术家身份的确立,也是通过她的个人解放来实现的。妮基曾说过,她从婚姻和资产阶级的舒适生活中脱离出来,正是为了体验自己伟大的疯狂。
对妮基作品影响更大的爱情发生在她和让•丁格利之间。两人爱情中有一种力量的对抗,在很长的时间中,他们都互相角力,互相诱惑。两人之间的合作也主要建立在矛盾的基础之上,而这种合作也不是组合的关系,而是在对方的工作中倾入自己的影响。妮基曾这样形容她和让之间的合作关系,“对我们来说合作有着如下意义:它让我们两个都能做得更好,能用新的材料来做新的事情,我们变得更好,你看,我们对各自而言都成了赢家。这种碰撞没有把我们压倒。相反,它让我们有所提升,带我们更上一级台阶。“梅拉尼分别用《Hon》、《奇幻天堂》、《塔罗公园》三件作品代表了他们爱情中相互诱惑、斗争和平静三个状态。
最后,梅拉尼展示了妮基和让的书信往来,这些信件展示出两人爱情丰富细腻的变化。梅拉尼指出,通过信件我们可以再次确认,妮基在自己的生活和作品中赋予了爱情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让•丁格利在创作中,并不会以爱情为主题。比起男艺术家,女艺术家更倾向于执着地创造与爱情有关的艺术。妮基作为女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展现出爱情会对女性生命轨迹的影响。这是看似是浅显的问题,但实际上要严肃地看待它,即我们如何解释在个体命运导向当中爱情的力量,以及由于男性和女性对爱情的不同期待,所孕育出的性别不平等。
在随后的对谈环节,讲座嘉宾围绕妮基•圣法勒的作品展开讨论。邵亦杨教授指出除爱情之外,妮基被父亲性侵的经历,以及六七十年代越战动荡的时代背景对其枪击作品的影响。中国艺术家肖鲁在1989年也向自己的装置作品开枪,她们的共同之处都是从情感出发进行创作,而当时男性主导的批评界倾向于认为情感因素与社会因素相比更为低级。而实际上,这些出自情感的作品同样蕴含了有力的社会性。梅拉尼指出,70年代法国女权运动的口号就是“私密以及政治”。当时在欧美社会当中,存在认为政治高级,其他方面低级的思想倾向。这实际上就会带来性别的分级。
高鹏馆长认为,妮基通过艺术表达自我,表达生命中不同阶段对社会的思考和态度。而在每个阶段,她的表达都是非常真诚的,完全不囿于形式的限制。邵亦杨教授从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上补充,妮基处于从抽象表现主义走向波普艺术的时期,Nana系列作品具有波普艺术的特征,后期作品也呈现出观念性、偶发性、行为性,没有特定的界限。并将Nana 与同样是六十年代流行的芭比娃娃对比,指出女性不是芭比娃娃,而是nana,是原始女神般的形象。
姜杰教授从妮基和让之间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两个人同时做艺术,经常会像,但让和妮基的艺术完全不同。在妮基的作品中有强烈的情感力量。正如妮基所说,知识固然重要,但不是她的惯用力量,情感对她来讲是最重要的。情感在很多作品中都有隐性呈现,比如中国的肖鲁射击事件,然而一讨论到情感,还是会存在这不重要的偏见。其实不是这样,情感如果是事实,它就是有分量、有意义的。梅拉尼进一步阐述情感的重要性,并指出在艺术中爱情有着政治的一面的,在人类学的层面,爱情也具有性别意义、权利意义上的重要性。
现场观众的提问围绕妮基的艺术创作与当时追求民主化的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邵亦杨教授回答,六七十年代是欧美国家争取民权的时期,民权包括男女、种族、阶级平等的权利。妮基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对女性自由,种族平等、打破高低艺术差别的追求。其艺术是非常有力的,不仅是女人爱情的表现,也涉及到很多的社会问题。梅拉尼补充,不仅是在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妮基也是最早写文章来为艾滋病进行抗争的,她在一生当中都清楚的意识到艺术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文/徐子俊
图、视频/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