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上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近现代美术留学史料研究国际交流工作坊”开幕式暨会议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会议为期两天,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华天雪、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曹庆晖召集,来自海内外的28位学者参会,分七场进行热烈讨论。
本次会议以美术留学(留学欧美)问题为核心,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部分,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该领域学术研究工作起到关键作用。正如牛克诚所长开幕致词中说:“近二十年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随着对画家个案或群体研究的逐渐深入、国际交往与项目合作的增加、互联网数据库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及越来越多有外语专长的学人加入,基于史料基础上的专门研究逐渐涌现,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使我们更加迫近中国近代美术留学历史的真相,也会更加加深我们对于美术留学这一中国美术意义与影响的认识。”
在会议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们纷纷就各自的研究专题做简要汇报,如对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和上海艺苑绘画研究所等艺术机构留学经验的研究;对曾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大茅屋画室学习的艺术家群体研究;对滕固、庞薰琹、汪申、吴大羽、王子云、孙佩苍、常书鸿、唐蕴玉、周碧初、徐悲鸿、刘海粟、王代之、符罗飞及李铁夫等具有留学背景人物的研究及个中细节的考辨与订正;对近代西南地区民艺发展情况、20世纪初中西雕塑的对流与互动等艺术现象的研究;对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中的中国艺术品、抗战时期留欧“写实主义”倾向艺术作品的研究及20世纪早期留学欧美艺术家作品国家收藏的概况介绍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共同构建着中国近现代美术留学史的大致面貌,并在互相提问和交流中不断补赘、辩伪及确证历史发展过程中较为真实的细节。
尤其是与会学者就不同或相似议题中产生的交叉问题引发的互证探讨,让此次会议独具学术高度与深度,如会议召集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曹庆晖,就中国留学生和法国雕塑大师布德尔的师从与交往展开研究,通过对外留学的视角,观察布德尔在当时法国的教学情况、与中国留学生之间产生的互动及中国艺术界对布德尔的认知与接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爱民以寻访巴黎产生的断想为思考点,呈现其时大茅屋画室与中国留法美术生活动的艺术环境,并阐述布德尔与中国留学生间产生的交集及艺术观念的影响。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刘礼宾以民国时期留学欧洲的雕塑家群体为研究对象,呈现其时留欧归国后的雕塑家生存和发展情况,介绍其中部分雕塑家留学期间的师承关系,并通过作品图像分析艺术风格的影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黄宗贤则从“中西现代雕塑传统观”“中国20世纪初的雕塑为何选择了写实主义”及“学院写实雕塑在20世纪前期的变异或演绎”三个方面阐释20世纪初中西雕塑的对流与互动,剖析中国现代雕塑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形态转化及东方传统趣味对西方现代雕塑的重要影响。可见不同学者就相似议题引发的思考,可以使我们更加多元和深入地认知某一历史现象。不仅从不同视角观看到法国现代雕塑大师布德尔在艺术观念上对中国留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较为深入地认识到留欧雕塑家群体活动的艺术生态环境及中西现代雕塑发展中的典型性与特殊性。
不仅如此,学者们对这一时期的个案研究更有力补充了我们对史实中人物、事件不同切面的认知,如会议召集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华天雪对1930年代刘海粟、徐悲鸿的赴欧巡展的研究,厘清二人在1933-1935年间两次赴欧巡展的原因、筹备经过、展览时间与地点、参展人员及作品构成等情况,并分析两次展览分别将中国现代绘画推向欧洲艺术视野的重要作用。台南艺术大学助理教授孙淳美以徐悲鸿于1933年在巴黎筹备的中国美术展为研究内容,详细介绍此次展览筹备的活动信息。上海中国画院研究员王欣,以新发现刘海粟相关图片和书信等史料为佐证信息,与现有出版物形成图文互证,还原刘海粟第一次欧游中的私人交往活动。刘海粟美术馆特聘研究员梁晓波亦以多年收集整理的刘海粟相关史料为研究基础,较丰富地梳理并呈现刘海粟的艺术和艺术观念。以上诸位学者对徐悲鸿、刘海粟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切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到二人在1930年代赴欧展览的过程和具体细节,并加深理解二人在艺术观念和创作上的趋同与差异。势象空间负责人李大钧,就吴大羽留法前后生平史料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重新订正吴大羽留学的具体时间,较完整地梳理出其家学渊源、留学生活、同仁交集、师从关系及艺事活动等信息。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馆员沈宁以王子云欧游履痕为研究内容,详细分析王子云的理论记述和欧游细节,并指出在个案研究过程中,需审慎把握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对史料的可靠程度要有所判断等。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这一时期人物个案所做的考辨性研究作详细报告。
正如牛克诚所长致词所言:“近现代美术史料极其纷繁浩瀚,除了各种书籍、画册及报刊文献,也有大量日记、笔记、手稿、信札、档案,还有当事人回忆录、口述实录及传记等等。我们所触及只是历史相关记载的一个局部,更令人棘手的是史料的真伪掺杂,粉饰、编辑及剪裁等会让史实变形,即使照片图像也不能为真实性背书。此外,还有社会学、政治学、人类文化学及图像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的区别,及研究者的情感代入、事件影响延至当今等等因素,都会让结论公婆各理,令人莫衷一是。”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对历史真相的把握和呈现,离不开对历史记载的梳理和历史书写的判断。正因如此,便需要这些以史料挖掘和整理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学者们,共同为之做努力,以期推进该领域的深入发展。学者们在此次讨论和交流中,将实证研究置于中国近现代美术留学的宏观视野下,或从历史时空的不同维度中产生共鸣,或从同一切面的历史碎片中引发“碰撞”,这正印证此次“工作坊”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文/葛韶然
现场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