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19公共艺术与日常生活论坛:中国公共艺术状态与发展趋向

时间: 2019.6.27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公共艺术在概念认知上已经历了从“城市雕塑”、“美化公共空间的艺术”到“与公众互动的艺术”以及“介入地方再造的艺术”的转变;亦初步经历了从公共艺术文化内涵的辨析到多元和多层次的社会实践与探索的过程。时至当下,公共艺术正试图逐步走向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寻求艺术、社会及个体之间更为普遍和密切的关系。

2019年6月15日上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的“2019•公共艺术与日常生活论坛”拉开了帷幕。 

本论坛基于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情形与多维的经验,以建构现代社会文化、促进城乡综合发展和激励当代艺术实践为旨意,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与城镇、社区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品质改造的现状、观念和方法等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作出理论性的探讨与方法论的回应;并以国际上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为参照,探讨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方向、方法及其核心价值内涵;同时结合中国公共艺术理论与批评的状态,对当下及未来的发展理路和方向性问题进行诸类别、多层次的研究与交流,以期促进和深化当下及未来中国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届论坛以“公共艺术与日常生活——中国公共艺术状态与发展趋向”为主题,围绕四个议题展开,即“多视角下的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城乡建设”、“公共艺术与生活实践”、“公共艺术融入社区。

第一场会议:多视角下的公共艺术研究

第一场会议由翁剑青教授主持。刘悦笛、殷双喜、郑靖、张钟萄、李小川、翁剑青等六位发言人围绕“多视角下的公共艺术研究”进行主题演讲。发言结束后,王明贤、马钦忠两位学者就发言进行评议。随后的提问环节中,与会嘉宾展开了积极的学术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生活美学”倡导者刘悦笛发言题目为《走向“生活美学”的公共艺术》,认为公共艺术正在发生一场重大变革,当今公共艺术有四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分别是交往性、审美性、介入性、生活性。并提出拓展公共性的新途径,举例澳大利亚21沙滩单元、日本手岛美术馆、卢旺达治疗项目,分别代表了社区艺术、环境公共艺术、政治公共艺术等当今主流方向。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艺术理论家殷双喜教授进行《回归生活——国外公共艺术的组织与制度》主题发言,提出社区公共艺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其受众面要比博物馆广阔许多。城市公共艺术功能多样化,进入城镇化发展从大城市向中小型城市和乡村下沉。收集了大量的案例进行论述,并举例博伊斯7000颗橡树,城市造林替代城市管理,有意地让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管理。并提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早期的一些乱象与当代公共艺术观念的拓展。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郑靖的发言主题为《公共艺术创作中的非固体媒介——不可触摸的光》,说道四种非固体媒介在公共艺术中的创造力,分别是液体、声音、气(可见或不可见)、光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张钟萄进行《当代艺术中的公共转向:一个观察当代艺术史的视角》的发言,从观察视角、场域特性(在地性)现象学模式角度进行出发,从格林伯格、贾德、莫里斯等批判进行讨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李小川围绕《论“艺术介入”的爆炸》进行讨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理论家翁剑青,以维系多元交往的共同体——艺术的公共性与日常生活进行发言。

在评议环节,评议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理论家王明贤,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艺术理论家马钦忠分别进行评论。王明贤认为中国公共艺术几乎是没有理论的,缺乏理论的,这次论坛是20多年以来非常重要的一次学术讨论。并与王明贤就每位嘉宾发的发言给出评价与讨论。

第二场会议:公共艺术与城乡建设

第二场会议在杨奇瑞教授的主持下召开。臧峰、王明贤、杨奇瑞、吕品晶、马钦忠、曾令香等六位发言人依次就“公共艺术与城乡建设”一题展开深入探讨。发言后,殷双喜、刘悦笛两位学者对其进行评议,到场嘉宾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至此,第一日的全部议程圆满完成。

建筑师、众建筑、众产品联合创始人臧峰的发言题目为《设计介入社会》,通过工作实践,创作一种介入的新方法,通过新介入产生了设计,慢慢变成了产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理论家王明贤,谈论中国普通乡村存在的问题,艺术介入乡村,重新介入自然等问题。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前院长杨奇瑞,在其《九墙创作研究》发言中认为中国公共艺术的一些基础问题还没解决。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在《公共艺术的乡村在地实践--雨补鲁改造探索》发言中讲到,通过对中国部分地区的乡村改造合作,以空间介入、事件介入从而展开对乡村的改造。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艺术理论家马钦忠的发言主题为《日常生活视野中的乡村公共艺术思考——被过度滥砍滥发的乡村公共艺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项目的观察,提出“关于文化公民权”的概念,提倡怎样把历史文脉下沉到乡村中去。并从列斐伏尔、布迪厄、福柯的理论出发,强调重述文本对实践的价值。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曾令香以《田野创作:公共艺术浸润西南腹地的方法与实践》为题,讲述自己对西南地区的考察,所获得的思考。田野创作的动机和艺术的伦理是紧密相关的,一个是对上的原则(资本和权利),一个是对下的原则(众生之望、日常之用)。西南腹地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保留了原乡文明。例如重庆叠合了一个现代化的议程,迁徙与融合的城乡二元讨论。并从而延伸到整个长江流域的地缘思考。

主题发言后,殷双喜、刘悦笛、翁剑青进行评议。殷双喜认为日常生活空间、传统文化空间、人际交往空间,这些空间分析有助于让我们思考空间的本质--空间就是权力。刘悦笛提出公共艺术与中国乡村如何能勾连起来,公共艺术下沉下去,还是要生长出来?是做公共艺术的人建构下去,还是贴着他们的土著文化,生长下去,这是一个路数的区分。翁剑青认为对乡村的改变需要重新唤醒乡村文化,乡村中的公共艺术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人对土地的认识。

第三场会议:公共艺术与生活实践

第三场会议以“公共艺术与生活实践”主题进行讨论。首先是嘉宾主题发言,演讲之后进行议评。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艺术系主任张宇以《再论公共艺术是艺术被公共的过程--公共艺术的演变与社会生活的融入》为题,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有关公共艺术的内容。首先指出“公共艺术”这个词从出现到现在,一直处于演变之中。其次艺术完成了被公共的过程。公共艺术是一种社会生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创造力。最后公共艺术成为一种与社会日常生活相关联的行为,艺术应该是社会性的艺术行为。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以《艺术是刺穿现实的那根针——羊蹬艺术合作社》为演讲主题,通过对一个乡村的项目,将艺术介入乡村与公共生活发生关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理论家王洪义《日常审美:熟悉事物的陌生化》为题,讨论日常美学的看法,指出实现日常审美需要陌生化、陌生感或光晕(aura)的介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李竹以《反思艺术介入乡村的公共性立场——以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的现代性批判为视角》为题。发言提出,在重建公共领域中“行动”在言行中彰显,行动是追求显现。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不同有血缘、地缘,有边界归属性的集体。认为西方理论可以引入分析,不然会遮蔽一些现实问题。

最后评议人王洪义、郑靖进行评议。王洪义通过对发言者所列举的实际案例,认为目前基础性理论很缺乏,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西方的普世价值,因而上层的理念就很难构建。郑靖总结到,从实践艺术家的角度讲,不要被公共艺术给人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束缚,有时候非常轻松地回到本体思考当中,结合实践,不要夸大过度的功能性,回到一点一滴当中。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现实切入之间的差异到底在哪里,我们可以通过日常和公共艺术创作,可以给生活带来什么,我们可能没有很宏大的议题,但是可以引起一点一滴的的涟漪。

本次论坛以公共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命题角度进行讨论,从而展现出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状态与发展趋向。论坛的讨论也反映出当下公共艺术从以往的宏大叙事逐渐走向对日常生活的观照。公共艺术更加注重与社会生活的交流,从而将公共艺术更为全面细微的介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论坛的开启与讨论,不仅梳理了中国当下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也从更多的个案研究视角,为公共艺术未来的发展提供差异化的思考空间。

文/林路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