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一种启示录式的回眸:“虚构的是非”王华祥、赵博、陈流三人绘画展启幕

时间: 2019.7.20

7月8日,“虚构的是非——王华祥、赵博、陈流三人绘画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三位艺术家的最新创作作品45件,这是三位天南海北各据一方的画家第一次集结在一起展示作品。

王华祥,1962年生于贵州,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主要从事素描、版画与油画创作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院造型学院副院长、版画系主任。赵博,1964年生于吉林,1982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91年前往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油画,现居慕尼黑和北京宋庄,作为艺术家、教授工作往返两地。陈流,1973年生于云南昆明,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华祥、赵博、陈流因志趣相投而结识相约,从而超越了彼此遥远的地域间隔来到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从他们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虽然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选择的创作素材不同,但是现代性社会的底色和全球化时代的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使人产生的种种焦虑,使得三位艺术家将思考聚焦于“人”和“社会”这两个突出的焦点。

王华祥的参展作品中,除了经典作品《并非虚构》《被缚的奴隶》《等待花开之老王》外,还展出了他2019年的新作《素材》,这也是艺术家创作叙事的新尝试。王华祥结合自己的童年记忆,通过多个“脸谱化”的形象,展示人性的复杂。王华祥曾经非常反对脸谱化,但随着年龄的变化,他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如何通过脸谱化形象把复杂性表达出来?“我采用了像诗歌一样的方式,我把这些人物当成一种词汇,它们没有语法,没有谓语、动词、宾语,就是一些名词,读者可以通过联想,自已构建和生成一个故事。这与古典的叙事性绘画完全不同,古典主义绘画是一种小说叙事方式,当代艺术则是一种罗列。”

赵博对西方的叙事性绘画非常推崇,尽管叙事性绘画在西方已经走向末路,但他仍旧在思考着这一艺术语言的可能性。他从动画片中的拟人化叙事中得到启发,开始尝试以羊、青蛙、猴子、秃鹫、蝙蝠等动物入画,用拟人的手法、怪诞的画面来表达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讽喻。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就像中国的寓言故事,故事很简单,但是蕴含的哲学道理特别深刻。

陈流的创作一直没有特定的绘画内容和题材,此次展览既有陈流的早期创作《争霸》,也有近期创作《浮生若梦》系列,似乎可以看出艺术家贪心的想拥有一个包罗万象的绘画世界。陈流一直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单纯的艺术家,用绘画证明自我的独立与存在。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他,一天之内可以进行多次身份的转换——教师、领导、下属、艺术家等等,因之时间也各种事务肢解。他的绘画创作就在这种支离破碎的时间中潜移默化的衍变成了片断化、局部化的版块拼接,画面里这些分裂的版块正是艺术家的日常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三位艺术家虽然艺术风格各不相同,但内心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既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批评家,都关注社会人类的命运。“我感觉他们都像一个‘白日梦者’,用梦幻般的,甚至是荒诞性、谎言性的语言,述说着对生命、社会的体验。这种述说,既是对社会丑恶的鞭挞和讽刺,也是一种自嘲、自蔑、自娱,甚至是自我挖苦。无论如何表现,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面对生命的悲悯和关爱。”刘巨德如此评价。

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看来,三位艺术家都是用一种启示录式的眼光描绘世界,即世界即将终结时的回眸,只有具象才能表达这样一种启示录式的回眸。曹星原认为,三位艺术家画面中表现的内容虽然是具象的,但不是真实社会和物象的再现,而是通过象征、隐喻等方式,揭示他们对社会的焦虑。

对于此次展览的意义,或许确如王华祥所谈:“三个艺术家的组合,既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古典主义,虽然我们都有现实主义的态度,也有古典主义的方法,还有当代主义的观念,但是这些都不是完全的拷贝,而是有一种新的东西,这个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觉得是一个开始,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据悉,展览将展至8月23日。

编/杨钟慧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