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三峡记忆——伍必端“三峡”主题画展在三峡博物馆展出

时间: 2014.4.15

2014年4月15日,《我的三峡记忆——伍必端写生画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正式开展。该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主办,展出了中央美院老教授伍必端的“三峡”主题彩墨画及速写各100幅,这些三峡绘画作品是艺术家两次三峡写生的艺术成果,第一次面向观众集中展示。

伍必端,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历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当代著名艺术家。1926年生于上海。伍必端与重庆有着深厚的情缘。他的艺术启蒙教育始于重庆育才学校,他创作的第一幅木刻《血的仇恨》(控诉日本帝国主义滥炸无辜儿童的罪行),作品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1945年,伍必端毕业于重庆育才学校。1973年、1979年伍必端两次专程到三峡写生,留下三峡蓄水前的大量艺术作品。

《我的三峡记忆——伍必端写生画展》展出的三峡彩墨和速写作品主要描绘了蓄水前西陵峡、瞿塘峡、巫峡及重庆其它地方的自然风貌。在画家的笔下,三峡的雄、奇、险、峻,山村景致的自然、和谐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些作品中,既有浓墨重彩、气势宏大的山水画,又有清新雅致、流畅明快的小景画。正是这些蕴含浓烈情感的作品,再现了蓄水前三峡的景、物,充分表达了艺术家对祖国深厚、浓烈的感情,对艺术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历史严肃、认真的记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经过数年策划、筹备,推出伍必端“三峡”主题画展,期望籍艺术家的慧眼,帮助世人回望三峡,构筑“三峡”精神家园!今天,长江三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能用自己的笔墨纪录三峡珍贵的历史遗迹,伍必端先生倍感欣慰;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能通过展览,将一个地区和民族的记忆用绘画艺术再现,则觉不辱历史使命!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四川美术家协会主席阿鸽,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亮以及重庆各艺术团体院校师生、重庆育才中学老校友1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展览。该展览将持续展出至5月12日。

付万坪

序 言

伍必端先生三次到过长江三峡。

1938年初,十二岁的伍必端第一次过三峡。那年,他随姑母从南京逃难到武汉,进了“战时儿童保育院”。不久日本侵略者攻打武汉,保育院撤到重庆。民生公司运送难童的轮船,经过三峡进入重庆。这是伍必端先生对三峡的第一印象。

1973年,伍先生受邀为国宾馆作画,为了写生、积累素材,再次来到三峡。这一次虽然画了不少速写,但总觉得不过瘾,没有把他少年时的印象全部找回来。

1979年,伍先生第三次到三峡,与中央美院国画系的几位画家同行。每天早晨,乘坐安装航标灯的工作船,每到一个有特点的地方就靠岸,拿出画夹,对景写生。用这样的方式,足迹踏遍了三峡两岸的许多沟沟坎坎,瞿塘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古镇的宁静、山民的纯朴……一一收入画笔。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伍先生画了一百多幅彩墨写生,二百多幅速写。这些彩墨画与素描作为素材,被用于伍先生的艺术创作中。

今天,长江三峡有了巨大的变化。伍必端先生的画作展现了一位艺术家眼中长江三峡独特的遗韵风貌,弥足珍贵。这既是艺术家个人的记忆,也应该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的记忆。承蒙伍必端先生和家人慨允,我们经过数年筹备、策划,向社会展出这批珍贵的画作,帮助世人通过画家独特的慧眼,回望三峡。

画家三次到三峡的航行路线均由东至西,终点重庆。故此展览展线亦由东至西,由西陵峡起,经巫峡、瞿塘峡,至重庆城止。展品除100幅彩墨写生画外,还有三峡的100张速写。每一幅展品配简短说明文字,或点明地点,或描绘画作,或讲述技法,或表达画家心境,或以诗写景抒情……伍必端先生以画笔、彩墨表达着对祖国深厚、浓烈的感情,对艺术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历史严肃、认真的记录!而这些画作,也不再仅仅是艺术作品,还是三峡历史的一笔“重彩”!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