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下午,讲座“中国哲学之道与文化软实力”在中央美术学院五号楼学术报告厅进行,这是“甲午哲思——中国哲学之道”系列讲座的第四场。该系列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温海明主讲。
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近代西方哲学传入以后发生的。中国是否有哲学,这一疑问一直困扰着近代以来中国的哲学研究者,温海明教授提出,虽然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之“名”,却有哲学之“实”,中国古代哲人对于政治哲学、形上学、认识论等问题的探讨,不但有自觉的问题意识,而且有深刻的理论辩难,其理论深度并不比西方哲学的同行逊色。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并不缺乏对西方哲学的了解,所缺乏的是对中国哲学传统自身内在“哲学意识”的体会和理解。
明清以来,西学的传入极大影响了中国人对传统中国哲学理论建构的信心。即使如此,一些哲人仍然献身于维护传统哲学之道的理论追求事业,也同样不惜为此付出一生的全部心血。温教授以“中国哲学之道的守护”为题,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明清之际的三位重要的哲学家——黄宗羲、方以智和王夫之。
黄宗羲抗清活动失败之后,隐居著述四十余年,写成《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黄宗羲青年时代历经沧桑,所以对专制社会批判甚烈,其《明夷待访录》被视为十七世纪的人权宣言。他亲手编订的《明儒学案》和在他主持下编著的《宋元学案》至今仍是研究宋明理学最重要的资料。这两部学术史不仅保留了大量思想史料,而且是宋、元、明三代哲人守护中国哲学之道思想历程的见证。
方以智著有《物理小识》、《东西均》等。他区分了“通几”(哲学)、“质测”(自然科学)和“宰理”(政治学和经济学),认为哲学就是推究事物变化的几微,考察事物运动变化的科学就包含哲学。他以开阔的心胸接纳西学,对古代心物不二的认识论传统也深有体会。他探讨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和气、理、心之间的关系,在哲学上多有创造。
王夫之是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体系是古代哲学之道的集中体现,是对汉代之前认识论与形上学的回归和精细展开。近代中国哲学是在西方哲学的冲击秩序下建立的,其问题情境发生了重大转换,但中国哲学家内在的哲学意识仍然是延续的。温教授认为黄宗羲、方以智和王夫之用毕生心血守护了传统中国哲学之道,而近代的哲学家们正是在他们延续中国哲学意识的基础上不断与西方哲学展开对话,开始了重塑中国哲学意识的艰辛旅程。
温教授谈到,在中国哲学的建构过程中,胡适和冯友兰最早用西方的方法将中国哲学史体系化。两人早年留学美国,受西方不承认中国有哲学的影响,回国后都致力于构建中国哲学史系统。在他们之前,王国维早年受叔本华意志主义影响甚深,在他看来,中国传统中虽然很难有跟西方哲学完全对应的一套学问,但中国确实有一套自己的哲学。
除了以上所述,温教授还提到二十世纪的一位重要哲学家——熊十力。熊十力认为,西方形上学之重大缺陷是割裂本体与现象,将心与物、主体与客体、人生与宇宙、理想与现实分隔开来,所以会有通过现象求本体而不可得的理论困境。他从传统天人合一、道器不分进入,论证体用无二与心物一体,将传统哲学形上学的哲学意味发挥到极致。
熊十力之后,中国哲学,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一直延续着波澜壮阔的哲学思想对话和交流。温教授提出其中的重要人物有梁漱溟、牟宗三、唐君毅、杜维明、成中英、陈荣捷、葛瑞汉、安乐哲等。
在讲座末尾,温教授总结道,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只有对中国哲人之间倾心相传的哲学之“道”有所体认,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哲学意识”;而只有真正理解了“中国哲学意识”,才能进而理解中国哲学的内涵,领略中国哲学之为哲学的独特风景,并将古圣先贤相传至今的“哲学意识”在中西比较的哲学语境中发扬光大。
艺讯网记者:张弛
编辑:张文志
摄影: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