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温海明:中国宋明认识论与中国道路

时间: 2014.5.15

2014年5月14日下午六点半,温海明论“中国哲学之道”系列讲座第三场“中国宋明认识论与中国道路”在中央美术学院五号楼学术报告厅准时开讲。

延续之前两场讲座“春秋时期的政治哲学及其当代意义”、“中国汉唐世界观与天下模式”,温海明教授在本场讲座中重点探讨宋明时期中国认识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点对于当今中国道路的发展和思考是十分重要的。从汉代宇宙论,到魏晋玄学,再到隋唐佛学,关于世界的形上学讨论逐步深化,趋于极致。但对于如何认识世界本身的认识论问题,在汉唐时代却一直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实际上,从先秦到汉唐,中国哲学一直有关于心与物的关系讨论,但系统化的讨论是在佛教关于形上学本体的讨论达到极致之后。禅宗首先摆脱了印度佛教繁琐的认识佛性的方法,提出了最具中国传统韵味的顿悟说。随着儒家在中唐时代的复兴,在如何认识佛性的讨论中,李翱提出了儒家意味的“复性论”,李翱、韩愈等一批文人有一种回归儒家文化的强烈责任感。正是禅宗和李翱的认识论思想奠定了宋明时代关于心物关系讨论的基础。

禅宗的新佛不二观和李翱的“复性论”为宋明学的认识论提供了理论准备。禅宗不同于唯识、天台、华严等佛教宗派热衷建构一套复杂的关于世界的解释体系。从禅宗开始,中国佛教从形上学进路转向了认识论进路,佛教的中心问题不再是世界本身是什么,而是如何理解世界,了悟佛的智慧。在这一哲学转向中,禅宗继承了中国特色的心物关系,即心物不二,将印度佛教关于世界的看法与中国先秦时代的认识论相联系,揭示了独具中国哲学意味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开启宋明力学认识论的端绪。禅是一种境界,是看待世界的特殊视角。禅宗领悟智慧的途径——顿悟本身似乎并无深意,而领悟之后的境界确有其独特之处。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哲学认识论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在认识论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六祖慧能在《坛经》提出“心佛融通”的认识论,心佛不二是禅宗认识论的中心。这是一种心物相融观,其中,心和物没有本质分别,因而也就不能谈论心“触”物,因为,心物本然一体,不可截然两分来看。一旦有所谓“触”,就有所谓心物之别,而一旦心物相分,则心必为物乱。心佛和通观即是心“和”于物的和境,亦即于心上现一切物、现一切法。

儒家治心之说与佛教之说完全不同,凸现中国传统认识论的特点。韩愈主推反对佛道,受其传世系的影响,建立儒家的“道统论”。而李翱“复性论”开创了宋明认识论的几个主要方向:(一)、性命之学:李翱认为圣人之性的特点是“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李翱认为,《易传》和先秦儒家的典籍才是真正的性命之学,而佛道教义不是通向性命之学的正途。(二)、诚:李翱认可子思《中庸》对“诚”的推崇,认为“诚”就是圣人之性,是圣人达到的最高境界。同时,“诚”也是实现性命之道的具体途径。总之,韩愈和李翱在佛教的影响下,提出中国先秦时代即有比佛教更纯粹更成熟的认识论思想,这对宋明哲人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于当今时代中国的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西方强势的话语之下,我们需要学习李翱体认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哲学意识,将其丰富和发展。

接下来,一系列哲学思想家将这一认识论基础进一步推进,周敦颐和邵雍由“诚”而“观”,张载和程颢的由“大心”而“定性”再到程颐和朱熹的由“理”而“心”。程颐和朱熹的认识论是宋明学认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朱熹在注《大学》“物”为“事”,开始了宋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转向。到了陆九渊和王阳明的由“心”到“意”,心物不二的认识论是宋明理学认识论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它也基本上成为王门后学认识论的宗旨,但如何突破“心”的困境,成为他们思考上认识论问题时,不得不深思的主题。哲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理论资源,如王畿与刘宗周都回到《易传》这一股老切有深刻这里以为的理论资源上去。王畿提出“几”为本,而刘宗周则强调“意”是比“诚”更为重要的范畴。如此一来,在认识论史上,实际上完成了从周敦颐提出“诚”为太极-人极认识论的中心,到刘宗周重“意”的“诚-意”认识论圆环,这一“诚-意”圆环与朱熹、陆王关于“格-物”的认识论圆环成为宋明理学认识论发展的两大中心议题与理论特色。而宋明理学认识论的不断突破也是在这两个理论路径上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通过对宋明理学认识论简略解析可以看到,宋明理学家不但关注认识世界整体的认识论问题——直接表现为蹭蹭递进的理论发展形态,并且,这些理论在典型中国哲学问题不断深化的思想演进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本次讲座为大家精彩呈现了宋明时期,重要思想流派的思想史发展情况,在接下来的讲座,也就是本次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中国哲学之道与文化软实力将带给大家怎样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艺讯网记者:李璠
编辑:张文志
摄影: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