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阿努帕·潘达:印度早期艺术中佛陀形象的演变(印度佛教美术系列讲座之二)

时间: 2014.5.28

2014年5月27日下午6点,印度佛教美术系列讲座第二场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报告厅精彩开讲。阿努帕·潘达教授此次讲座主要讨论两个问题:首先是佛教艺术中佛像表现从无偶像到有偶像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包括潘达教授在内的关于此问题的种种讨论;其次是关于佛教雕塑风格三个流派的发展演变,即犍陀罗、马图拉和萨尔纳特地区的佛像特点。

佛教艺术内在矛盾在于佛陀自己反对任何艺术上的描绘,但印度艺术又拥有对佛陀最精彩的艺术表达。佛陀训诫信徒不可以参与歌舞,寺院的墙壁也不可彩绘。临死前的佛陀对于渴望看见他肉身的比丘说:“够了,你为什么非要见我这污秽不堪的身体呢?我的教诲已构筑了我的肉身。”因此,正统佛教是在对艺术的漠视中发展起来的,但在佛教的经典里也有相反的陈述和自相矛盾的文献。就这一点而言,呈现了两大问题:第一,佛陀的形象是如何出现的?第二,佛陀的形象是基于何种规范被描绘的?

在诸多宗教文献中,对佛陀有着不同层面的描绘。而在佛教艺术中,佛陀形象经历了无偶像到有偶像的阶段。对佛陀形象的崇拜从借助符号开始,以此来表现佛陀的出现。这些象征物有窣堵坡、法轮、佛的脚印、菩提树和伞盖。佛教中三身教义的发展为佛陀形象的诞生提供了哲学和宗教理论。三身中最早的一身是法身,它不是肉眼可见的,而是一个终极的无限的概念,对艺术的表现而言毫无用处。接下来是报身,或称光明身,他光辉灿烂却又及其精微,人类无法用肉眼对其进行把握,于是报身也无益于艺术。第三身是化身,是佛陀理想的表现,人可以通过肉眼看到,他可以被世俗表现。三身教义理论的完善调和了佛教典籍教义与平民信徒渴望崇拜肉身之间的矛盾,为日后佛陀形象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早期佛陀艺术形象的确立分别在犍陀罗和马图拉两地完成。在马图拉,药叉崇拜非常盛行,它直接影响了佛陀形象的创造。而在犍陀罗,佛陀形象呈现希腊化风格,即阿波罗式。这两种样式都借鉴了当地流行传统,只是到了后来才开始有了相互影响和交流。

以苏珊·亨廷顿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在讨论印度早期佛教艺术时,以一篇《早期佛教艺术与反偶像崇拜理论》迅速瓦解了从无偶像到有偶像论。他试图构建非偶像符号与各地区宗教信仰间的联系,而不考虑佛陀形象本身。但遗憾的是,他的论证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亨廷顿把空宝座视为圣地菩提迦耶的象征。而阿努帕·潘达教授通过几幅浮雕作品中对空宝座的描绘表明,空宝座实际上是对佛陀出现的象征。

公元1世纪,贵霜人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了帝国,并逐渐被印度化。在他们的资助下,犍陀罗和马图拉两大艺术流派同时兴起。他们遵循着截然不同的审美模式。犍陀罗艺术受到希腊化艺术的影响,崇尚感观艺术之美。犍陀罗早期佛陀图像的特点是:头光平整无装饰,尺寸较小。头顶肉髻宽阔沉重,白毫明晰。佛陀眼睛睁开凸起,脸型椭圆,唇上有髭须。身躯表现强调肌肉组织。沉重的长袍十分厚重。身旁的胁持菩萨有运动员般健美的身材。到了成熟阶段,佛陀头光变大,身体比例更加协调,眼睛呈现半闭沉思的状态,髭须不再明显,长袍更为轻薄。而在图像志方面,以降魔成道、转法轮印等题材为例,都经历了一个从错误的图像表达到正确图像表达的过程。

而马图拉地区的佛教艺术也随后兴起,并在后来笈多时代超越了犍陀罗艺术。阿努帕·潘达教授认为,除了当地的药叉崇拜的影响,瑜伽修行者的身躯形象也是马图拉派佛陀形象塑造的模本。马图拉派和犍陀罗派都强调佛陀的身姿,但二者的灵感来源并不一样。早期马图拉佛陀形象头光很大,但只在边缘有扇形装饰,头部无头发,脸型是厚重的圆形,四肢呈现三十二像和八十种好的形象。到后来,佛陀的头光就有了更为繁复的宝珠纹、棕榈纹、扇形纹等装饰纹样,佛陀也有了螺发,没有了白毫的标志,但脸型更加丰润细腻,并开始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萨尔纳特地区的造像特点是面部更为柔和,眼睛呈半闭状态。它与马图拉地区相比,衣袍没有了衣褶,而成了一件平整的单衣,身躯轮廓更加清晰,四肢更加修长。头光虽然做了装饰,但中心部分是平整的。总之,萨尔纳特地区的佛像是优雅的身躯配上修长的四肢,衣服显得更加轻盈柔和。

Q&A

问:教授您好,请问为什么对佛陀的眼睛的刻画从早期的双眼睁开变成了成熟期的双眼微闭?

答:当佛陀的双眼完全睁开的时候,他更像是以王的姿态审视世俗世界,但后来人们刻画他双眼微闭是表明佛陀开始关照自己内心,同时审视两个世界。表现了他彻底的顿悟。

问:我们在很多地区的佛教造像中都看到了螺发,请问教授螺发这种表现手法最早产生在哪个地区?

答:我更倾向于它产生于犍陀罗地区,它其实也是工匠不断尝试如何使佛陀头部更加美观的结果。

艺讯网记者:李璠
编辑:张文志
摄影: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