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3日下午3点,红砖美术馆开馆展——“太平广记”正式拉开帷幕。在展览新闻发布会上,馆长闫士杰、展览学术主持高士明、策展人郭晓彦和张健伶、艺术家张永和以及潜在写作者朱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发言。闫士杰由红砖美术馆构建时的思路和过程谈起,强调“建筑是在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概念,所以应用了红砖和青砖这些中国固有的朴实素材。此外,闫士杰馆长提出希望这次的展览“太平广记”不单是一个空间性的展览,更是弥散在整个空间和园林中的,穿越历史和空间的展览。高士明先生提出三个重点,来对这次展览进行简要的说明。两位策展人分别针对不同的重点,对展览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
开幕仪式在红砖美术馆圆形展厅举行,由红砖美术馆副馆长巩剑担任主持,首先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致辞,他表示“在中国美术馆发展事业中,红砖美术馆用自己的文化视野和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形成一个新的公共文化载体,以此成为整个文化、整个艺术发展的标志。”随后,高士明先生对太平广记这次展览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和叙述,并对此次展览寄予了深切的希望。台湾著名艺术家陈界仁作为代表艺术家进行了发言,对于他与九位艺术家一起参加由闫馆长、曹梅夫妇创办的红砖美术馆开馆展“太平广记”,并共同借千年太平广记这个问题区发出认识“野”已近对其艺术的转化,他非常高兴。最后,红砖美术馆闫馆长在发言中表示,红砖美术馆将以开放的心态欢迎所有艺术界的朋友们跟我们一道共同构筑红砖美术馆的明天,以创新的能量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建设增上一块红砖。
作为红砖美术馆开馆展的“太平广记”,特别邀请了黄永砅、吴山专与英格、张永和、汪建伟、陈界仁、邱志杰、杨福东、白双全以及两位年轻人冯冰伊和郭熙共十位艺术家(组合)共同参加,并且展出的作品均为最新创作,分别处在红砖美术馆不同的9个展厅,演绎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叙事结构,又展现出各自分殊的社会想象。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叙事”作为一种策展方法、同时也是创作策略,贯穿着从创作到开幕、直至展出的全部过程。艺术家在此兼具观象者、占卜者、记述者等多重身份,呼应并挖掘着艺术本来就存在的叙事潜能;而作品之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历史叙述的间隙中,正是一种“在野的知识”的存在,通过“太平广记”所蕴涵的潜在书写能量,既折射出十位艺术家长期的思考脉络与工作线索,又展现了各自分殊的社会想象。
使用“太平广记”作为开馆展的标题,高士明、郭晓彦、张健伶三位策展人认为,打动策展团队的正是它所积淀的历朝历代的“在野的知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叙事行为的特别关注。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对当代还是未来所提炼的一系列“征兆”、“影射”、或“志异化”的力量,都是作用于十位艺术家和“写作小组”创作中的可能性影响。而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在这一系列影响和作用下,作品中由“征兆”所引发的“命运和未来”、由“影射”所提示的“当下和现实”、以及“志异化”背后的不确定的陌生,实实在在地还原了今天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各种感知。
展览发生同时,还邀请了贾勤、朱琺、恶鸟等多位“潜在写作”的汉语实践者,以在地书写、就地播撒的方式,探问《太平广记》的当下意蕴,发掘美术馆空间中潜在的叙事能量,还会有十本艺术家书(Artist Book)出版发行,成为展览学术研究和深度解读的具体延伸。
据悉,“太平广记”展览将一直持续到8月24日。
关于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地处北京市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2012年12月初步建成并试运营,将于201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红砖美术馆占地面积近二万平米,其中包括8000平米的室外园林,设置有8个展示空间,包括3个集儿童活动、公共教育等功能在内的休闲空间等配套功能区域。 目前红砖美术馆的永久收藏包括有:克里斯丁·莱默茨(Christain Lemmerz)、奥拉夫·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迈克·魁恩(Michael Kvium)、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黄永砅、吴山专和英格等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 红砖美术馆将致力于当代艺术的深度研究和典型呈现,以具有学术性、前瞻性、国际性的一系列策展、驻地、教育、出版等活动打造艺术推广与交流的国际平台,形成北京文化艺术生态中的新的共同体,并为公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教育和文化休闲资源。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编
图片提供/红砖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