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叶森个展“攻木匠作—木本生动”

时间: 2014.7.18

叶森的作品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他们既复杂又简单,传统又现代,彼此串联又各自独立,中西方的文化特色在其中冲撞、磨合又彼此交融。

叶森作品的出色之处既在于他们的简单明了与不加雕饰,又在于那份隐藏在制作过程中的精细与复杂。其实,叶森的每一件作品都源自于一整块木头。他从一块块木头里,雕出了椅子和卷帘,也雕出了串联这些物体的木链。也就是说,每一个部分都来自于最初的同一块木头,并非是独立完成然后叠加到一起的。这一点总是让欣赏者瞠目结舌、赞叹不已。

叶森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及木雕技巧的影响。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材料是会说话的。每一种材料有其不同的个性,而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倾听材料的语言,然后将材料的可能性发挥到最大。这些哲学思想在叶森的作品中很显然地与木头这种材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叶森更进一步的便是又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他对现代文明的观察与感悟。作品中的木链,既给了原本木讷的木头生命,又衍生出一份束缚感。这份束缚感似乎是在隐喻我们这些个体也正在被当今的社会与习惯所禁锢,而这份禁锢与分离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则显得格外突出。然而同时,木链又起到串联的作用,这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如何不同,我们依旧在同一片蓝天下共衍共生。

 “端坐——贯通中西”这件作品则将这份共衍共生的概念完美地诠释出来。这件作品呈现的两把椅子,一把是传统的中国圆背座椅,而另一把则是维多利亚时期独有的宫廷座椅。这两把来自鲜明不同文化与背景的椅子却都是来自于同一种材料。虽然它们相距很远,但那长长的又衍生于同一块木头的木链又将它们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它们面对着面,似乎彼此好奇又相互猜疑,它们陌生且熟悉,想要忽略却又不得不承认彼此相连,相互共存。

策展人:布朗·华莱士
2014年7月10日

这次在瑜舍酒店展出的以《攻木匠作—木本生动》为主题的四件木雕装置作品,参与的是由红门画廊开启的一项社会性活动,事关当代艺术进入公共空间与大众构建关系的问题,另外,这次的作品呈现也是我对自己近两年来创作实践工作的一次梳理。

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观众传递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钱穆先生曾经概括说“学术来自于民间”,这一说法对我很有启发,有助于我对实验艺术中“传统语言转换”精神的理解,我的作品初成就来自于此,在潘家园的地摊儿上有两个物件,瞎掰(櫈枕)、佛手拖(花盆架)那是民间艺人传统木匠最基本的手艺活儿,它们传达给我的信息是“木本能动”,由此我开始了针对木头材料必要的操弄实验,这个行为是对“艺术表达的物质化呈现”课题的验证,通过“化物质”的概念理解我国古代思想中是如何看待物的,使之产生物语。因此,当我准备创作的时候,再次把目光投射在一块、一块的木头上,思考的角度自然的回归到依托传统木作、雕作的手艺上来,运用“攻木匠作”的技术来完成开启木本的能动,是从物态能力的思路进入思考而不止于造型美学的欣赏的习惯。

具体来说,我所展出的这四件作品,分别都是在一块完整的原木上构思,选择其中适当部分进行雕刻,镂雕出一条或者多条木质锁链,并且不曾断开,更不是接上的,目的是要实现由原本整体状态化作能够活动的状态。

《卷帘》,是在一段横向的原木上通过手工木雕技术,镂雕出十条一米长的锁链,使之能够像古代水墨画的卷轴一样实现横向的展开。

《分·析03》,是在一段原木的中间部分,通过手工木雕技术镂雕出一条三米长的木头锁链且不曾断开,使原木的物理尺寸得以延长。

《端坐—贯通中西》这件作品的观念要义提示的是东西方文明“本来归一,何来彼此”的思想,制作方法是在一整块足够大的原木里用手工木雕的办法完整的扣出一把中国明代束圈椅和一把同时代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宫廷椅,两把椅子的扶手和落脚处分别与两条雕出的长锁链生在一起并且不曾断开。

《椅子的匠作分析》,是在一整根原木里通过手工木雕技术雕出一把明式官帽椅的所有部件,部件与原木之间是由木链串联在一起的,在每一块部件上加工出榫卯,组成一把完整的椅子,原木与椅子是一个整体不曾断开。

《考工记》所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意思是说,聪明、有创造才能的人创制器物,工巧的人加以传承,工匠世代遵循……我在从事艺术创作制造这些木雕物件的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对自己身份的思考与自省,在认知上与以往是略有不同的……

2014年7月1日
叶森于望京

策展人:布朗•华莱士
主办方:红门画廊
展览地点:瑜舍酒店
展览时间: 2014年7月6日— 2014年9月30日
瑜舍酒店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路11号院1号楼

图片提供/红门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