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外版画、藏书票联展”在炎黄艺术馆呈现

时间: 2014.8.4

2014年8月2日下午,“中外版画、藏书票联展”在炎黄艺术馆1层展厅开幕。此次联展邀请到国内知名藏书票收藏家及多位藏书票制作者,云集了中国当今老中青三代版画家及收藏家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中国藏书票研究会秘书长杨忠义、已故湖北木刻版画家傅勇、中国高级凹版雕刻大师高振宇及女儿高铁英、木刻套色版画家王昆、云南绝版木刻版画家姜琳、江苏铜版版画家吴亮以及北京木刻版画家王芊祎。外国藏书票收藏家以及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子安,他携好友吴建峰一同展示私藏的西方早期以及当代的欧美杰出版画、藏书票代表作品。

藏书票源自欧洲,与西方版画一样有着五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初流传到我国。鲁迅先生当年倡导了新兴木刻运动,将西方版画和藏书票一同介绍到了中国。藏书票与中国的藏书印性质相同,一般贴于书的扉页。藏书票与我们的藏书章用途相近,区别在于其表现形式与使用方法。

藏书票实际上就是一种微型版画。其制作方法纷繁,可依据版画的技法分类:铜版、木刻、石版、丝网等。根据票主的个人偏好,藏书票的主题亦包罗万象,人物、宗教、家族纹章、神话寓言故事、动物、音乐等。一枚完整的书票画面中必备有两个元素,首先,Ex libris(属于某人之书) 的拉丁字符,Ex与liris 中间应有一个空格,因为本是拉丁语中的两个单词。在一些早期藏书票上,尤其是纹章类藏书票是没有Ex libris的。其次,藏书票在票面必须要有票主的名字,无论是以全名,或缩写、别名、笔名等形式出现,因为书票是需要有主的,无名的书票就失去了其从属特性。在早期的纹章藏书票中,根据国家的不同,拉丁字符有时会被忽略,或依照该国语言习惯发生变化。西方藏书票有着近五百年的历史,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在作为微型版画时,其与生俱来的私密性和玲珑乖巧的装饰性是每位藏书家点缀自己爱书的首选。

至今藏书票俨然成为了一门小众收藏艺术。2008年在北京举办了第32届世界藏书票大会,自此各大传媒、艺术机构、出版社、乃至博物馆相继介入到藏书票的宣传、普及领域,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藏书票。

炎黄艺术馆为配合本次联展专门印制一套纪念图册,精选参展画家及藏家的300余枚藏书票作品,让读者可以在那一幅幅玲珑乖巧的画面中体味出贯通中外近一个世纪的藏书票发展脉络。

另外,展览期间,收藏家和版画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观众介绍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并配合炎黄艺术馆的公众活动,现场讲解、演示版画藏书票的制作技法。并展开“藏书票里的秘密”和“藏书票的故事及制作体验”炎黄亲子美育工坊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进一步对公众介绍藏书票以及版画艺术。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3日。

图片提供/炎黄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