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历史与当代:“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开幕

时间: 2014.8.18

2014年8月16日下午,“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许江、范迪安和尚扬担任策展顾问,张晴、王焕青担任策展人。展览策划团队围绕学术主题 “在场”,共邀请了34位画家参加展览,共展出600余幅作品。

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的主题为“在场”,这是对第一届中国油画双年展主题“在当代”的回访与推进。整个展览建立在对百年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化政治所造就的中国美术史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几代中国油画家的人生境遇与文化选择为经纬,对中国油画曲折的历史和艺术的方向进行反思,把目光重返于在历史中作出贡献的艺术家和被遮敝的艺术家、在记忆中留有印记和被遗忘的艺术家、在社会上已有定评和被边缘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家的生命足迹与艺术命运,构成对中国油画历史的思考和当代现状的呈现。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许江,策展人张晴、王焕青出席了展览新闻发布会。范迪安高度肯定了中国油画学会作为一个油画家的群体不仅是把油画家团结组织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更新,对油画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语境文化格局的把握来提出学术课题。范馆长还介绍了本次双年展的几大特点:年龄跨度大,有1901年出生的画家,也有出生于70年代的画家;展览有名家名作,也有观众并不熟悉的作品;展览不仅展示原作,同时还展示资料、文献、手稿等;这个展览不是以风格论高低的展览,不分为写实派、表现派等,关注艺术创作中个人与时代、社会、生活三者的关系,是呈现出时代感受的展览。

展览开幕式由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尚扬主持,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詹建俊、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许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张祖英以及钟涵、闻立鹏、韦尔申、闫振铎、曾成钢等艺术大家出席了开幕式。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詹建俊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今天是国家发展最好的时代,无论从油画队伍的壮大和油画面貌的丰富及艺术水平上的提高都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他还认为本次油画双年展在当下是有针对性的,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在油画艺术领域起到更好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油画艺术的发展。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许江谈到从第一届的“在当代”到“在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空间转化,“在场”的“场”指的是今天艺术生活的总和。本次展览通过艺术文献、文化史的研究方式,用田园考察的方法展示,这里面有艺术家的手稿、日记、笔记,也有大大小小的创作,甚至还有艺术家个人的工具箱,有各种各样记录工作过程的碎片。所有这些都一起揭示了艺术创作与生活之间的深刻关系。让我们看到艺术家非常珍贵的、瞬间即逝的创造的转化力量。

整个展览分布在美术馆一层1、7、8、9号展厅和三楼17号展厅内,分为“在历史之场”、“在生活之场”和“在突围之场”三个部分,参展艺术家既有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创作出经典名作的董希文、罗工柳、詹建俊、钟涵等人,也有很长时间被“遮蔽”的黄觉寺、吴大羽、王流秋等人,其中黄觉寺的作品是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与公众见面,此外,还有大批中青年油画家的新作,而七十年代末“无名画会”的成员马克鲁、85美术新潮的代表画家毛旭辉、韦尔申、刘小东等,在德国生活和工作的赵博等的亮相,则使展览拥有不以“名份”出场的学术气息。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许江认为:“策展团队注重挖掘史料,以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和田野考察的方式,使展览揭示了艺术作品创作‘之前’和‘之时’发生了什么,展现了从生活向创作转换的内在力量,富有浓郁的生命的底色”。展览中,大量的速写、素描、色彩小稿和画家笔记等与成名的作品对应并置,构成视觉上的相互关系和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

“在场”展览与其说旨在引导观众走进百年中国艺术历史的“真相”,不如说更想营造出一种可触摸的历史在场感,使悬挂在展厅“殿堂”里的艺术恢复生命体温。除了画框中的艺术存在,那些散落于画室角落的草稿,档案及其研究文献,成为“在场”展览复原“面向艺术本身”的起点。

展览将会持续到8月26日。

文/林佳斌
图/林佳斌
编/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