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下午六点半,2014“直面名师”系列讲座第五讲在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如期开讲,本次主讲人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林一林。对于讲座题目“地标下的位移”,林一林解释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学术的题目,而是对他近年来游走在世界各地进行创作的一些感悟的形象化表达,是一个关于创作分享的标题。林一林按照自身成长的历史线索以及创作脉络的发展历程,为大家细细讲述了自己的艺术故事。
作为中国著名的行为艺术家之一,林一林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对建筑、雕塑以及装置非常感兴趣,即便当时他对装置概念的理解还不甚清晰。1986年,身为在校生的林一林加入到南方艺术家沙龙中,参与实验艺术展。成员构成的多元化,以及活动形式的前卫性都让他感到中国艺术的一种后现代转型倾向,同时,这也成为他开始思考艺术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起点。于是,在1991年林一林的第一次展览中,他拉来建筑工地上的青砖制作他的装置,垒满了整个展览空间。从那时起,他找到了一个属于他个人的表达材质:砖。一方面,这与当时广州高速城市化的气氛相关,另一方面,恰恰是“砖”这种材料的使用让他感到一种与雕塑创作一脉相承的隐性体力劳作的创作处境。
接下来这一线索在经过几个国外邀请展后,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比如,到了德国,他发现德国的砖块制作非常精致,这导致了砖墙在中国语境下的那种力量的丧失,于是,林一林只好采取一种形式化的方式把墙体本身消解为一个个独立的钢筋状单元。而到了鹿特丹,他则采用了将一个个密封水袋挂在墙体上的形式。
其实,毕业不久,林一林就和广州其他优秀的青年艺术家组织了大尾象工作室,凭着对当代艺术的热情,这群年轻人以四人小组的形式频繁策划和开展艺术展览,坚持了七八年。在这一团体中,雕塑系出身的林一林第一次尝了行为艺术。据他介绍,当时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1993年,大尾象工作组决定在广州第一家也是最有名气的一家酒吧“红蚂蚁”门前举办大尾象工作组第三回艺术活动。艺术家站在梯子上,用钱币将砖块从高处拨落,然后用碎砖筑起一座墙。最后把钱分发给围观群众,期待他们使用。这次行为艺术当然也试图通过钱去揭示一种社会属性,但当时林一林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装置、行为结合起来。林一林深切感到当时做行为艺术是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他被那种现场围观、互动、反馈的张力所深深吸引,越来越多地进行行为艺术创作。而他作品中时常会出现富含隐喻性意义的关键因素:墙。而出现在行为艺术中的墙,其内涵和外延早已超出了早年的装置作品。
在1994年,《1000块的结果》中,林一林站在墙中间的人形缺口中,而把纸币夹在墙缝中,他期待观众可以抽走纸币并使墙体倒塌,虽然这样看起来会有随时把他压在墙下的危险。1995年,在广州创作的《安全渡过林和路》中,他在广州最繁华的一条小巷中,逐块把水泥砖墙从斑马线的一端搬到另一端,形成了一堵通过人力搬运在马路上移动的墙。1997年在香港也是移动墙体持续4天,但不同的是,在砖里写了很多香港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名字,甚至引来了香港警署的干预。2001年,于美国纽约伊桑•科恩画廊的行为艺术《对伟大国度的想象》中,林一林穿着泳装,穿过墙上的一个缺口悬空状,一边做着游泳的动作,一边把脸尽在水盆中做游泳换气的样子。类似很多这样的作品都是跟社会和政治相关,但林一林也会使用单纯的墙体加上例如秤杆这种简单元素,构成了一种指向心灵的作品。甚至有时,作品的形式只是在墙体上打洞,穿过一条麻绳,让观众们隔墙拔河,追求的只是简单的参与和玩耍的乐趣。
林一林在讲座中反复提到,其实社会文化所包含的巨大潜能是艺术家最不能视而不见的创作源泉。他的每一件作品中,都凝结了他对于社会、政治、法律等等各个方面的思考。
文/李璠
图/全晶
编/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