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0日下午,由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先生策划的“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新闻发布会暨预展于正观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为“正观美术馆水墨研究室计划”第一回,汇集了陈林、党震、杜小同、高茜、杭春晖、金沙、雷苗、李戈晔、李军、刘琦、吕鹏、秦艾、秦修平、孙浩、谭军、涂少辉、王煜、徐华翎、徐加存、曾健勇、张见、郑庆余、祝铮鸣等在水墨领域具有重要探索的艺术家,力图呈现一个不一样的“研究型”展览。
一个“递进研究型”展览
对于本次展览“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策展人王萌表示,本次展览是一次“文化发生”的行动,重在一种动态的语法下展开一种学术研究,将展览延伸的方法论新变。
题目由四个关键词组成——“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显像逻辑”。王萌表示,展览的内涵实质就包涵在这四个关键字内。这里所指的“图像”,不同于艺术史中的图像范畴,也不同于人类运用照相技术所获取的“照片”,它是以水墨为绘画媒介的人类艺术创造过程中,在对视觉之“象”的表达中,存在于艺术家创造中的人的“视觉思维”,它以水墨媒介的方式在特定绘画方法作用下,显现于纸本,生成绘画之“象”。图像实际上是在这样限定下形成的一种非机械的、非技术化的、带有一定温度感的图像意识和视觉行为,它体现在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像逻辑”。是什么样的“像”?如何去“显像”?——这形成一种自身的方法论系统以及“逻辑”。
纵观中国画的“显象史”进行探讨,王萌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研究框架和三种绘画形态:“意象视觉”、“写实视觉”与“图像视觉”,对水墨发展的观察与当代社会的传播技术营造了“公共图像”和“集体无意识”,这些所形成的“视觉经验”与现实结合在一起,通过这个“展示的文本”,为业界和艺术家提供一种“延迟”的艺术成果的判断机制。
由“图像性”切入思考
正观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出品人孙志中表示,希望从“图像性”切入对水墨演进的观察。他认为,本次选择的这23名参展艺术家,并不是他们比其他艺术家更“图像化”,而是这些艺术家在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历程中,在图像技术及西方抽象形式对中国画的影响中,综合起来对中国当代水墨发生的图像性变化。不管艺术家采用工笔还是写意的形式,这23名艺术家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孙志中说到,“图像性”的介入对现代和当代绘画施加了“显性”的影响,以“图像”作为一个切入视角或可有助于观察绘画的形态及其变化,这一观察既可以施与某一个案,亦可以普遍地加诸于某个群体,而后者正可以对中国绘画的时序演进作出某种合理的描述。显然,由于图像性与绘画之间的深刻关系涉及了绘画者的语言运用和观念表达两个层面,所以,基于图像的绘画观察不会是一种简单的“盲人摸象”,换言之,图像性不只是绘画的本体的一个部件。
正观美术馆推出的“水墨研究室计划”,希望从总体上把握艺术现象,对业界提供一种认知框架,倡导业界回归“由热到冷”的研究态度。也许一个机构,一个计划,一个展览不能解决业界的所有问题,但这至少成为一个“象征”,成为一个节点。 “图像研究室”这个展览,或许成为一个独立的“视觉文本”和完整的“文化作品”,让艺术界和公众从作品的文本和展览的研讨中获得某些“进程式”的有效信息。
实践“文化发生场”概念
“文化发生场”是王萌提出的学术术语,是对美术馆功能的一种扩展,他认为美术馆作为一个特殊形态的艺术空间在一个极其偶然的历史机缘下承当了一项文化新功能,“美术馆的功能不仅仅是一种典藏,而是一种艺术生态”。本次展览是在“文化发生场”理论下形成的一次实验,更多的是对水墨现象,尤其是平面形态上的研究。但王萌表示,这些都是初级阶段的理论实践尝试。
可以说,正观美术馆的“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提出了水墨进入“新常态”的当下现实,成为业界介入水墨新一代艺术家群落及其所形成的艺术现象的一个分水岭事件。该计划旨在通过美术馆式的学术关照视角,将艺术生态中正在发生的“水墨进程”纳入学术检阅的框架,将展览的展示功能延伸为一种“研究”,从而打造起一个由正在发生的若干个案整合起来的艺术现象,联通艺术生态与美术馆的公共视线,从而让美术馆进入艺术发生的“现场”并起到一定的“介入功能”。
据悉,正观美术馆的“研究室计划”将持续两个月,设置四场专题对话,以不同层次的视角——“批评家对话、艺术家对话、艺术机构对话、未来实验对话”为切入点,缕析阶段性的艺术问题,打造独特的“递进研究式”展览进程,以呈现更多的学术成果。
文、图/林佳斌
编/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