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一名创作者的姿态——“未有烛而后至”陈传兴摄影展开幕

时间: 2015.3.30

一个正要被启蒙教导的少年,执烛立于暗夜长路等待未知陌生宾客,为迟到的赴宴者引路,指明位置,但不能指名,夜宴的主人向迟到的宾客介绍已在座者,少年默然倾听等待宾客入座后,重复等待和引路。未有烛而后至者,是迟到者,也是少年,少年立足内外之间,等待,联络明暗。这是2015年3月2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未有烛而后至”的文本含义,该题引自《礼记•少仪》,本次展览是“陈传兴个人精神史第一部”。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行人文化实验室主办,策展人刘潇、翁桢琪策划,是陈传兴上世纪七十年代拍摄作品的首次露面。

陈传兴在艺术、文化领域的成就是多元的,其哲学思想与罗兰•巴特、鲍德里亚一脉相承;在电影上师承法国电影理论大师克里斯蒂安•梅玄,是将法国文学、哲学和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引入华语世界的主要推手;他是重要的出版人,在台湾创办行人出版社,著力引介法国当代文化思想,自己也出版《忧郁文件》、《银盐热》、《木与夜孰长》等主要著作。“未有烛而后至”主要以其摄影为窗口,展示其思想哲思。

在展览新闻发布上,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评论此次展览不仅是一个摄影展览,展示更重要的是陈传兴综合的文化思想,重新挖掘摄影背后可解释的意义,且展览名字极具内涵,蕴含光、等待和超越,这也是陈传兴内心的表现。策展人翁桢琪认为展览是一次超越文本的接触,是长者与少年的交替,是古代文本与历史长篇的融合;同时展览营造了伦理、现实、艺术的综合机制。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陈传兴年轻时拍摄的台湾人文景观照片,勾勒了一幅少年壮游时的地图,芦洲、淡水、兰屿、艋胛。从中也可以一窥四十年前这位摄影者已经在图像中呈现了戏剧、电影意识、绘画的美学审视,还有边缘人群和流浪者的关切、以及对死亡的走近和颤栗。这批照片尘封了四十年,在其年逾花甲之时重新面世,摄影评论人顾铮说陈传兴是在酿酒,时间是为酒曲,经四十年蕴藏才有今天这一份馥郁的影像陈酿。展览展出大部分以葬仪和车站为题材,在《悼亡》系列中,摄影者以中途曝光的方式演绎这一仪式活动,黑白灰的色调犹如梦魇所见,如幽灵飘荡于暗黑之中,顾铮评论说是用这种方式“延迟”死亡的到来。而车站在陈传兴看来是一个公共又私密的隐匿场所,差异一如留言黑板上那些暂记又随时会被擦抹消失的私密对话,同时这里也上演着旅途的开始和终止,是一个“等待”的剧场。

在展览“延迟”的伦理关系中,陈传兴拄杖而行,剥离从黑暗到光的层层谜题。此次展览持续至4月23日。

文/张文志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