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0日晚上7点,中央美术学院“走进图书馆”系列讲座第二十一期:“视觉、文字、策展、历史——略谈央美传统及其穿越和转换”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如期开讲,主讲人为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刘礼宾,担任本次讲座主持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曹庆辉。
讲座开始,刘礼宾首先聊起了自己与中央美院的渊源及在此度过的学生时代,笑言自己一直是“美术爱好者”,从而说到自学美术史及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的种种经历,并提到对中央美术美院传统抱有敬畏。随后,刘礼宾以李成的《读碑窠石图》和倪瓒的《容膝斋图》为例,谈到画面感觉和视觉能力的缺失与培养问题。他从宗炳的“卧以游之”之说谈到身体和作品如何发生感应,从而提出中国当代艺术中“只看到石头和树”这种视觉符号化解读的弊病。
刘礼宾谈到我们失去了感知作品的能力,从我们小时候开始就习惯了从作品中抽取意义的解读方式。比如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归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但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到底和课文本身构成了怎样的必要关系?我们很少去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留下了习惯性的阅读方式,就是“作品在说什么”,即对作品的符号化解读。他说道:“面对作品,阐释意味着什么?也就是阐释者认为艺术作品的本质是什么呢?在其阐释冲动的背后,是知识结构在激发着他们的阐释欲望。无论是艺术表达真善美、抑或是艺术表达了人性自由等等理论,无不反映了阐释者自身的理论兴趣点。而这些理论在没有进行反思的状态下,与其说是一种崭新的认识艺术作品方式,毋宁说是工具化了他所使用的某种理论体系。某种理论丧失了问题针对性,再加上对艺术作品形式的无视,自然导致了艺术阐释的滥觞。这里所说的艺术阐释,根本也上不了桑塔格所反对的艺术阐释台面,根本上讲,是一种无意义的、或者称之为权宜之计的理论套用。”
随后,刘礼宾谈到批评意识的来源,一是感知力,包括日常体验、阅读经历、日常写作、艺术创作四个方面;二是判断力,判断先于评论、策展;三是问题意识。刘礼宾总结了自己的三条批评脉络:一是由对图像式绘画的批判转向对中国抽象绘画的发掘;二是从多个层面反思中西二元对立思维对中国美术界的影响,期望以“零度”态度作为突破口,涤荡笼罩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庸俗社会学阴霾;三是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立基点:反思和质疑,以及现实介入性。期望反思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逻辑基础,重新提及超越性艺术的当下价值以及艺术作品中“物”的批判性,寻找新的“主体”建构问题。
讲座中,刘礼宾结合了他的策展经历和艺术家的具体艺术作品,对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做了回顾性的描述,他以“语言”、“主体”、“历史”作为2014年所策划的12个展览的三个关键词,并提到由此所引发的三个问题群。并认为这三个问题是中国当代艺术界迫切需要面对的。他也提到2015年已经确定的几个展览除了会继续围绕以上三个问题,还将重新开启几个新的线索,比如《灵》的展览,会从新的角度探索“主体建构”的可能性,并为强调“意义明确”的当代艺术界提供新的维度。他还提到酝酿已久的“素人作品展览”,这个展览题目尚未定下,将发掘艺术作品形成的源头问题,并对标准化的“艺术家”身份问题提出建构性意见。
文、图/张弛
编/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