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歌东、汤宇、祝云业共同策划的展览“东成西就——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发现计划第一回展”于2015年5月9日下午3点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和平国际艺术中心、新星出版社协办。
“东成西就”第一回展针对性的选择了雷徕、栗子、刘辉、申树斌、王国召、王玮洁、徐畅、许峰、许琦、于林未、张文彬、祝云业12位艺术家近50件作品展览呈现。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维度对个人生存经验进行描述,进而回应当下的现实处境。作为总策划的成歌东坦言,“东成西就”计划旨在寻找有活力有潜质的当代青年艺术家,寻找有意趣有价值的当代艺术作品。他并不希望将“东成西就”固定成为一个模式,而是游走在传统与前卫艺术的之间,始终寻求一些灵动的有趣的东西。
作为“东成西就”计划的首展,展览分为“语言与触觉”、“个体与空间”、“废墟与景观”、“图像与错位”四个单元。策展人汤宇指出用绘画语言去回应新的视觉经验的冲击,将绘画的手感和模糊性凸显出来,这其实与“东成西就”计划希望在当下寻找到一些不一样的艺术特质的初衷是一致的。在充斥着碎片和影像语言的今天,图像的准确性和强制记忆给人们的大脑带来了冲击,影像的控制超越了主体本身,这些艺术家做的正如清理古化石的碎片一样,去掉那些多余的尘土,感觉的乌托邦理想才会逐渐显现。
展览开幕酒会后的研讨会由策展人汤宇主持,王春辰、盛葳、葛玉君、夏彦国、薛良、赵炎等批评家针对展览的概念和逻辑进行了讨论,并与参展艺术家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
(一)图像与错位
视觉图像塑造了一个媒介主导的现实和屏幕构筑的世界,图像成为建构和理解当下社会文化状态的必然手段,也是许多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和依据。在刘辉的绘画中,孩童与生灵等本应是生命力的象征却成为欲望与伤害的载体,在超越现实的图景中,对象的体征与表情指涉着惨痛的现实、欲望的呐喊,你无法定义他们的所指,却能在相近的图式中感受到令人难堪的压抑与拘束。对于徐畅而言,作品以孩提时代的照片和玩具作为载体,通过记忆、图像穿插于作品中,以写实的技法营造出逼真的场景,实则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错位的视觉童话。许峰通过将自我情感融入到对动物题材的表达之中,将拟人化的兔子通过轻松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承载出他渴望纯真与美好的态度,也希望观众从他的画面中找到自我的柔弱与温情的角落。
(二)个体与空间
如何用画面承载空间一直是绘画讨论的话题,艺术家热衷于将公共空间与自身建立一种私密的情感关系。在雷徕的画面上,很难寻找到某种确定性的信息,他通过模糊的形象和笔触将真实空间进行抽象的扁平化处理,成为一个被色彩、线条和形式构成的绘画空间,个体的生命得以在绘画所寄托的空间中无碍的穿行。栗子习惯于在画面空间中制造冲突,正负形的混杂与几何线条对空间的分割,物象在空间中的组合关系,增强了画面表达的仪式感,就像记忆中某个神秘的仪式瞬间,传递出虔诚的精神性。许琦则用单纯的色调和几何关系来捕捉日常状态下某个的安静的片段和角落,人物的缺席并不妨碍她传递出质朴情感,空与静的画面透露出一丝浅浅的忧愁与疏离。
(三)废墟与景观
无论是观看的景观世界,还是心理层面的废墟造境,都是在讨论的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申树斌的《虚境狂欢系列》中废墟造境与动物的狂欢互为背景,以一种强烈的反差塑造出人性与动物性混杂的精神废墟和末世寓言,如果与环境对立而不自知,自我建构的世界终将演变成一片废墟。于林未通过荒诞的图式的逼真凸显个人寓言,他的《等待系列》中隐含着某种宏大叙事,很像梦境或想象中的某个场景,断壁残垣与英雄塑像的距离感,孤寂宏大的造境,没有生命,只有灵魂在默默的观看。张文彬将个人的成长经验诉之于风景样式,《唐山唐山系列》中大地被风化的横切面呈现出的肌理、纹路和色彩等,在彰显对象物质性的同时也将其象征化。他塑造出的景观被风化,无法让人沉醉,却令人颤栗。
(四)语言与触觉
以绘画语言作为诉求的表达方式是温和的,并没有释放出明确具体的意义指向,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体记忆和感觉逻辑上的真实。王国召的绘画是不断对语言的提炼和寻找的过程,对象亦人亦景无关紧要,在意的是过程中的琢磨与推敲,他不去追求那些所谓的精准和到位,而是试图在笔触笔笔相生中将绘画语言的模糊性和个体的独到之处凸显出来。王玮洁《被融化的系列》中有着女性对物的迷恋与情感,女性更擅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和转瞬即逝的美好,在咖啡色、天蓝色、浅白色等色彩的变化与流淌中,似乎画面也卸下负担彻底解脱。祝云业回归到绘画最为原初的心理过程——从感觉本身出发,或多或少的借用图像和符号作为媒介方式,将情感衍生的欲望与臆想内心世界的纠结诉诸于色彩与笔触之中。
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5月19日。
展览信息
策展人:汤宇、祝云业
艺术家:雷徕、栗子、刘辉、申树斌、王国召、王玮洁、徐畅、许峰、许琦、于林未、张文彬、祝云业
展期:2015.05.09 -- 2015.05.19
地址:今日美术馆3号馆1、2层
图/余娅、主办方提供
编/余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