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再定位:迎向社会创新——范迪安院长在“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院长论坛上的讲话

时间: 2015.6.14

各位同事:

各位院长在刚才的演讲中介绍了他们各自学院的教学现状和办学特色,尤其是畅谈了他们对艺术教育改革的见解,一是让我们受益良多,二是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我们全球艺术教育都处在一个新的起跑点上。今天的美术学院与社会之间已经没有了围墙,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全球文化的相互碰撞与激荡使高等艺术教育进入一个新的语境。经济的转型与创新的浪潮犹如一个巨大的引擎,再加上网络时代带来的全球信息交汇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语境。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18年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我们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在某种程度上,这所学校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美术教育的缩影,近一百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中国艺术的先贤们通过向西方学习,引进了包括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在内的西方艺术形式,相对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这些艺术形式连同他们的教学方法被称之为艺术的“新学”。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1950年代,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相适应,中国的艺术教育主要是向前苏联学习。到了1980年代中国向世界开放之后,中国艺术教育界面向更广阔的世界,形成了国际交流新的格局。在近一百年的办学历史中,有两条经验或者说学术传统是十分鲜明的:一是在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教育经验的同时,努力将其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思想相融合,或者说,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与教育理想具有极大的消化与融合能力,尤其特别看重艺术的社会启蒙作用,看重艺术家的全面发展。二是在百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历史进程中,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站在文化的前沿服务社会。与西方艺术学府不太相同的一个特点是,包括中央美院在内的中国各个美术教育机构拥有稳定的教师队伍,他们既是教授,也是优秀的艺术家,这种艺术教育家与艺术家身份重叠的特点使得在美术学院中产生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作品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近三十年来,在中央美术学院老院长靳尚谊先生和我的前任潘公凯先生的努力下,中央美术学院已经从传统的以造型艺术为主的形态改变为涉及视觉艺术多种领域的大美术格局。目前,中央美术学院拥有造型艺术、设计艺术、建筑和艺术人文四个学科,有不同学位层次的学生近6000名。从中国整个高等美术教育来看,从21世纪开始都经历了一个学生数量扩展的时期,也经历了建立新专业、形成新的学科结构的过程,在规模稳定之后,艺术教育的中心任务正在向内涵发展转变。中国政府已经要求各个大学进行综合改革,也就是要求我们为自己的办学做出再定位。我认为,“再定位”就是当前中国美术教育全新的目标。

置身于经济社会发展大潮,高等教育无法任性地掐断与自身历史的联系,也无法对错综复杂的社会诉求熟视无睹。在中国,社会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的经济结构的形成,信息技术的革新特别是互联网+的趋势,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的同步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国新的经济区和经济区和经济带的规划更是提供了艺术发展与文化交流新的契机,例如“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等。政府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整个社会对文化将有着更大的需求,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向社会输送新型的艺术人才。几年前,在中国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是“与世界接轨”,在今天,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与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接轨。当然,这种接轨是根据每一所学院自身的历史和优势形成不同维度的连接,在共性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在中央美术学院,我和我的同事们近期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这里我谈三点:

第一:树立教与学“互为主体”的观念。我们要思考如何为学生的自我驱动提供宽阔的平台。当今的学生一方面是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不仅仅依赖于课堂,甚至与教师同步。另一方面是在信息的海洋里找不准方向,因此我们需要提倡一种教与学“互为主体”教育观念。让学生在认识社会的前提下认识自我,为学生实现自我的内在需求提供教育。对此,我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更丰富的选修课程。目前中央美术学院实行的是三学期制,在秋季学期主要安排课堂教学,在春季学期主要开展社会实践课程,也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研、艺术考察,结合课题进行创作练习,也包括室外写生,学生提交的是体现专业特点又兼有个人感受与发现的“文本”。第三个学期是夏季学期,在全院开设几十门的工作室或画室选修课,也包括艺术历史和理论课程,全院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补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做法是从“教”的角度为“学”留出更大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社会创新的趋势需要复合型人才,比如在艺术创作上,一个具有综合能力的学生更能融入当代艺术空间,一个具有整合能力、管理能力的设计专业学生更能开辟新的创业空间。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学生在毕业时节组成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创业团队,谋划自己走向社会第一步。实际上,在全程教学中提供可选择性教育,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发展的定位,让教师与学生互动起来,这才是为他们的艺术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将课程课题化。要探索课程与课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国际上许多美术学院一样,中央美术学院也是实行基础课程与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教学上,我们越来越重视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觉思维与形象表达能力。在工作室教学阶段,要求教师将课程“课题化”,用课题开启学生潜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拥有问题意识,围绕着解决“未知”而发挥“有知”。作为学院的课程,肯定要坚持基本的训练,在基础教学上要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甚至是品牌的课程,但在学生高年级也就是进入工作室之后,导师要加强课题意识,根据社会创新的趋势,形成课题并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有了课题意识,教师和学生就会共同寻找社会创新提出的需求,也能够积极寻求与产业的结合,将“教”、“研”、“产”结合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课堂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实验性的平台。与国外许多美术学院不同的是,我们的教师不仅数量大,而且基本上都是全职的、终身的,在自主聘用教师上几乎缺乏制度性的支持,这就更有必要要求教师要具有知识更新和提出课题的主动性,教师要成为知识创新的先行者。

第三、传统的当代转换。高等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体现自身的文化责任。对于中国来说,在急剧的现代转型过程中,中国面临的急迫问题是自身的文化传统渐行渐远,文化的记忆在不断地丧失。中国美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不间断的传统,是东方艺术观念和表达方式的重要代表。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目光比较多地朝向世界,特别是西方的风格、流派和观念,现在需要更多地将目光投向自身的传统,在中华文化的深厚资源中投以深入的研究,将传统艺术的资源进行当代的转换,使艺术教育坚持人文主义的意识。实际上,将自身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需求联系起来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但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果丧失了本国的文化传统,就会带来更加严重的趋同化、同质化,在这方面,我们提倡教授们立足于中国改革时代的社会现实,从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寻找艺术表达的主题,尤其注重以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支持当代的艺术创作并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找到艺术表达的中国方式。例如,在造型艺术领域,西方近百年来的艺术发展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线性趋势,对物质材料、产品的关注甚于对社会中的人物和人的社会性的关注,也可以说总体上有一种“物的增殖”与“人的退场”的趋势。我们则要求师生更多地关注变革中的社会,关切人的当代存在和时代的精神面貌,并且更多地进行传统语言的当代转换。在设计艺术领域,我们提倡把社会性主题与设计思维结合起来,在设计产品中形成一种种体现社会关切的“视觉叙事”。在建筑教学领域,我们侧重于两个主题,一个是文化建筑,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许多文化建筑都出自外国建筑师之手,它的优长是带来了许多富有创新思维的设计,但另一方面,也使许多文化建筑与城市的历史文脉脱节,成为文化的“飞地”,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文化建筑的文化性。第二个主题是对乡土建筑的保护,在尊重乡土建筑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设计,保存乡村文化的记忆,也就是留住文化的“乡愁”。

各位同事:这次论坛的时间是简短的,但通过这样的交流,提升了我们在社会创新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学术建设的紧迫感,也将推动中国的美术学院与各国美术学院之间建立起更宽阔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