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7日,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正式向公众开放,重视学术梳理和艺术知识的公众传播是OCAT的一贯治馆风格,作为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OCAT研究中心特邀法国著名艺术史学家、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Huberman)策划开馆展览“记忆的灼痛”。
在新闻发布会上,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黄专介绍了机构的研究模式,OCAT研究中心致力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年度讲座是OCAT研究中心的活动主体,邀请在艺术史、哲学、策划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者进行系列年度讲座,于贝尔曼便是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的首位学者,已于开馆之前(6月23日至25日)进行“图像、历史、诗歌:关于爱森斯坦的三场视觉艺术讲座”系列讲座。围绕讲座学者和讲座主题,组织学术研讨班,并就演讲集、研究文献与出版社合作,形成学术研究文献,同时也邀请主讲学者策划与研究相关的展览。因此,OCAT研究中心确定了以系列讲座、展览策划、学术出版为一体的年度性研究运营模式。
“记忆的灼痛”作为OCAT研究中心的开馆展览,同时也是于贝尔曼研究思想的视觉呈现,展览延续了他于2010-2011年之间策划的题为“阿特拉斯:如何肩负世界?”(ATLAS:How to Carry the World on One’s Back?)的巡回展览所引发的的根本性哲学问题:即图像与时间之间的多重关系。参展艺术家为德国艺术史学家阿比•瓦尔堡、德国艺术家及电影导演哈伦•法罗基、法国艺术家帕斯卡尔•孔韦儿和奥地利艺术家阿尔诺•吉西热,展览由十一组首次在国内展出的作品组成,涉及文献、摄影、纪录片及装置等形式。
这不是一场停留在视觉本身的展览,是一场理论化的展览,是需要对参展艺术家思维理论有所了解的展览,是需要对于贝尔曼研究逻辑有所了解的展览。于贝尔曼十分推崇OCAT研究中心研究、展览、研讨、出版相结合的模式,认为这是最大推动研究力度的模式。至于为什么推出如此理论化的展览,于贝尔曼谈到并不仅仅因为本人是理论家,而是很多艺术家对理论也有着执着的思考,达芬奇、康定斯基以及本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都是如此,同时也认为中国清代石涛也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且读过法语版的《画语录》。
围绕此次展览,于贝尔曼、黄专、帕斯卡尔•孔韦儿、吕澎、西川、汪民安、凯伦•史密斯、陈卫星、隋建国、陈小文等中外学者聚于一堂展开学术讨论,并迸发出精彩学术观点。比如于贝尔曼认为一切都是有可能灼烧的,一切都是有可能被摧毁的,同时我们需要把记忆转化成某种欲望或欲念,某种导向未来的能量;西川谈到中国文化十分强调记忆,记忆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还提到记忆中的某些东西容易被强化,比如战争,同时记忆也容易被标准化,作为艺术家需要有勇气打破这种标准化。
下午五点半,“记忆的灼痛”展览正式开幕,OCAT名誉理事长任克雷、法国驻华使馆公使白良、策展人于贝尔曼、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黄专分别致辞,众多艺术家、理论界、媒体界嘉宾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OCAT研究中心的开馆。2015年时值OCAT(OCT当代艺术中心)成立十周年,本次展览也是十周年庆典活动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中法文化之春”十周年官方项目之一。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1日。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