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14点,“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论坛由中央美院范迪安院长、罗世平教授主持,樊锦诗、柴剑虹、何劲松、葛承雍、侯黎明、孟繁佳、徐永明、康书增、张建林、熊文彬、宁强、方李莉等丝路沿线文博单位代表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靳之林、孙景波、王颖生、王敏、吕品晶、余丁、王中、殷双喜、李军、乔晓光、朝戈、王川、岳洁琼、张鹏、乌日切夫等学院专家学者及相关院系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范迪安院长为“中心”第一批特聘研究员颁发证书。罗世平教授对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背景作了简要介绍,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中心”的课题论证发表高见,并充分肯定了当下成立“中心”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柴剑虹:协同创新的核心是交流共建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柴剑虹指出,协同创新的核心是交流共建,过去讲文明交流比较多,互建两个字很少提,互建肯定有它的含义。敦煌的文化遗产应该成为丝绸之路文明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并且和其它方面也是不可以分割的,例如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我们了解文明形态变迁不可或缺的,尤其丝绸之路,不通过宗教文化艺术来阐述,很多东西是解释不清的。另外还有各个学科之间的互相关联与互建问题。他肯定了靳之林教授所讲的民俗研究,认为这是研究丝绸之路不可回避的话题,同时也提到佛教研究与敦煌壁画复原的重要性。
葛承雍:考古发现需要下功夫研究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认为,中心的成立对研究丝路文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这几年考古出土的大量壁画、雕刻等等,从先秦到宋、元、明,从宗教的到世俗的,从达官贵人的到普通民众的,还有很多外国的和中国的,这些珍贵的发现需要我们下功夫研究,要有文献资料来支撑。他举例道,我们对丝绸之路很多外来东西不甚了解,望文生义,产生了很多误会,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我们从更高学术水平提高艺术创作,真正创作出来有历史感,禁止住历史考验,在国际上叫响的艺术作品。
侯黎明:整理文化资产,延续壁画传统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先生讲到,中心应该有两部分工作,一部分是切实整理好我们自己的文化积累,即文化的资产,这样才可能有民族自信心。在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元代,蒙古对近代欧洲世界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兴起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契机。他还提到欧洲细密画,讲到细密画以前的名字就叫蒙古画,是蒙古带着宋人成果进入到欧亚地区的。中心另一部分则是延续壁画的传统,希望美院壁画系能够继续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把传统古代绘画方式发扬光大。
何劲松:协同的范围可以稍稍扩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文化艺术室副主任何劲松讲到,真正的协同创新四个字非常有意义。他建议协同的范围可以稍稍扩大点,可以与当下的佛教寺庙圣地建设一起协同。如果把这个协同再放大一点,这样可能对文化建设也是件幸事。协同落实到这点上可能又和我们的创新结合在一起。当下寺庙建设首先要继承,继承不好什么也谈不上。继承的基础上再考虑时代因素,思考如何体现时代精神,并通过怎样的方式体现在艺术品上。
孟繁佳:正念看绘画
良友书院院长孟繁佳讲到,每次去敦煌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流眼泪,这是看懂画中的正音,心音和它交融。看绘画更主要的要正念,这是最后上升到儒学心性,正念看绘画。正念是大礼,大礼的东西才可以把真正的东西传播下去。孟院长作为一个外方参加中心的研讨会,对他来讲是用另外一种眼光看这样专业的东西,更主要从里面发觉关于文化和古典文化的联系。
靳之林:在弄清楚的基础上开展研究
靳之林先生首先分享了自己早年的秦直道考察之行,讲述了考察的艰辛与所行的重要发现。他指出丝绸之路的路线还有很多,比较明确的是甘肃到新疆这条,但是甘肃以前或者是内蒙以前,是从北京沿张家口经包头一直到天山北路这一条,里面包含着大量的岩画,他也参观了当地的岩画博物馆。另外一个就是茶马古道,驿站相当完整,而驿站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靳之林希望将丝绸之路所涉及到的现有的东西弄清楚,道路弄清楚,里面的东西弄清楚,保护好,然后再开展进一步细致专业的研究。
方李莉:研究遗产是面向未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研究所所长方李莉女士首先肯定了中心建立的历史意义,她认为“一带一路”对我们中国来讲非常重要,历史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我们研究遗产其实不是为了遗产是为了未来,西方的文艺复兴是在重新认识古罗马和古希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次“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思想革命,是一次文化革命。这样的情况下,知识分子不光要文化自觉,还要先知先觉,我们怎么对自己文化有重新定义和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整个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文明发展都是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的结果,丝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吐纳的结果,因此,研究各种集合力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徐永明:丝绸之路是一个大概念
新疆求知研究院院长徐永明先生认为,丝绸之路是一个大概念,展现了公元前2世纪和16世纪亚洲大陆文明的一个交流,特别是游牧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相互影响,包含了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建筑设计以及民俗和审美方面,揭示人们价值观的相互影响。这些东西都是通过贸易流通信息传达方式来展现的,特点就是特大区域性的路网规模、持久的延用时间,从公元前2世纪到16世纪规模非常大,另外还有丰富的各类遗存相互间的内在关联,这就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随后,徐院长简单陈述了自己对中心研究课题的看法与意见,指出了其中的重点与难点。
唐书增:中心对艺术创作具有现实意义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唐书增先生从艺术创作现状角度肯定了中心成立的重要现实意义,他提到中心的工作一个方面是对古籍研究,对历代留下来的珍宝进行研究解释,这对通过当代美术创作具有指导作用。他认为当代美术创作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今我们自己的原创,自己的经典含量比较少,即便中国画家的数量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的,但他们内心崇拜的画家往往不在中国。我们的画家需要有一种宗教的谦诚心态来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而不是盲目模仿西方,这种占便宜的心态很难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淳朴的民风是否也会对我们今后的创作有所启迪或者有一些鼓励。
张建林:资料建设与人才培养
陕西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先生认为,中心的建立不仅仅是美院紧跟政治形势之举,而是有深远的研究与创作传统的。他对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情况作了大致介绍,他提到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各省有自己的考古研究机构,各石窟有研究所,工作状态基本是独立的,没有串起来。他特别介绍了中亚考古,讲到目前国内打算做中亚考古的单位大概有四家:社科院考古所边疆考古中心、西北大学、北大计划的吉尔吉斯考古调查和陕西考古研究院。随后他对陕西考古研究所的考古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希望与中心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最后,他对中心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是资料建设,第二是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小语种语言人才的培养。
李军:人文学院对中心发展的支援
李军教授介绍了目前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资料建设情况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收集购买图书资料的主要来源,包括与浙大共享来自美国波士顿唯一的艺术图书供应商,以及利用人文学院经费购买的宾夕法尼亚的一位藏书家所藏全部印度中亚文明的有关书籍,还有来自重要文艺复兴专家的艺术史藏书。他进而谈到目前人文学院资料建设所遇到的困难,因为人文学院的经费和力量有限,在藏书资源上造成了一些遗憾。进而他介绍了自己与硕博士生所作的跨文化美术史研究经历,其中不乏与丝路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
熊文彬:一个感想与几点建议
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熊文彬先生首先对再次回到母校表示荣幸,他重点谈了自己的一个感想和几点建议。他感到中央美院丝绸之路协同中心在此研究领域聚集了巨大的力量,而真正要做大做强则需要协调统筹世界各种力量,最终目的是古为今用,这是他的感想。谈到建议,他首先强调了研究工作的强度与难度,指出要做到协调创新必须把工作要落到实处。中心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比如有对口的,有敦煌研究院等。另外,丝绸之路涉及多国家、多民族,在处理不同文化时肯定需要不同资源和不同背景,文化沉淀很深,要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难度很大。最后,他提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尽管外力支援是目前研究工作的必由之路,但是不能长期依靠,必须有自己的人才才能做出理想的效果。
宁强:国际协调与成果汇集
首师大历史学院教授宁强主要谈了自己的两点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希望中心能够有国际协调的战略思想,而不是局限于国内。事实上,西方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起步更早,资料与人才积累都较为丰富,本身丝绸之路研究是国际性很强的,如果我们关起门来,只是我们自己做的话,会有很多局限。第二个建议是通过创办中心杂志集中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海外的和国内的研究成果,因为丝绸之路的材料和研究是跨领域的,成果可能会比较分散,中心可以把材料收在一起集中分享。这本杂志可以是比较高端的,可以是多语言的,这样来做的话对中心扮演一个国际丝绸之路研究领导角色和整合相关全球资源都会有重大帮助。
朝戈:追求深入心灵的有历史感的问题
朝戈教授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谈了自己对丝绸之路的敬意与热情参与。他不希望艺术重走历史画的老路,继续事件性的描述,而是追求另外一种陈述,是更深入心灵的有历史感的问题。与历史研究一样,他认为艺术创作也是力图用某种方式解释人类生活。随后他讲述了自己的阴山之行,阴山是中国匈奴鲜卑蒙古和南边民族交界线,充满了交织的痛苦与欢乐,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就包含了很多说不清的历史,神秘而有吸引力,同时也是可感知的。
乔晓光:一带一路的基础是活态文明
乔晓光教授谈了他的几点感受:他指出了一带一路的基础是活态文明。以剪纸的传承现状与纸文明的传播为例,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丝绸之路已经消失,但是文明是鲜活的、流动的,文化才得以传承下来,只有文化传承了经济带才有所依存。进而他谈到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与当下高校教育的结合情况以及学校的教学模式对活态文明传承的重要影响,认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文化遗产在学院模式下的教育和传承不应一律参照西方的方法论范本,而是要走出自己的路成为标本,要与自身所处文化和文明的地位相匹配。他提出希望借一路一带,依靠转型期的文明创造模式进行传承,否则文明会死掉。
殷双喜:协同多学科、多领域、多方法
殷双喜教授认为中心的成立是一个大举措,美术史是一个综合学科,能够邀请到各学科的顶级专家参与研究,标志的中央美院发展的新的认识。他还提到过去的研究存在着地域的分割,学科的分割,希望协同创新中心能突出协同,协同多学科、多领域和多方法,只有从各个角度切入问题,才能接近历史的本源和真实。他同样谈到人才培养模式,建议中心与各个机构、专家联合培养人才,比如说敦煌研究院读一年,然后跟着田野跑几年,导师给他指导和鉴定,同时协助老师做工作,博士至少5年去做,这样出来的人才能够从综合视野看问题。殷教授最后表态,美院学报《美术研究》,愿意继续为学者服务,对有质量的好文愿意加快出版频率。
王中:在独立判断基础上做一个扎扎实实的事
王中教授对中心的成立表示欣慰,指出中央美院总是在独立判断基础上做一个扎扎实实的事,这是非常有效的。他认为中心的关键在于将协同的事做好,他举例英国的一个课题当时影响了整个21世纪的城市建设,被称为城市复兴的革命,中心的研究也应该对国家文化政策具有参考与推动的作用。中心所打造的智库不仅仅是专家资源,还有很多机构资源,包括很多国外资源。另外一方面应该是资源甚至资本,不要回避资本,很多资本可以介入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建设。对于中心来说更重要是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和板块布局超越,应该超越美术史,这样来做的话,中央美院协同创新中心才能做到实实在在。
王颖生:建立保存修复中心
王颖生教授重点提到了修复保存的问题。他希望成立保存修复中心,真正的做一些修复工作,因为现在很多修复是破坏性的,无法还原历史,应该通过我们对历史的科学修复让历史延续下去。他希望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在美术学院这个专业里面建立修复和保护专业,因为以一个美术家眼光看作品是不一样,有一些领域的修复人才和专家缺少美术家眼光,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一样东西,那么一旦修复就发现它的原貌不存在了。这个专业在美院建立,可能在某些方面建设和储备上能够为国家做点具体的事。
孙景波教授最后总结到,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是美院发展历程当中的一个大事件,从学界领军人物的发言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共识:国家“一带一路”的构想是要与世界各国联手共建未来世界文明。中央美院在这个时期承担这样的课题,实际上是在大的战略背景下利用所长,协同多方力量共谋创新。我们在利用课题研究重新唤醒各界各国对历史重温、友情交流的推进,这是建立和谐社会与大同世界的理念。最后,孙教授再次对各位发言专家表示诚挚感谢,并指出下一步的人才队伍建设有赖于共同的努力。
文/王宣懿
图/许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