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图像研究室计划第二回于正观美术馆开幕——关注绘画发生中的观念与语言

时间: 2015.9.2

2015年9月1日下午,由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策划的“图像研究室(第二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在北京正观美术馆拉开帷幕。正观美术馆位于北京传统书画集聚区琉璃厂,主要关注传统书画艺术,而此次展览也是正观美术馆首次展出当代艺术作品。展览共邀请25位70、80后代表性艺术家参展:陈曦、韩娅娟、何杰、贺勋、胡军军、简策、蒋华君、李博、李昌龙、李易纹、栗子、陆亮、彭斯、祁磊、沈昊、申亮、他们、吴笛笛、肖芳凯、谢正莉、徐弘、闫珩、杨帆、于幸泽、赵露。

本次展览作为2013年“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行动的延续,展览以“研究室”的空间格局把作品作为“视觉研究”的“物质标本”放在一个个单元格中,搭建“研究室”的学术平台,着重从当前绘画进程的图像、观念、语言、媒介、方法的“五个概念”形成对“绘画生态”的介入框架,尤以“观念和语言”与艺术创作开启互为激发。

至于展览以“研究室”的方式关注绘画中的“观念和语言”,展览策展人王萌谈到,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发的内在机制与外力因素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正形成独特的现代主义秩序,形成独特的支撑系统,这是与古典逻辑截然不同的。由于文化的范式发生了改变,在中国出现了结构多元性的、极具活力的艺术家,面对这样的文化场域,我们应该如何去了解绘画存在的状态,这是创作界和理论界需要关注的。本次展览以“观念和语言”作为框架,探索当前绘画如何在这“五个概念”所构建的系统中穿梭,从而进入“新一代”绘画群的发生语境。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型艺术展览,展览当天,策展人王萌主持进行艺术座谈会,参展艺术家从“观念和语言”这一切入点出发,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理解,就材料、方法、观念、原创等话题分享各自的独到见解。比如赵露谈到,对于他而言,材料问题并不重要,关键是你要表达什么,有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自然会有一种语言来表达这种认识,然后再去寻找该语言即可。艺术创作应该是现有观念,再有与之匹配的语言,不是为了语言而找语言,为了材料而材料,那样会把手段变成目的。“他们”艺术小组的赖盛也认为技法不是特别重要,而且在技法至上原则上谈艺术创新是很困难的。谈到艺术创作,李昌龙认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家的原创很容易被吸纳,艺术家需要意识到不是对于作品创新性的纠结,而是信息的二次消化与处理,将其整合成自己的语汇符号,所以他不纠结是不是原创,而强调对现有资源材料的“再利用”。

在策展人的理念下,本次展览希望成为“不是展览的展览”,将原本作为“个体”存在的艺术家,通过策展“结构”成多维度的“绘画生态”,去捕捉其绘画自身的基本面,梳理不同走向的艺术家路数及其绘画活力和可能性的内在脉络和发生逻辑。因此,这是一次在民营美术馆发生的一次以“研究室”为方法论的策展,一次“文化发生”的行动式的展览。美术馆也将思考未来更进一步如何以“文化发生场”的功能参与到艺术的发生之中。

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