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赵鹏:故宫建筑遗产保护现状的思考——从城墙保护说起

时间: 2015.10.22

2015年10月20日晚上19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的“文化遗产论坛”第二讲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进行,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陈捷主持,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赵鹏担任主讲,主题为“故宫建筑遗产保护现状的思考——从城墙保护说起”。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讲人赵鹏首先介绍了故宫城墙的形制与保护,并由此谈到故宫建筑遗产的保护现状,最后谈到由日本的古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带来的启示。

赵鹏介绍到,紫禁城城墙长度约2760米,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午门、4个角楼城台总面积共约16800平方米,东华门、午门、神武门马道总面积约5040平方米。紫禁城城墙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城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军事信息,具有重要的考古、科学价值。讲座中,赵鹏结合历史文献回顾了明清时期和民国至今紫禁城城墙的修缮历史。文献显示,明万历三十五,大雨导致东华门内城墙坍塌;清康熙十八年,地震导致京城城墙坍塌无数;清乾隆三十年,修葺东、西华门以北城墙地面坍塌处;清乾隆四十一年,整体维修,进砖30万块。民国至今的修缮情况可分为:1981-1984年,西北角楼至西华门拆砌堞墙120垛口、拆砌宇墙200米、择砌宇墙下臌闪城墙和清除城台地面树根的维修工作;1990年,西华门以北150米坍塌部分修缮工程;1999年,筒子河治理工程城墙维修工程。

随后,赵鹏谈到应用现代勘察物探技术分析城墙内夯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对夯土矿物成分的测定。通过无损检测方法探地雷达系统的利用和人工挖孔的探井勘察相结合,全面深入的了解城墙的的现状。 通过全面的勘察,形成了对城墙的顶面不均匀沉降、城墙鼓胀变形、城墙的风化与剥落和植被对城墙的破坏等现象的认识。在保护城墙的对策上,赵鹏以图片重点讲述了对城墙整体防水和排水和处理和城墙墙面离鼓问题的应对。在展示的图片中,问题严重部位进行整体重砌,更换丁头砖,使用不锈钢锔子拉结。如:缺陷部位总面积约1000平米,全部更换面层丁头砖约需要15800块。在砖块的使用上,他对比了日本古建筑修复中对砖块进行逐个打孔以铜丝拉结的办法。讲述完城墙的保护,他谈起故宫其它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及相关项目,从而展现了故宫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并由此反思了当下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其中包括设备成本的高昂与使用的低效、学术研究与实际操作的分离等,以及木材储备不足及使用不当的问题,并对比了挪威的木材保存区。在设计周期的问题上他以慈宁花园为例对设计周期如何保证质量提出了建议,最后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缺乏,人是最核心的,人才对于故宫建筑遗产保护的传承至关重要。

讲座的最后,赵鹏结合自己对日本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的了解,讲述了日本的建筑遗产保护“哲学”。日本的保护哲学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和落架经验上。在日本,古建筑遗产的保护中,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为了安全性甚至可以牺牲真实性,这体现在在木构造古建筑修复中对混凝土、钢筋等现代化材料的使用,为了减轻自重而取消屋顶灰背的做法等,对安全性的重视还体现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工棚之完善。在落架经验上,赵鹏以日本奈良药师寺的落架大修为例,对比中国应县木塔的修复工作,讲述了日本落架修复传统的由来已久与技术的精细程度。最后,他提出日本建筑保护工程师长住工地直到工程结束的做法与日本对工具的重视等方面都值得中国借鉴。

文、图/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