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晚上6:30,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办、学习实践部承办的“直面名师 ”系列讲座第九场隆重开讲。作为本学期最后的压轴力作,我们在5号楼A-107教室迎来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副院长——王华祥先生。王华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以《垃圾与肥料——在“当代”的废墟中重建自己的艺术》为题的精彩讲座。
王华祥先生的专栏《中国不需要杜尚》曾引发艺术批评的轩然大波,本次讲座,就“艺术史垃圾”,王华祥进行深入浅出的独到思辨。自1917年杜尚著名的代表作《泉》(小便器)被推上神坛,观念艺术的崛起势不可挡。装置性的成品成为艺术形式,而传统定义上的美与随之衍生出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趣味也相应终结。这一现状带来的并非是简单的风格变化,而是整个艺术定性上的混乱与迷惘。这当然可以说是美国崛起后对欧洲政治文化话语权的转移,但同时,若从艺术语言自身发展的逻辑而言,这种情境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现代艺术可被视为传统古典艺术的模仿倾向与印象派的再现倾向中进行打破与重构,发展出作为纯粹形式与观念结合体,在这样的性质之下,理性的观念表达成为了艺术的主体的核心,作为产品性质的设计从艺术家的职能中分离出来,而作为艺术传统形式的绘画的表意作用也在抽象中渐渐萎靡。正如罗伯特•雷曼1968年创作的作品《无题》,传统绘画中的任何一丝感性因素都已荡然无存。与此同时,艺术向着“雕塑化”,“成品化”的方向进一步延伸,装置也就成为现代版的“雕塑的延伸”,也使得艺术失去了艺术家原创的本体。随着理性的介入,哲学等其他学科与艺术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对于艺术品的解释权不再基于作者,而陷入了未完善的美术史家与公众标准,混乱的评判,混乱的观念,共同造就了这场令艺术家,公众与艺术评论界都倍感窒息的“文化雾霾”。
随后,王华祥先生回顾了自己各类作品,从《风往回吹》等油画作品到《贵州人》版画系列为代表的木刻版画,再到新尝试的水墨与装置,王华祥的艺术门类涉及方方面面。而在创作中,他力求多变,并不固守与偏执于曾经的作品。并希望广泛了解与尝试各种材质的“物性”,通过对每一种材料的长期感受,试错,以流畅的触感做出作品。而在对9月央美美术馆的展览“三条命”的回顾中,王华祥先生则进行了一系列古典与当代的嫁接尝试。打碎的雕塑,破败的玩具,以及线装书,花卉,枯枝的组合透露出强烈的古典凋零的颓废之美,在模拟对过往抛弃的情境下,东方与西方,写实与表现,平面与立面,语言与图像杂糅在一处,相互对话,纠缠不休。
王华祥老师还从对老美院各院系间相处融洽的回忆往昔的回忆,引发出对当下“艺术理论与实践操作严重分离”现状和对当下美术教育的思考。其在90年代的《将错就错》,以及所谓“干掉二尚”的论调,对中国现行的绘画教育对于西方观念的盲目推崇进行了反思。美术学院中,艺术观念固然可取,但对于艺术本体的尊重亦不可少。在王华祥的教学与飞地艺术坊的实践中,其一直坚守这一理论。使“凯撒归凯撒,上帝归上帝”:把原本属于可见的形而下的技术从“艺术”中分离出来,还技术本来的面目和价值,让人们尤其是中国人看懂欧洲伟大的绘画背后的伟大的技术支撑,从而破除无知者的狂妄和崇拜者的迷信。这既是其努力的方向,相信在未来也将成为艺术教学的全新维度。
古典与现代,在其产生的漫长岁月中,必然优劣相加,长短参差。若以一种根植于往昔的态度,打破就有的傲慢与偏见,尝试多元化的艺术可能,其必将构建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架构。
文/张鹏(校学生会学习实践部)
图/梁展涛、张佳煜、李展(校学生会学习实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