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国际论坛(北京站)举行:关注本土发展境遇和国际碰撞交流

时间: 2015.12.21

2015年12月19日,“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国际论坛(北京站)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这是该系列活动在深圳和曼彻斯特成功举办后的最后一站论坛,继续推进关于独立艺术空间的讨论。该论坛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深圳画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和华人当代艺术中心(CFCCA)协办,冯博一、方立华、王东和颜烈民策划。

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独立艺术空间是在野的,也是在场的,它独立于美术馆、画廊、艺术市场等艺术机构之外,是自我组织的民间、野生属性的艺术空间,同时它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立性、先锋性,为具有创造性、实验性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创造各种发声机会,它是平衡当代艺术生态中过度市场化、主流化倾向的重要力量之一。独立艺术空间在中国还是一个含混的概念,生存方式和境遇也都不尽相同,正如冯博一概括的,它们一方面与官方、主流、艺术市场相抗衡,另一方面,它们资金缺乏,生存境遇困难,与国外独立空间的运营方式也有很不相同。举办本次论坛,强调独立艺术空间的立场身份和影响作用,推动国内外之间的经验交流,思考在中国运营发展的良性循环生存机制。

本场北京站论坛主要围绕“中国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境遇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国外在中国和国内在本土创建独立艺术空间的共性与差异及交流关系的状态”展开深入讨论。邀请国内四家独立艺术机构的五位代表郭鸿蔚、梁浩、妮妮(Antonie Angerer)、安娜(Anna-Viktoria Eschbach)、倪昆进行主题发言,四位持续关注、研究独立艺术空间的策展人、评论家楠楠、夏彦国、欧阳潇、唐佩贤担任评议人,五位独立艺术空间的代表梁学彬、郑璐璐、程漫漫、靳勒、巢佳幸参与对话和讨论。

中国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境遇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分泌场(北京)创始人郭鸿蔚、ON SPACE(北京)创始人梁浩分别做主题发言,分享他们当初创办独立艺术空间的初衷以及运营经验。两位创始人都是艺术家,郭鸿蔚谈到一开始创办空间是寻求一种有别于绘画的实践,空间之所以命名为“分泌场”,因为这里是他与朋友分泌想象力的地方,空间的运用主要依靠自己筹集的经费,后来得到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的资助,由于创办理想和资金现实,独立艺术空间的活动可以更纯粹,也没有画廊和美术馆的压力,因此节奏可以放慢一些,逐步推进工作进程,也便于在工作中根据周围的反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ON SPACE位于燕郊的一座公寓之中,也经常探讨一些边缘的处境问题,与其他空间不同的是,ON SPACE常将以往做过的展览重新再做一次,以提供机会对以往进行反思。至于独立艺术空间的生态链位置,梁浩认为与美术馆、画廊等机构存在可交汇的地方,其实一些项目是可以移至机构中的,关于运营资金,梁浩认为更重要的是运营者的思维。

在讨论评议环节,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运营资金、观众、与社区的关系。策展人夏彦国谈到在他的项目实施中,资金和观众是他考虑最多的因素,资金关乎项目的系统性,是否可以向社会深度扩展,至于项目是面对专业圈内观众还是社会大众,这也关系到展览项目具体的呈现方式。楠楠则认为“资金问题”可以提升运营者精打细算的能力,引导其思考什么才是展览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提示独立艺术空间也要有自我造血的意识。至于面向观众及与周围社区的关系,大家普遍认为,独立艺术空间毕竟不是美术馆,研究和公共教育,这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一个艺术的“实验场”,自然也不必刻意在意社会观众的参与度。独立艺术空间大多创办在社区周边,甚至就是公寓之中,但都主张不必带有“侵入性”,与社区保持一种平等关系,若开始想影响谁了,或许就开始丧失其独立性。谈到独立艺术空间的身份,郑璐璐有一个生动的比喻:美术馆是硬币的A面,民营画廊等机构是B面,独立艺术空间只能算是硬币的边缘。但也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极为重要的补充,也为艺术界带来很多新的具有活力的艺术家,甚至是整个生态链的一个“起点”。

国外在中国和国内在本土创建独立艺术空间的共性与差异及交流关系的状态

中国蓬勃发展的艺术生态和高度的文化全球化也吸引不少国外的艺术家和评论者来北京创办独立艺术空间,比如妮妮和安娜创办的Project Space,这些空间和国内本土创建空间既有共性,也存有一定差异,这就提供各种交流、讨论的可能性。在妮妮和安娜的发言中谈到在中国的国际艺术空间30年的发展轨迹,谈到为什么选择来北京创办空间,谈到在当下艺术环境中如何发展,并分享了他们的项目经验及未来愿景。器•haus空间是2006年成立的老空间,创始人倪昆介绍一开始就坚持要做国际艺术家项目,坚持对于实验性艺术的介入与推动,作为一个策展人,他思考文化工业时期艺术实践的边界和新语境,以及当代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艺术机构如何能动的介入艺术生产。因此,除了考虑观众、经费等这些非常本质的问题外,倪昆还关注机构本身的定位、职能以及它跟城市的关系,或者是跟当下社会语境的关系。

一个是国际人士在中国创办的空间,一个是在中国不是很主流地方创办的国际化运营空间,都非常注重信息的扩散和交流以及相关文本记录,尤其是在全球化、互联网文化环境下。独立艺术空间因为其独立性,学术很自主,因此文献整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有意义。在讨论环节,各自分享机构在这方面工作的一些经验。外国人进入中国文化语境举办活动,或者中国机构策划国际艺术项目,这其中文化碰撞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妮妮回应这个过程虽然会遭遇文化背景的不同,但首先考虑的是艺术家的作品和艺术家想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倪昆则认为艺术家本质上来说,他会把作品放在自己的思考系统来考虑,而不管他人是在哪个文化现场。

冯博一注意到以往很多老艺术家是从本土经验出发进行创作的,而在互联网全球化时代呈现一种文化游牧现象,当代艺术创作已经不是简单的从本土和在地出发,它们是不同文化、国度、族群,包括不同的地缘政治之间的沟通、磨合、碰撞的结果。对话嘉宾也对这一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并与现场观众进行广泛交流。

三场“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国际论坛结束之后,主办方还将整理、编辑以独立艺术空间为专题的文献集,其中包含独立艺术空间实践者的文章,以及关注和研究独立艺术空间的评论家、策展人文章。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