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宋高宗书画收藏研究--兼说南宋帝后及金章宗明昌用印”讲座于中央美术学院17号楼203教室举办。本次活动是在人文学院尹吉男教授的邀约之下,邀请前国立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台湾艺术大学书画学系兼任教授王耀庭先生开设为期八周的讲座。
王耀庭先生表示,希望藉此机会让国内的艺术相关研究者、艺术家了解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古代绘画里的奥秘,同时也企图提出印鉴与字迹的二重证据考证方法,期待有助于鉴定研究的进展。
王耀庭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书画史研究,本次演讲内容便以宋代皇室收藏为例。讲座开始,王教授向我们问到:宋高宗收藏了哪些书画内容?于是从史料,简要地说明宋皇室的收藏渊源,也说出了后世重视的“宣和装”的装潢与钤印。其中,据《南宋馆阁录》、《馆阁续录》储藏一节所述,内府秘书监于孝宗干道二年(1166)及庆元五年十一月(1199)曾有两次统计,已达千余件。部份的书画,从品名印记依然可以得知是绍兴旧藏,而且在比对《南宋馆阁录续录》纪载的脚注御制诗时,额外发现今藏台北故宫的宋徽宗“腊梅山禽”,其原名为“香梅山白头”图。
其次,王教授提到皇帝的私藏,扮演着今日图书美术馆的功能。虽然说古代还没有公开展览的名目,但官员仍有观赏的机会。像是江少虞撰《事实类苑》记录:“秘书省所藏书画,岁一暴之。自五月一日始,至八月罢。”这就是唐代以来结合保管工作与开放参观,历时三、四个月的“曝书会”,而宋代馆阁的曝书会源于宋初的群臣观书会。再从《景德四图》之景可以发现,俨然就是现代展会开幕式的酒会,还有赠送展览图录活动。
紧接着王教授讨论藏品来源。宋朝秘阁收藏书划典籍文物的典守制度,如藏品的编纂、出纳、点验及保全,可详见于《南宋馆阁录》、《南宋馆阁续录》及现代学者的研究。前举《绍兴御府书画式》:“盖(高宗)睿好之笃,不惮劳费,故四方争以奉上无虚日。”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如北宋太宗命高文进(967-975)赴各地收集书画,又从台北故宫藏宋吴说《尺牍册》第一幅所言:“说近奉诏旨”皇帝公开搜集散在民间晋唐墨宝,及古先帝王名臣墨帖。有意思的是,皇帝的藏品除了来自公开征求臣下贡献之外,讲座中还提到,宋金之间古物散佚,当时高宗仰赖毕良史(生不详-1150)到“榷场”即古董文物交易所,购买遗失之物。
演讲内容在休息十分钟后进入古画鉴定方法的高潮,王耀庭教授利用画面上的御署题名及绍兴书画印记式,判断高宗用印水平和品味一致性,远远超出伪印。又例如:高宗御府手卷,画前上自引首,缝间用“干卦”圆印,其下用“希世藏”小方印。画卷尽处之下,用“绍兴”二字印,墨迹不用卷上合缝卦印,止用其下“希世藏”小印,其后仍用“绍兴”小玺。宋高宗的诸收藏印,何者为真,比起“宣和”诸印,它是更令人困惑的。
同时,王教授指出“绍兴御府书画式”所提内府装褫分科引式有“粘载、拆界、装背、染古、集文、定验、图记”旧装潢,但是宋代“绍兴”年间(1131-1162)距离今日已有八百年,关于这种装潢的改变,加上后代的因素,王教授认为翻开现今存留的“绍兴”藏品,祇能以印记为主来讨论,虽未能还其全璧,也能窥出一角。最后,王教授剖析《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传王维伏生授经图卷》、《戴嵩乳牛图》等件,试着在画幅前上端骑缝处,钤“绍兴”连珠玺印文结体大小差距变化,看出宋高宗喜好的书画以及用印的惯例,更有助于真伪印记的分辨。
除了本次讲座之外,中央美术学院于2016年4月7日至4月29日每周一、四下午二点,在本校17号楼203教室举办“中国古代绘画研究专题”系列讲座,分别是:从马麟绘画说南宋宁宗、理宗朝的宫廷背景,宋画款识形态探考,传阎立本《萧翼赚兰亭》、韩干《牧马图》、李唐《灸艾图》、传王维画《伏生授经图》的画里画外,古画鉴识的发展与局限,传移模写:故宫收藏闹双胞胎,后《富春山居图》等八讲。
文/陈怡
编/林佳斌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