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晚,讲座“我们都是环境中的人——CAFAM‘思想与经验’国际艺术家讲坛”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主持,主讲人德国艺术家H.A.舒尔特与德国华裔艺术家任戎就“人类与生存空间、艺术与环境”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H.A.舒尔特与任戎都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长期以来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语言形式表达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同的文化关注让两位中德艺术家在艺术行动上相互吸引。2015年4月,二人的“蓝色行动”艺术创作项目开始实施:共同从巴黎出发驱车开往北京,途经35个不同国家的城市,以“实地考察、生存体验、采集样本”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最终于2016年4月15日当天抵达北京,而本次讲座两位艺术家们正好带来了最新鲜的交流体验。
讲座伊始,王璜生馆长回忆起2001年舒尔特于北京长城上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垃圾兵团》,作品采用了各种金属制成的废弃材料,制作成一千个“垃圾人”并列摆放于长城上,形成蔚为壮观的“垃圾艺术景观”。也正是从那时起,舒尔特以“前卫艺术家”和“环境主题艺术家”的身份走入中国人视野,并以其尖锐的问题意识与强烈的艺术语言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家。
当问及舒尔特艺术观念的形成时,舒尔特说:“很多艺术家将生活放在架上或墙上进行展现,而我的作品则是让艺术回到生活中发生。艺术无法直接作用于政治、医疗与战争,但能影响真正具有行动和改变能力的观众,而这也正是艺术的责任。我希望将《垃圾兵团》作为一个时代的镜像来提示大众,我们每个人都在制造垃圾,如果我们不做出环保的改变,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垃圾。”
作为“锤子”的艺术
正在进行中的“蓝色行动”在北京即将走向结束,在这个漫长的行动过程中,舒尔特与任戎在每个途经城市采集当地水样,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之后做成图像,“让自然自我显现”。行动结束后,这些通过水样检测创作出来的作品将展示于多国的美术馆,象征着“流动”的水样图像也将在各国的流动展示中显现其蕴含的水质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曾经有人将艺术比喻为“政治的锤子”,然而在舒尔特看来,艺术不应该为政治所左右与滥用,艺术自身具有的的问题意识和敏锐触觉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同时也是保有自由的最后壁垒,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可以以这个社会给予艺术家的自由度来衡量。艺术家对于人类问题和自然问题的触碰与反思,赋予了艺术语言更强烈的思想力量,而当这种思想力量通过作品传输给观者时,艺术便成为了敲醒愚昧与麻木大脑的“锤子”。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舒尔特便开始持续关注日益失衡的生态环境,甚至向政治当局发出警示:总有一天,环境将会决定政治。然而人们仍然选择将“消费”视为“上帝”,处于盛期的波普艺术正是当时社会“物欲”状态的艺术反映。艺术应当成为“锤子”的观念,正是于此时滥觞于舒尔特的内心。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舒尔特做了大量通过废弃物来讽刺消费社会、强调人类与自然关系恶化的行为艺术与装置艺术。他视波普艺术为社会的“毒品”,在消费的狂欢中麻醉人们的环境意识,而艺术应当从生活中汲取具有批判性的思想力量,通过夸张的形式语言唤起人们的正确意识。
站在西方理解中国
舒尔特从80年代开始关注中国,他从旁观者的视角既看到了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发现了这种发展所具有的破坏性力量。在“蓝色行动”的中国路程中,沙漠的微小泉眼与东部的京杭运河让他感受到了强烈的景观对比和人类与自然的张力。而在任戎推荐下所走过的银川、延安、西安等城市,又让舒尔特从地理环境、生存状态、人文历史等多种体验角度深入当代中国。以巴黎为起点的“蓝色行动”从时空的双重维度上勾连中西文化。
任戎于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之后留学并工作于德国。80年代的中国艺术文化在西方的影响下变得多元与开放,但反叛传统、学习西方的观念让任戎选择离开国内。然而在进入了西方的文化环境之后,他却突然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敬畏与崇拜也让他重新审视自己母语文化孕育出的艺术形式,以新的目光关照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形式。任戎不断利用中国与德国的文化资源推进两国的文化交流,通过展览相互介绍两国的当代艺术。在此次“蓝色行动”中,任戎通过重走古代丝绸之路作为对于自身成长过程中不断输入的文化记忆的回顾,同时从民间的真实生活中寻找“天人合一”的质朴文化形式。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舒尔特认为中国有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国当代艺术家不仅应该让自己的艺术成为治愈中国社会与思想的“中药”,还应该通过新的科技与媒介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之上寻找新的语言方向,以恒心与毅力来接续传统。
讲座最后,观众提到博伊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中国禅宗影响,其将落叶扫回森林的行为艺术同样具有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的意味。在问及舒尔特的艺术是否受到中国哲学影响是,舒尔特表示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博伊斯站在同一哲学维度的两个相反方向上,即同样关注人与自然的问题,然而博伊斯的作品是一种封闭式的艺术语言,需要进行深入的思想解读,而自己的作品在语言上则追求能被人“一眼看穿”的理解效果。
文/韦娴坤
编/林佳斌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