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星期一晚上,“大唐夕阳:佛光寺东大殿历史与艺术的数字化解读”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A103教室举行。主讲人张荣为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吕舟教授,曾就职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长期致力于古建筑、石窟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曾负责世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数十项,其中就包括佛光寺东大殿勘查研究。讲座主持人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系主任陈捷副教授担任。
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木结构建筑遗存之一,也是现存唯一的唐代殿堂式建筑。讲座伊始,张荣首先介绍了佛光寺的地理位置与建造历史、佛光寺东大殿的建造历史以及东大殿的价值。东大殿绝大部分建筑构件保持了唐代初建原构,并且保留了众多创建时期遗留下来的泥塑、壁画和题记,整体结构完整,蕴涵丰富,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四绝。其后,张荣将东大殿跟中国现存的其余三座唐代木构建筑,即五台南禅寺大殿、平顺天台庵大殿和芮城广仁庙正殿做了简单的对比,由此突出东大殿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再将佛光寺东大殿与东亚地区的唐代建筑相对比,进一步得出了东大殿在世界唐代木构建筑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紧接着张荣从《营造法式》、营造学社、梁思成与佛光寺东大殿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发轫,并由此引出了佛光寺的发现史,简述了东大殿在中国建筑史学的重要地位;而敦煌61窟里的一个"大佛光之寺"的壁画与佛光寺的发现,更是使佛光寺的发现历史更为传奇。
张荣表示,其所在的清华大学吕舟教授团队,十年来通过数字化的勘察手段对东大殿的大木材分制度、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目前还在继续对东大殿的题记、塑像、壁画等进行分析研究。而讲座题中所说到的“数字化解读”是因为这次研究中的勘察工作使用到了大量的数字化技术,如整体三维激光扫描在测量中的应用等。
此后张荣分两部分内容进行阐释。首先讲述研究的第一阶段,即对东大殿的整体结构的勘测,其后主要阐述东大殿内的彩画、题记、塑像、壁画的勘察发现。
在第一部分中,主讲人首先介绍了东大殿的建筑结构,主要分成东大殿结构体系综述、佛殿梁架类型、东大殿铺作做法、东大殿测量数据四个方面。东大殿结构体系属于宋代《营造法式》中所述的“金箱斗底槽”做法,整个东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四阿顶,柱网布局由檐柱和内柱各围一圈呈“回”字形。而佛殿梁架按照梁栿的斫割方式分为“明栿”与“草栿”两种:“明栿”位于“平闇”之下,均为“月梁”式,制作规整,外形秀美;“草栿”隐藏于平闇之上,所用结构粗大,做工较为粗犷。东大殿殿身所用斗拱壮大,屋顶曲线平稳,出檐深远,气势庞大豪迈。东大殿的铺作设计简约,结构精巧,铺作方式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是直接承托东大殿出檐的斗拱。而承托整座铺作的是栌斗,东大殿栌斗在与栱眼壁部分衔接部分向两侧突出,增加了与阑额的承接面积,这种做法被称作“栌斗泥道截直造”。其后,张荣对东大殿的历次测量研究结果进行介绍,列表整理成“东大殿构件材分尺寸历次测量研究数据表”并比较了手工测量、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三种测量方式的优劣,最终通过比较,决定本次勘察测量以整体三维激光扫描(配合全站仪的使用)为主,局部以手工测量为补充,从而进行东大殿大木结构现状测量。
东大殿大木结构现状测量介绍主要分为材宽测量、材分单位值推算、铺作材分制度推算、生起及原柱高推算、屋架举折材分制度研究、东大殿结构法式总结、东大殿柱头沉降量测量、东大殿柱头沉降分析、东大殿柱头歪闪分析、东大殿结构变形推测、东大殿大木结构构件残损点统计、东大殿结构关键残损点评估等12个方面,并出版了《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表明这次勘察通过数字化测绘手段突破性地将古建筑测绘精度提高到毫米级,将原有笼统的法式测绘及成果,明确地区分为完全表达现状的“现状测绘图”与表示建筑初始状态的“理想图”;并首次将数据库系统引入单体古建筑构件信息的记录中。
讲座的第二部分简要地介绍东大殿内的彩画、题记、塑像、壁画的勘察发现。首先由《营造法式》中的“七朱八白”与“燕尾彩画”谈起,并配合门窗的设计,初步推断东大殿始建时板门位于前内槽柱列明、次、稍间,面前檐柱应原为檐廊,南北尽间直棂窗及窗下墙原始位置很可能也位于前内槽柱列。主讲人张荣展示了关于东大殿梁栿题记与壁画、塑像的勘察,但由于整个第二期勘察工程并未完全结束,在讲座中主讲人暂未给出具体研究成果与结论。
讲座最后,主讲人张荣向听众展示了其所在的“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整合的关于佛光寺东大殿的资料,从而制作的佛光寺东大殿数字化信息平台。并于在平台中展示了佛光寺东大殿的总体风貌、整体建构以及其中的装饰壁画等细节,这些可作为佛光寺东大殿目前的研究成果。
文/赖雅芊
编/林佳斌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