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央美术学院项目空间启动:打造青年策展实验室

时间: 2016.6.27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项目空间,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和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的支持下,于2009年10月创立,旨在培育优秀青年策展人,推动、扶持青年策展人具有国际视野的策展实践。迄今,项目空间共推出近20个项目,为一批青年策展人搭建起一个学术和展示平台,参与过项目空间的部分青年策展人和艺术家,如王郁洋、陈旷地、王健、郭希、段少锋、苏典娜等,现在已经活跃在当代艺术策展与艺术评论届中。

项目空间位于美术馆二层半的展厅,由三个连续分布的展示空间构成,总面积约85平方米,之前项目中涉及的艺术媒介包括装置、雕塑、绘画、video、声音、摄影、网络、公共艺术、跨界艺术等。

迈入2016年后,项目空间积极寻找一些与国际前沿策展实践接轨的新可能,以及与青年策展人合作的新方式,将项目空间打造成一个“青年策展实验室”。

在这样的思考之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计划以年度为单位,由项目空间组委会拟定主题方向,邀请国内外活跃的青年策展人参与,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在大主题下策划展览。2016年7月-2017年5月间的项目空间的诸个展览项目,将作为一个整体推广至公众,这一方面是美术馆在扶持青年策展人力度上的加大,另一方面,也希望呈现美术馆在不断关注和参与当代艺术发生的努力。

2016-2017年年度,项目空间的主题将针对“开放的学科”,邀请多位在跨学科领域有前卫实践的青年策展人参与,让他们在项目空间这个“实验室”里进行他们的大胆实验。

选择这样主题的原因在于,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期有重大突破的学科对于艺术创作的重大影响,比如:20世纪初的量子物理,相对论和心理学,对于早期现代主义的艺术家有巨大启发,而20世纪下半叶的电子科技和互联网的爆发式进步也产生了录像艺术,网络艺术等新的领域,当代艺术到了新千年以后,具备了更加开放性的姿态,以及跨学科合作的基础。随着新媒体技术、网络、科学等领域与艺术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出现了新一代的策展人。他们往往具有双重或者多重的学术背景,一方面能够充分理解当代艺术在当下语境中的切实含义,一方面又自带另一学科的扎实背景,因此可以冲破学科间的壁垒,使得艺术可以运用的素材更为广泛和深入。这也体现了当下策展领域越来越细分的趋势之一。

在我们看来,那些眼界开阔、多学科背景的青年策展人是思考这些新情况、将这些新变化揉进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在国际范围内,近十年来针对跨学科艺术创作与展示的尝试较之前大幅度增长。就中国的状况而言,也有不少青年策展人和青年艺术家进行了相关尝试。项目空间2016的新计划将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开始,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空间中所实施的一些新项目对跨学科艺术实验进行一次整体的艺术策划和系统的学术研究,提醒人们关注当代艺术中一些实验性、前沿性的部分,也希望能够给中央美术学院这个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重要发生地和中国艺术教育的重镇灌注一些新的可能。

当然,让我们回到伊始,回到项目空间设立的最初目的时,与那些卓越的青年策展人们不囿于俗的思考合作以及协助他们将这些思考展示出来,是我们始终未变的初心。

“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2016-2017年度邀请策展人/团队:

魏颖、李晟曌、巢佳幸、石冠哲、某集体、刘畑/开放问题研究所

“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2016-2017年度展览计划介绍

1.展览名称:当形式不成为态度——生物学和当代艺术的相遇
方向:生物与艺术
策展人:魏颖
时间:2016年7月

展览简介:
上世纪60年代DNA的发现,标志着生物学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新千年后,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最近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都深刻改变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引发了关于生物技术对社会秩序的冲击、新世代下的生命政治等深刻讨论。这种影响也触及艺术创作领域,并出现了一系列将生物学作为题材和技术的作品。展览选取了两组以分子生物学作为题材的抽象艺术作品,它们有着与艺术史上经典抽象作品相同的形式,却代表了“后分子”时代艺术家切入创作的全新视角。

致力于“基因制图学”的艺术家本•弗莱(Ben Fry),同时也是风靡全球的图形交互软件“Processing”的发明者。在本次展览的作品《染色体21号》中,他将人体第21号染色体上的4800万个碱基,通过对其有效性或无效性的色彩解码,将其转为一幅冷静肃穆的巨型抽象画。 《染色体21号》的画面和极简主义艺术家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的《无题7号》极其相似,但马丁描绘线条的初衷却是作为宗教般的日常修炼。     另一位参展艺术家朱利安•沃斯-安德里亚(Julian Voss-Andreae)则是一位拥有量子物理学背景的雕塑家。他擅长将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建立其三维结构模型,并转为巨型户外雕塑作品。这些雕塑线条硬朗且色彩单一鲜明,外观酷似“纪念碑大师”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的作品。

弗莱和沃斯-安德里亚的作品,尽管拥有抽象艺术的经典形式,但它们实际上却是一种新的“写实主义”,或许可以称之为“科学写实主义”。因为它们都是对构成生命的微观元素(基因和蛋白质)的无限放大的再现,是一种超级写实。而作为参照的两位艺术家——艾格尼丝•马丁和托尼•史密斯所处的时代均为二战后艺术转型期,他们所关注的是在各自媒介(绘画和雕塑)上创造出区别于经典现代主义的作品。这种对比和呼应不仅只是艺术史上的巧合,也预示着一种全新的科学世界观和艺术价值观在未来的可能性。

2. 展览名称:复象之肝(暂定)
方向:医学与艺术
策展人:李晟曌
展览时间:2016年9月

展览简介:
《黄帝内经》:“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希腊神话中盗火者普罗米修斯,被缚于高加索山上每日承受鹰的啄肝之痛;古埃及守护人类内脏的脏瓮中,唯独肝脏不是由动物首而是人首来守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流行过一种“剖肝占卜术”(hepatoscopy),肝被视为天堂的镜子……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形态:v字形(楔形)
颜色:红褐色
重量:成人的肝相当于体重的2%(一般在1-1.5kg)
位置:腹腔右侧。横膈膜之下,胃之上,右肾脏之前。
功能:1.代谢功能;2.胆汁的生成和排泄;3.解毒功能;4.免疫功能;5.凝血、造血和储血功能

展览试图通过对“肝”这个器官在不同文明、不同历史语境中概念和叙事线索的探究,将既有“机械论”意义又有“神秘学”意义,既在我们体内又指向远方和未知的“肝”这个器官作为思考的起点。在不同文明的漫长时光中,附着和隐藏在它(肝)之上的全部方法和内容,都将成为艺术创作的新器官、新立足之地和代谢起点。

3.展览名称:流变的“声音”(暂定)
方向:声音与艺术
策展人:巢佳幸
展览时间:2016年10月

展览简介:
艺术家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2010年赢得特纳奖是该领域的一个转折。视觉艺术长久的特殊权利的确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然而对声音艺术潜在意义的开发同样具有社会建构的目的。我们可以说:哲学层面理解,声音艺术的幻有特性对人类深度意识的开拓具有更多优势。就《思辨实在论》所谈非人类主体的共建未来之下,哺乳类动物都有听觉并拥有更敏锐的感知。然而当代艺术中声音艺术和视觉艺术难以真正区分,早期的媒体艺术家也往往同时做声音建构的实验。如Tino Sehgal 作品中的表演常常伴随相当有表现力的声场。实则,听觉和视觉并非可以明确分来而对立的,人类对于波的认知研究,也证实人类感官很难恒定为视觉与听觉。诸如google眼镜等人工智能在增强人类感觉层面探索,而完全通过一次处理达到主导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并非遥远。这次中央美术学院的实验空间项目以“声音”为切入点的目的在于,考察其概念在当代艺术生产中证实的流变形态,搜索艺术家的具体回应。

4.展览名称:眼见为虚——幻境与沉浸
方向:新媒体艺术、交互艺术
策展人:石冠哲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

展览简介:
在新媒体领域中,沉浸(immersion)的概念与虚拟现实(VR)紧密相联。其特点在于利用虚拟现实的多维感官刺激让使用者体验到完全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同时还会赋予使用者一定意义上的主动权,让人机交互得以实现,由此令使用者全身心置于其中,从而获得一种真实的“沉浸式”深度体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审美体验同时也广泛的存在于文学、戏剧、音乐等形式中。其滥觞完全可以追溯到理查德•瓦格纳对拜罗伊特剧场的改造,他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尽可能让观众处于舞台表演的包裹中。在当代前卫戏剧中,以英国的Punchudrunk剧团为代表的沉浸戏剧在本世纪异军突起。他们的表演强调观众的参与感,让观众能够融入剧情的发展中,甚至可以加入表演。这一点与上世纪美国纽约格林尼治村贾德森剧团的先锋戏剧和激浪派的事件剧可谓异曲同工。

在新媒体艺术范畴内,艺术家杰弗里•肖的作品《可读的城市》是典型的代表。观众通过使用作品配备的穿戴设备在虚拟城市中骑行并进行体验。这实质上已经实现了所谓沉浸的效果。而当下流行的许多电子游戏也是虚拟情境下沉浸化的注解。比如2012年被纽约MOMA收藏的《模拟城市2000》,以及《反恐精英》。这类第一人称角色扮演游戏为使用者虚提供了一个可沉浸的环境,正是其广受好评的原因。

把上述艺术形式放入艺术史框架中加以考量,实际上类似感官体验的艺术追求早已存在,只是在新媒体技术出现前,这种体验方式主要聚焦于制造平面上的视错觉。从古罗马庞培城的壁画到文艺复兴以来奉为圭臬的透视法,这类视错觉以制造幻境为一大要旨,比如曼坦尼亚在曼图亚公爵婚礼堂所绘制的天顶画。这些作品以透视法为基本原理,以创造以假乱真的幻境为技术目标,完全可以让人体验到身临其中的感受。

本次展览正是希望从艺术史的脉络出发,把依据透视原理所所形成的二维视错觉和在新技术平台上构建的多维沉浸衔接讨论,为新媒体艺术的当下存在提供一条美术史的观看线索。

5.展览名称:机治
方向:新媒体
策展人:某集体
展览时间:2017年3月

展览介绍:
该项目探讨物与物之间关系,消解其作为艺术作品的理念与价值,将其还原为最本质的“物”,依靠物之间的关系运行算法,形成一个闭环结构,尝试让机器、机械进行自我觉醒与自我治理。展览将在空间内设计一整套运算法则,选择七位艺术家以接龙的方式参与,空间内有七个“窗口”(VR、声音装置、显示器等)与外界空间相连,参与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通过任何方式上传至网络,所有的作品成为储存在云端的超链接与空间内的环境相连。当在空间内以工具敲击墙壁,则触发整套法则开始运算,七个“窗口”中的内容将根据算法寻找各自匹配的公式运转,并彼此相关联。

6展览名称:台球场
方向:数学、物理与艺术
策展人:刘畑/开放问题研究所
展览时间:2017年4月

展览介绍:
从一个几乎相同的初始状态出发,虽千万局台球,竟从未重复——或者,在我们所不知道的时刻重复。

人的身体凌驾于场地之上。没有芳草的绿地上,人类成了“质点”的操控者。

从第一杆big bang一般的 “炸”球开始——永远追求精确,永远不能取消偶然性。

简单的物理现象、数学原理和游戏规则:夹角、直线、刚体、作用力、加速度、法向、延长线、弹性碰撞、动量守恒;从彩色的质点开始,一个有限的边界(库,cushion)中,计算、预测、控制、随机、误差、延异……

一个基本的标准化的实验室的“模型”,同时展开为关于偶然和命运的探讨场地。它始终是一场公开赛。

编、图/林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