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为纪念享誉世界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弗朗茨·李斯特逝世130周年,由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匈牙利李斯特故居博物馆、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事务中心和北京画院主办,由匈牙利摩根斯达集团及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匈牙利狂想曲——‘钢琴之王’的浪漫主义”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北京画院与匈牙利国家美术馆于2015年成功合作举办《蒙卡奇和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和《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艺术交流展之后又一深度合作展览,由李斯特第五代嫡传弟子、匈牙利音乐博物馆馆长、著名钢琴家阿莱克斯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青年策展人王加共同策划,通过绘画与音乐结合的方式,全面呈现被法国作曲家柏辽兹誉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的璀璨艺术人生,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浪漫主义时代。
展览入口是一架19世纪的与李斯特曾所用钢琴同款的埃拉尔古钢琴,鲜明提示本次展览的主题和特色。一层展览以李斯特各年龄段的肖像为主,有石版画、素描、雕塑、摄影等,可以看出李斯特从少年到老年不同年龄段的精神风貌,也可领略作为钢琴演奏家和宗教神父的气质。
展览展出最年轻的是12岁的李斯特,当时他的父亲为他举办一场告别音乐会,随后他们启程前往欧洲西部。而展览中最醒目的一张油画作品则是现存的最后一幅李斯特肖像,李斯特于1886年7月31日去世,该作品就创作于这一年,由“匈牙利最伟大画家”蒙卡奇创作,目前堪称匈牙利国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当时欧洲社会流行为逝者塑脸模,当时匈牙利著名雕塑家奥洛约什·施特罗布尔创作的李斯特脸模在此展览中展出,通过雕塑和油画的综合,还原一个真实的老年李斯特。手是钢琴演奏家的灵魂,施特罗布尔创作的李斯特手模未经任何“偶像化”处理,对“钢琴之王”的右手做出最真实的还原。展厅中间的一座20厘米高石膏坐像也表现出音乐家的气质,而该作品实际高近三米,坐落在李斯特音乐学院正门上方。展览还展出精心跳线的李斯特遗物、文献手稿与历史照片等,比如有他当时使用的烟斗、演出单等,让观者最大限度地了解李斯特本人。
第二层的展览主要是以李斯特为中心,展现他的“朋友圈”以及19世纪的欧洲音乐社会。李斯特在近代音乐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展览通过图像展现他与许多同时代音乐大师的情谊,以及各种有趣的生动故事。卡尔·车尼尔是李斯特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钢琴教师,他本人也是贝多芬的得意门生,车尼尔从9岁开始义务教授李斯特学琴,他为李斯特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为他早期的弹奏技术奠定坚实基础。李斯特曾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尼尔教我的”。
贝多芬可谓音乐史上的一位巨匠,展览中的一幅小石版画描绘了李斯特与贝多芬的“传说”。画面中,贝多芬低头亲吻刚演出结束的小李斯特,这一幕似乎坚定了李斯特的艺术家道理,虽然据各种考证以及李斯特本人的口述都证实这是疑点重重的,但李斯特视贝多芬为毕生偶像也是不争的事实。“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影响李斯特演奏风格的人,1832年,李斯特在巴黎亲历帕格尼尼音乐后为之震撼,疯狂练习力图将演奏技巧发挥到与帕格尼尼相近的程度,立志成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展览也用各种趣味方式复原李斯特的朋友圈,展示出“钢琴之王”和他的挚友、老师、弟子之间的如何交往,如何探索音乐新的巅峰。
展览以视觉为手段,讲述一个音乐主题的故事,让观众接触一个辉煌的浪漫时代。此外,李斯特在世的75年,正是欧洲肖像画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多元化时期,欧洲多位绘画大师都为他创作过风格迥异,体裁各异的肖像画,此次展览也将为观众展出这些肖像画,对研究19世纪欧洲肖像画发展史有着特别的意义。选在李斯特的逝世纪念日举办他的纪念展,也意图缅怀一代“钢琴之王”的不朽艺术人生。
除展览之外,7月30日在中山音乐堂举行“李斯特之夜——匈牙利钢琴家阿莱克斯·西拉西独奏音乐会”,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李斯特第五代嫡传弟子著名钢琴家阿莱克斯,用精湛的演奏技巧带来纯正的李斯特音乐。8月13日9点半至11点半,展览的另一位策展人王加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为听众们带来有关李斯特艺术人生的公共艺术讲座,详细而生动地解读李斯特的音乐成就和他所处的时代。
展览持续至8月28日。
文、图/张文志
关于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王国(现奥地利境内小镇莱丁),求学于维也纳,功成名就于巴黎。之后以被称之为“李斯特狂”的8年巡演席卷欧洲,却在年仅35岁告别舞台隐居魏玛潜心作曲近二十载。一生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他在54岁时正式成为神父,并在晚年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复兴与发展。1875年,李斯特音乐学院正式落成,使得一生乐于助人且热衷于提携后辈的李斯特真正实现了“桃李满天下”。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在德国拜罗伊特的女儿家中病逝,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