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还习惯于步入展厅欣赏挂于墙上或置于地上那些一成不变的艺术品时,来自大连两位艺术家张滨、叶洪图组成的“艺术教育小组”则巧妙地打破了这种固有的常规展览模式,试图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动态的环境空间与研讨形式,邀请观众参与——“艺术教育小组就是给你禁锢的观念松松土,希望振动你的大脑,收缩你的心脏。”
2016年6月22日至28日,“今日·七天艺术项目:不展”于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二层举行。此次展览展出了艺术教育小组(张滨+叶洪图)300多幅作品。作品范围涵盖绘画,影像,雕塑等领域。
七天“不展”:开放的动态形式
艺术教育小组由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两位青年教师:张滨、叶洪图组成。他们把几十年的教育日常视为一个大作品,并不断拓展“社会教育”实验。今日美术馆给予艺术教育小组七天展期(2016年6月22日- 28日),和一个可以不断创造和打破的空间,供其探讨艺术世界的新的可能性。
展览主题为“不展”,可有几种理解。其一,动态的展览空间使得每一天的展览内容有些许变化,“不展”也是“布展”、“撤展”的循环过程;其二,艺术家邀请了艺术圈的学者、策展人、批评家及艺术家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动态研讨会过程,而这场“七日谈”本身也就成了“不展”中最主要的“展品”之一。“不展其实还是在展,只是它对当代艺术的展览体制和研讨会体制进行了揶揄。”对于艺术教育小组而言,艺术的本质就是观念。
作为展览最主要的亮点之一,持续七天的“七日谈”项目每天邀请1到2位的圈内人士参与谈话,包括董冰峰、杜曦云、冯博一、高鹏、杭春晓、梁克刚、吕胜中、盛葳、于振立、张旭东、张子康(排名按拼音首字母顺序)等,分为围绕不同主题展开,让思想尽情地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七日谈”项目与其他常规研讨会不同,其采用马拉松接力闲谈的模式,并未执着于探讨某种固定议题,如在讨论期间经历了“英国脱欧”的历史事件,艺术家将话题一转,即刻从网络购买英国国旗铺上继续漫谈,这种似乎漫不经心的态度、等待戈多式的无厘头特点,却又挑战了既有的展览体制及学术研讨会模式的野心。
艺术教育小组:身为教师的艺术家
艺术教育小组是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张滨和叶洪图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实践而形成的组合。本次展览展出的几百幅作品和影像,皆是艺术家在作为大学教师的身份背景下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成果。他们有独立艺术家的背景和能力,又充当着年轻学生们的艺术监护人的角色。他们借助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提出不同的班级考察课程进行基础美术教学,进而进行当代文明观念的引导和渗透。
教育是基于逻辑分析能力,是在做解构;而艺术是基于创意和瞬间的灵感,是在做建构。那对于艺术家而言,教育和艺术是不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呢?身为教师的艺术家必须在直觉和逻辑之间寻找到平衡。艺术教育小组不再让艺术和教育各自为政,而是让它们完美结合,去影响世界的走向。创意层出不穷,但若没人去实践,就不会有任何影响。张滨和叶洪图通过教育让这些艺术创意改变我们对文化和自身的思考方式,让我们了解真相并做自我反思。
我们可以将此次展览看做教室的黑板。每一个人都可以提出问题,而它提供思考和寻找答案的空间。这个展览旨在将艺术和艺术家当做一个媒介,提供公众一个复杂的,有着多个切入点对话的平台。全新样式的展览与研讨会的形式允许艺术家们成为艺术教育改革的媒介与社会的反思者。整个展览是开放的。观众是场景的创造和运用者。所有的互动就是参与革新与创作。每个人都在权力关系的影响下给思维搭建了结构。
文/林佳斌
图/今日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