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穿在身上的史书”:西南少数民族的背扇之美

时间: 2016.8.19

背扇,也叫“背儿带”,是少数民族妇女们在赶集或劳作之时背负婴儿的带子。背扇不仅是实用品,也是呵护幼小生命的保护体,更是母亲与孩子紧密的连接。在视生育为头等大事的高原寨乡,这种包裹新生命的保护体,被视作连结亲子血脉的纽带,具有无比神圣的意义。

背扇在浓浓母爱的倾注下,被装饰得无比精致、美丽。从色彩搭配到造型艺术,这些以织、绣、染、镶、绲工艺制成的背扇,是用爱交织成的美丽画卷,不仅彰显了母爱的光辉和妇女们高超的技艺,更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最集中的展示。

2016年8月19日上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 “情系寨乡——李惠贞捐赠西南少数民族背扇精品展”于一层方厅开幕。此次捐赠项目获批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设立的“国家美术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这是国家对李惠贞女士无私奉献的肯定与褒奖。

背扇:融入母爱与精湛技巧

“背扇”即背负婴幼儿的带子,是母亲背上的襁褓与摇篮。妇女们在赶集购物、走亲访友、节日赴会、从事田间和家务劳动时用它将孩子背在背上,既可解放双手,又可随时照顾孩子。其不仅是西南少数民族劳动妇女重要的生活用品,也是本民族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形载体。妇女们用自己的慧心巧手,把对生命的呵护、对祖先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热爱都融入到小小的背扇之上。理解了它们,也就理解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以苗、侗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背扇,分别以本民族崇信的鱼、桐子花、石榴与榕树花、混沌花、蜘蛛等,暗喻阴阳相交,枝繁叶茂,子嗣绵延。同时,又附加了诸如香囊、流苏、亮片等饰物,同样是为了避邪护生。

西南少数民族大多没有自己的文字,对本民族历史的记忆主要来自心口相传的故事传说、诗歌,及以服饰纹样为代表的象形图案之中,即所谓“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背扇中,那些被称为“弥埋”和“浪务”的抽象纹饰,即表示苗族人跨越高山大河,一路南迁的历程。这些沉重的记忆被抽象化后定格在背扇之上,籍此熏陶后辈,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

在中国美术馆五层的中央展厅,幽雅的靛蓝色背景、巨幅的贵州苗寨图片,用木架结构模仿侗寨民居搭建出展示区,以及用竹竿悬挂起的精美背扇,令观众一迈入展厅便有置身于西南寨乡之感。而陈列其间的古老的苗族织布机、编带架、各种植物染料以及绣花工具,则让观者对这些融入了伟大母爱和巧思的精湛技艺有直观而全面的了解。此外,展厅中还设置了背扇模型,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系绑。

从海外回归祖国的民族织绣艺术

香港“福慧教育基金会”副主席李惠贞女士在好友香港大学李美贤教授的联络下,从美国收藏家手中收藏一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背扇。并将其中1770件背扇,也是数量最多的一批送到中国美术馆,作为永久收藏。本次展览从李惠贞女士捐赠背扇中精选150余件,以飨观众。

开幕式上,李慧贞表示,一方面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及相关的讲座等公共教育活动,让大众对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希望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背扇能流传后世。这些背扇分别来自贵州、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的八个少数民族,尤以贵州织金、纳雍、黔西等地的苗族背扇数量最多、最丰富,制作年代跨越清晚期到上世纪80年代,很多宝贵的刺绣珍品如今已不可再生。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这个展览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李惠贞女士心系祖国,将寄托着千千万万个母亲的殷殷希望和见证着她们心灵美的背扇捐赠于国家艺术殿堂,化为一泓美的清流,汇入伟大民族美的洪流而生生不息。巨川非一源,这种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力。它以精神的美、形象的美、智慧的美、创造的美书写着美丽的中国。

捐赠展以“情系寨乡”为题,一方面意在通过这些技艺高超、纹饰精美的背扇,让人们感受到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用美好情感和伟大母爱织绣起来的绚丽多姿的民族艺术。另一方面,“情系寨乡”也寓示着李惠贞女士慷慨出资收藏并无私捐赠给国家惠民的人文情怀与拳拳爱国心,“她又如同一条七彩的纽带,联系着寨乡与华夏儿女之间的情愫。”

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9月18日。

图、文/林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