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0日,“行板如歌——杨洋艺术展”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开幕,这是艺术家杨洋在锦都艺术中心举办的第二次个人展览。这次展览的作品风格各异,不仅让观众看到了艺术家在这一年多的艺术追求,更能让人感受到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成熟。开幕当天还举办了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胡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张国龙;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彭峰、王春辰、夏可君、杭春晓、朱小钧、王萌;锦都艺术中心董事长荣剑、总经理朱胜军,研讨会由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主持,会上就杨洋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脉络展开深入的讨论 ,进而讨论到整个综合材料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
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杨洋的作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抽象性的表达,其中主体为黑色的“异型”作品在展场里显得很“酷”,据杨洋介绍,这些作品的完成具有偶然性,当初的思路和最后呈现的作品可能完全是两回事,在做的过程之中不断发现新的灵感,顺着感觉往前走的过程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不断推翻、重建,不断调整思路,这些思想和动作的叠加呈现了最后的作品效果,也许这还不是最终,杨洋说,“这种没有既定目标的创作充满了新奇和挑战,享受它的过程比完成最终的作品更让人兴奋,因为不断有新的未知带着你往前走”;另外一类抽象作品属于颜色艳丽、对比明快的,画面给人的感觉率意而为、一气呵成。杨洋介绍这些作品时说,“我在创作的时候没有套用西方某个流派的模式,也没有刻意去做观念的阐释,我的创作经验都来自我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喜欢表达的东西,都是从以往的创作思路中发展而来,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从不刻意去追什么“榜样”。我是学中国画专业出身,不管是具象绘画还是抽象绘画,我都希望能把中国传统的一种精神带到当代中来,用当代人的眼睛看古典,让古典和当代能够发生关系,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里面可以吸取的精髓很多,文人向往的清净、高远的境界,甚至“归隐”的情怀,我都希望在我的作品里面体现出来,在我看来,创作的过程更像修行,我的创作,尤其是抽象创作更像是在“修心”,我更注重这个创作过程,能修到什么程度都靠自己的悟性,这个过程很苦但却让人很着迷。
另外一类作品是具象的表达,从展览作品可以看出,她对人物造型的敏感与把握非一日之功。杨洋告诉我们,她这几年一直从事人物画创作,平时的绘画以简约的构图为主,人物造型为表现某种情感服务,或夸张、或拉长,结合多种材料技法的表达,最终融入主题的意境。她说,“我的‘主题’就像一篇散文或诗歌,我试图把这种“内在美”呈现出来,关注当下不一定要鸿篇巨制或者批判现实,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喜欢和关注的东西也不一样,我比较喜欢“唯美”的东西,包括古人的美学思想,我希望用我一个当代人的眼光来呈现一种我心中的古典情怀”。
据悉,杨洋艺术展将持续到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