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陈独秀为《青年杂志》撰写发刊词《敬告青年》,指出中西方“青年观”的迥异:“窃以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也;年长而勿衰,英、美人相勖之辞也,此亦东西民族涉想不同、现象趋异之一端。” 随后,陈独秀提出新青年的六大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随着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中国社会步入当代性进程以及世界全球化的出现,现代性急剧加剧。在这个过程中,青年艺术变成了一个突出的现象。“八五新潮”时期,通过青年联展呈现青年艺术状态。“1985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展览,叫‘前进中的中国青年联展’,这个展览说明青年和前进之间的一个关系,也是在肯定青年的创造力,也就是说从80年代开始,青年和创新、创造联系在一起,变成了一种追求的正面价值。”2016年9月3日,天津常青藤计划2016的学术论坛上,作为学术顾问的盛葳如此说到。
在当今,青年艺术又是何种面貌?自2014年创办的非盈利青年艺术项目“常青藤计划”,在今年首次提出主题—— “释放/Release”,旨在最大化的鼓励青年艺术发展,发挥青年最具潜力一面,打造“不一样”的青年艺术。
两座城市、三大展场、三场平行艺术展
2016年“常青藤计划”不断寻求展览模式的创新和展览机制的丰富多元,力求突破地域和人群的限制,大范围发掘青年艺术从业者中的优秀精英及佳作。基于此,“常青藤计划”回归项目发源地天津,打破以往青年艺术家年展的单一化展区模式,创设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水准的青年艺术周。
“常青藤计划2016天津青年艺术周”在京津两地设立展场,以天津美术馆、天津棉三创意街区为核心展区,推出“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青年策展人项目”、“青年创客广场”以及系列学术公教活动,两座城市、三大展场、三场平行艺术展,串联起京津冀地区衔接密切的青年当代艺术脉络,绘制出一张展现城市青年艺术文化风貌的地图。
青年艺术家年展。以“释放”为题,侧重于鼓励青年艺术家对既有艺术范式的突破与挑战,倡导具有个体特性的艺术表达与开阔观念。策展团队基于学术思考进行展陈划分,通过“主题展”“特别展”两个单元形式呈现,其中又细化为“世界”“故事”“理论”“语言”“换位”“再见”六个主题版块,尽可能为青年艺术家的开放艺术思维和对新媒介的革新应用创造展示空间与传播渠道。尤其是“再见”部分体现了该项目对青年艺术家的持续深度关注与扶持,该版块下的创作者均为往届与“常青藤计划”有过密切展览合作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携最新作品亮相展场,呈现了三年来稳中求变的创作发展走向,也从另一层面凸显了对“常青藤计划”品牌的认可与信赖。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参与过三届常青藤计划的青年艺术家张钊灜表示,作为青年艺术家,面对如今火热而定青年艺术展览与市场,步入社会、进行创作过程中,总是会有许多疑惑。“首先,当机会多了,似乎做什么都是对的,没有人发出批评声音的时候,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其次,面对更多的平台和机构,青年艺术家要如何做选择?;最后,经验和平台多的时候,其实往往对在校学生和已经步入社会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更多是有些风险,有些错误的风向标。”对此,策展人康剑飞认为,“我们也需要通过这个平台能给青年艺术家提出一些问题,鼓励他们拥有问题意识。”
常青藤项目发起人姜大方认为,青年艺术家在创作之际,可抛开纯粹的“艺术”圈尝试跨媒介,“不要限定在艺术这个媒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实还是很广阔的,有不同很多的行业、很多不同的人。”
青年策展人项目。本项目为2016年常青藤计划在“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之外推出的全新项目。继青年策展人王麟策划的“社会现实剧场”展览于8月14日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成功举行后,其他入选“青年策展人项目”的方案:“确定的是‘不确定’性——叙事与非叙事的双重逻辑”(齐廷杰)、“小明的一天——一篇小学作文的当代性”(宋振熙)、“新碑学2关节悬置”(王基宇)、“介入——艺术家与中华匠心”(王建明、覃治斌)也于9月3日在天津棉3创意街区同期开幕。新生代策展人们与艺术家协同发力,敢于挑战常规策展机制与方法,“剑走偏锋”地赋予展览鲜明的实验性和冷思考,彰显了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策展力量。
“常青藤计划”希望借此探索非盈利青年艺术项目创新多元的展览机制,为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挖掘优秀的策划者和学术研究者,关注青年策展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和生态环境,并期待更多青年策展人能够凭借独立的思考和实践能力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中坚群体,对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和社会事件发出积极回应,探寻当代艺术形态表现的新可能。
青年创客广场。“常青藤计划2016天津青年艺术周”开幕当天,在天津棉三创意街区中心广场亮相的青年创客广场活动获得了最为踊跃的公众参与。活动集合了26个来自京津冀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创客公司、小组和个人的展示项目,以博览会的方式全面展现创客经济和创客文化,展现艺术带给人们生活的审美改变,更展现了青年们创意、创新、创业的活力与激情。
来自M3创空间的创客们,将插画、涂鸦、音乐、运动、动漫、3D等项目展现集合在一起,呈现出集观赏性、科技感、互动性于一体的有趣体验。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央美创客矩阵,从理念到设计到制作无不看出“眼、手、心”的完美配合,产品除了审美上的形式感,还饱含精益求精的品质感和实用性。还有来自天津大学的TIM学生科技实验室,展示了创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毕业于清华大学的CUTO创客团队,从建筑师到设计师,不变的是对生活之美的极致追求和坚持;文奇首艺带来的“特别板块——说出你的话”,邀请全国的青年艺术家朋友们走出画室与学校,一起交流创作经验,并为天津市民带来了最新锐的青年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始终属于小众化的圈子艺术,伴随信息化时代的演进,当代艺术创作者们逐渐开始走出圈子尝试与大众接轨。作为艺术界的新生代,青年艺术家在保持艺术风格独立的同时具备与普通公众之间形成连接的强烈诉求和先决条件。中国城市化进程愈加显著,生活在其中的年轻艺术家们开始积极地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对社会、都市生活、现实事件的审视与关注,与大众交流、与市场发生关系的想法也呼之欲出。
作为致力于中国青年艺术家成长和发展的长期性NPO项目,“常青藤计划”希望通过创新多元的展览活动满足青年艺术群体的需求,为他们艺术创新能量的释放提供实际的帮助;与此同时,也希望借由系列艺术活动的展开推进普及审美教育,引导更多的大众关注艺术、参与艺术,让更多观众、艺术爱好者、不同领域的从业者,从被动了解艺术到主动欣赏、享受艺术带来的精神愉悦。与青年艺术家、与普通大众,一起实现从艺术的可能到生活的可能,传递美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为构建艺术都市新文化出一份力量,这也是“常青藤计划2016天津青年艺术周”活动的主旨所在。
图、文/林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