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威内托的15世纪:星星之火——从詹蒂莱•达法布里亚诺到贝利尼、曼坦尼亚

时间: 2016.9.8

讲座全程视频(或点击首页“视频”栏目观看):

威内托的15世纪:星星之火——从詹蒂莱•达法布里亚诺到贝利尼、曼坦尼亚

2016年9月7日星期三晚上18:30“威内托的15世纪:星星之火——从詹蒂莱•达法布里亚诺到贝利尼、曼坦尼亚”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主讲人西莱诺•萨尔瓦尼尼(Sileno Salvagnini)教授是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教授,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副院长,专攻艺术评论方法学和当代史。教学之余,他也参与策划了多个重要展览,其中包括《从罗西到莫朗迪,从维亚尼到朱塞佩•维尔齐奥里》(威尼斯,2001-2002)等。讲座主要介绍15世纪意大利威内托地区的艺术,从詹蒂莱•达法布里亚诺(Gentile da Fabriano),谈到雅克布•贝里尼(Jacopo Bellini)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詹蒂莱(Gentile Bellini)和乔万尼(Giovanni Bellini),同时介绍了和乔万尼•贝利尼同时代的还有一位杰出画家,即来自帕多瓦的安德雷阿•曼坦尼亚(Andrea Mantegna)。现场的翻译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教授曹金刚先生。

在谈论主题15世纪的威尼斯艺术之前,主讲人首先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中提到了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上的圣马可大教堂大门的门拱上的装饰带。装饰浮雕带在以往往往仅被介绍为与宗教有关的雕塑,而现今发现浮雕带上的内容部分与天文学有关,是世俗化的星象内容。这些形星象图在13世纪罗盘没有被发明的时候用于航海中的方向指示。其中有表达鹰、天鹅与天牛座的图案,这些图案以往都用于航海中指示北方。在16世纪初,威尼斯学院收藏的一份瑞典制作的地图上有飞鹰与鹦鹉,这两者表示的是信息的传递与向北航行,与拱门上的浮雕内容是有传承关系的。而在罗盘出现之后,这些图案的原意逐渐被削弱乃至消失。
1945年7月,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旁的一个画廊举办了一个15世纪的绘画展,由于威尼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中立地位,所以艺术作品在威尼斯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其中这次展览的策展人曾写到,威尼斯的艺术在18世纪便结束了5个世纪以来的繁荣走向了衰亡,这个说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但的确同时期的比如西班牙画家戈雅、法国的印象派画家都遮盖了威尼斯艺术的光芒。

然后主讲人开始进入了第一幅木板坦培拉作品《圣母之死》,作者为保罗(Paolo Veneziano),在这幅作品上有一个引人关注的关键是在这幅画上用拉丁文表明了作画日期,表明作画日期是在1333年。这幅画仍保持这浓重的拜占庭风格,包括金色的背景色,人物表达的平面化与符号化,但仍有其创新的部分。其中包括了在衣服以及椅子上铺着的布上可以看到一种三维的表现手法的创新,以及在画面中一种多时空的表达方式:即圣母玛利亚去世的体态是年轻的,但耶稣却是年迈的,而耶稣的手中怀抱的是圣母的婴儿形象,象征圣母的灵魂。在讲座后的问答阶段,主讲人讲到在这类型的宗教画中,多时空的表达方式表达的是一种绝对的时间观念,而非世俗中的流动的相对的时空观。

接着主讲人介绍了洛伦佐(Lorenzo Veneziano)的木板坦培拉祭坛画,在这幅1356-1372年创作的祭坛画中,比之前的祭坛画增加了空间感的表达,同时其中描绘的教堂是哥特式教堂,带着尖顶与向上升腾的趋势。主讲人讲到,在这个时期欧洲正处于一个国际哥特风格阶段,由于天主教会暂时搬到法国,加大了当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上层社会更加追求一种华丽优雅的风格。

主讲人继续介绍到在60年后即15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位画家安东尼奥•维瓦里尼(Vivarini Antonio),他的作品颜色与线条更加自然与真实,而同期的詹蒂莱•达法布里亚诺(Gentile da Fabriano)的湿壁画《三王来拜》将主人公置于画面的左下方,而画面的大部分表现的都是华丽精致的建筑与来看小耶稣的马队,画面的装饰性比以往的画作更加明显。而这幅画画于1423年,正是这一年雅各布•贝里尼(Jacopo Bellini)进入达法布里亚诺(Gentile da Fabriano)的画室当学徒。而他的儿子乔万尼•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在继承父亲的风格的同时,更强调了平面上制造的空间的真实,在一张祭坛画中他制造出了虚幻的真实空间,把圣母子与四位圣人都置于一个真实的向内的空间中,而这个空间确实画在木板上的。

与贝里尼父子同期的另一位威尼斯画家安东奈罗•达•美西纳(Antonello da Messina)是威尼斯最早使用油画颜料作画的画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光阴效果被强调了,同时由于油画颜料的特点,他也能更好地表现画面的细节,比如人物的面部等。而此时的15世纪的威尼斯正处于一个各国互相交流的洪流中,但威尼斯也凭借着色彩等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另外还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帕多瓦画家安德雷阿•曼坦尼亚(Andrea Mantegna)也在画坛上一展身手,主讲人介绍了曼坦尼亚的一幅湿壁画作品《婚礼堂》,这幅湿壁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表现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曼坦尼亚在天顶上绘制了一个天井,看起来像是天使从天上看到凡间,这幅画并大大增加了这个房间视觉上的高度。曼坦尼亚在17岁便年少成名,他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解剖关系,同时也能准确地描绘建筑的透视,而威尼斯在13世纪就已经有了医学院,人们猜测曼坦尼亚曾在医学院中观摩尸体解剖的过程。

最后主讲人介绍了一位威尼斯画家维托雷•卡尔帕乔(Vittore Carpaccio),并介绍了他的画作《两位威尼斯妇人》。这幅画作体现了维托雷深受詹蒂莱(Gentile Bellini)的影响,画作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的风格,这幅画作曾受高度评价。主讲人并以此结束了讲座。

文/赖雅芊
编/林佳斌
图、视频/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