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关于“空间”的艺术对话: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双人展于佩斯北京开幕

时间: 2016.9.28

佩斯北京将于2016年9月28日至11月19日重磅推出双人展“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 Sol LeWitt & Zhang Xiaogang),展览将于2016年9月28日下午4时在佩斯北京开幕。此次展览将展出美国艺术大师索尔•勒维特代表性的雕塑及墙画作品,以及近20幅艺术家张晓刚的全新画作。

索尔•勒维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观念艺术”的概念及思想阐述将艺术从形式的迷宫中解放出来,对同辈及后辈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确保“观念”的首要性及纯粹性,勒维特将视觉语言回归到最为基本的层面,以基础几何元素呈现序列性的变化矩阵,并激进地将个人化情感作为不可控变量从作品的创作系统中完全剔除。此后,勒维特更以一系列由助手按照艺术家预定方案绘制的墙画作品进一步地颠覆了传统的艺术创作观念。通过将创作的思维过程与执行过程相分离,艺术家得以摆脱了艺术技艺的束缚及局限,抵达更为纯粹的观念层面。

索尔•勒维特的作品将物理空间提炼为观念化的抽象空间,而张晓刚的作品则提供了一个更具隐喻性的内在的心理空间。不同于彼时前辈大师所关心的艺术自身的问题,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在今天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着更为多元而复杂的维度及干扰项。这些交织了历史与现实、民族与文化、集体记忆与私人隐秘回忆的丰富意象在真空般的抽象空间中无法存活,却得以在情感与想象建构的内在空间中重组并生长、更新。在张晓刚的新作中,艺术家对内在空间的搭建有了更为彻底的视觉化转向。以往作品中隐含的文字意象被呈现为具体的视觉符号,而反复描绘的门、窗、镜子、柜子、抽屉则将记忆的房间划分出层次,正式成为了保存时间化石的档案室。

二者分别构建的空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取向,但无论是智性的抽象结构还是精神的隐喻式房间,均已摆脱了物理意义上的具体存在,这也使得二者在现实空间中的并置得以产生更为丰富的互动关系。此次以半透明幕墙对空间进行分隔,模糊了边界的明确界限,拓展了空间的视觉维度及互文性,使二者得以产生视觉层面的碰撞与思想层面的协调。在21世纪全球化格局的全新语境下,传统与现代、观念与造型、抽象与具象的讨论已不再是有关艺术史位置的激烈争夺战。索尔•勒维特对观念艺术的先驱性设想给此后四十年的艺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思维动力以及不受技艺束缚的自由,而张晓刚正是在这种观念的解放中重新找回了绘画的勇气——重获自由之后的绘画终于得以卸下沉重的包袱,退回到一种纯粹的个人迷恋之中;而重获自由的艺术家也将首先面对个人的历史,去描绘内心空间的图腾。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1928-2007,美国)是活跃于战后纽约的极少主义代表艺术家,观念艺术的先驱人物。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首次提出“观念艺术”的概念及思想阐述,将极简主义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推进至更为形而上的层面,对同辈及后辈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还原艺术本质,他用最基础的几何元素作为其观念艺术创作的标准元件去建立创作的“语法系统”。此后,又以一系列由助手按照艺术家预定程序绘制的墙上绘画作品进一步颠覆了传统的艺术创作观念,将艺术家的思维从艺术技艺的束缚中彻底解放。

张晓刚(1958- , 中国)是最早为海外所认识和熟悉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被栗宪庭评价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他将来自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社会、集体记忆和私人回忆的典型意象予以抒情性和高度自由的提炼、重组、并置和更新,将一代人历史经验普遍化的同时又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张晓刚的艺术不仅仅是属于中国人的艺术,面对亚洲世界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撕裂和阵痛,来自历史、文化、传统、记忆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正是整个亚洲所需面对和承担的,而这同时也是整个全球化社会中在地性的一次重要展演和叙述。

佩斯北京自2008年以来曾将包括巴勃罗•毕加索、大卫•霍克尼、马克•罗斯科、詹姆斯•特瑞尔、唐纳德•贾德等在内的多位西方重要艺术大师的作品带到中国。此次双人展再次将美国现当代艺术史中的里程碑人物介绍到国内,希望可以通过艺术层面的交流与本土文化生态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

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16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