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首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创新设计,建造未来

时间: 2016.9.30

金秋袭来,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将于9月28日-10月6日如期举办。作为设计周的主题展览,首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即将登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及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本次展览将围绕“技术伦理(Ethics of Technology)”这一主题展开,分为“实验空间”特别展览、“技术伦理”主题展览及主题论坛三部分。

9月22日晚6点30分,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第一个主题讲座“创新设计,建造未来”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硕士导师程可槑、费俊教授主持,讲座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创新设计工程系副系主任阿什利•霍尔(Ashley Hall)教授及其硕士研究生布兰登•考利(Brendan Cawley)与大家分享有关“创新设计工程(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法及活动;第二部分为飞利浦未来创新领导者、vHM DesignFutures的创始人克莱夫•范•希尔登(Clive van Heerden)教授就“建造未来”这一话题进行发言,该讲座的翻译由该专业硕士毕业生、也即将在设计学院开设“创新设计”课程的程书馨老师担任。

创新设计革命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人口迁移的挑战,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设计驱动创新”可以成为解决这些复杂难题的方法。有些人认为,创新是不能通过教学的方式传授,但我们认为创新却可以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体验式的学习。

讲座的第一部分,阿什利教授就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共同开展的跨界双硕士专业“创新设计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享。阿什利教授表示十年来他一直在从事该课程的教学,但这是第一次以公开范围的形式将这些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分享给大家。在接下来的讲演中他并不仅是概括理论,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实际的教学实践作为支撑,这些探讨包含了从设计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到全球设计教育合作的责任,跨学科合作中“误解沟通”的重要性和设计中的失败等。

首先,阿什利教授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该专业学生专业背景的构成情况,来自工程学、设计学及其他专业的学生各占据三分之一。由此,倡导以发扬各个专业学生的优势为基本要求,始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目标,把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交叉重组的模式进行组队,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学习、彼此反馈,例如,工程学背景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极强,但是在想象力和思考力方面却需要来自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灵感启发与帮助,由此便构成了一个良性的、打破学科界限和学生惯性模式的形式,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置于引导的位置,“我们不教授学生方法,我们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且认识到如何结合自己的长处做创新。” 阿什利教授解释道,同时阐释了这种构成模式在“I ’ll take 9”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想要做全球化的设计,设计师就必须立足于解决全球性问题而进行思考。在接下来的案例中,阿什利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他带领学生在跨文化、跨专业合作方面于世界不同地域范围的实践,例如,他们一届集体(40人)去到烽火连天的巴勒斯坦西岸地区,尝试用设计的方式结合当地的文化,希望通过设计为和平作出贡献、产生不同的效应。学生与当地的绣花女工一起合作,通过工作坊的方式将设计师的创造力输入到绣品之中,把原本全身版的刺绣服装简化成可佩戴式的珠宝,帮助她们进行“二次设计”,同时建立网站、推向美国市场,使得“设计为和平服务”这一初衷得以展现。另则,阿什利教授表示他在教学中不光关注成功的案例,同时希望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失败”,正所谓“有创造力的天才其实是失败领域的专家”,这一失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而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对过去自己的突破、对自我的反思、是超越、是前进。随后,皇艺“创新设计工程”硕士毕业生布兰登从学生的角度简单地做了些补充,与我们进一步分享了学习“跨学科”的收获。

阿什利教授在第一部分讲座的总结中表示,“创造”其实是对前一代文化的“摧毁”,但这种摧毁、破坏随即带来的是更新。过去我们并不认为“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但现在单纯停留在技术与美观制造方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设计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更加需要增强多样化、扩大不同、做更多创新的教育实践。

测试未来,建造未来

我们并非要探讨如何预测未来,而是通过模拟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建造”未来。

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克莱夫教授,二十多年一直在从事带领飞利浦创新团队的设计实践活动, 他抛出两个话题来开启第二部分的讲演,即:跨界模式是如何形成、及对多媒体双年展关注的主题“技术伦理”的一些思考。

克莱夫教授以获得红点最高Luminary奖与IF设计大奖的众多作品为案例分析,分享模拟“建造”未来的方法,如“弱信号”探究,通过识别一些反常的技术趋势、社会文化现象、危机等来模拟和测试10年后的未来。例如,克莱夫的团队(vHM DesignFutures)在2006年的“SKIN Probe Project(皮肤探测项目)”中推出了一款皮肤探测裙,他们研究敏感材料并着眼于从“智能”到“敏感”的转换,以服装的设计形式来探测、传递使用者的情感变化,在设计与科技的结合中,做出非同一般的尝试。

同时将这些产品推出与包括ladygaga在内的艺术家们合作,试图将这份想传递的概念分享给更多的人,在这一试验过程中,他们实则将关注点更多放置在测试人们对于将芯片、新技术等植入人的皮肤表面这一新方式的反应,而非单为了制造出什么样的产品,这种思维模式超越了我们对于“设计”本身的传统定义,设计在这里转变成了一种手段、一种测验方式。同时,克莱夫教授讲解了有关团队人员的组构模式,很多专业的、不同领域的人集结在一起,不论厨师、工程师等,他们彼此信任对方判断力的基础上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取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点,这个观点就是造就“新”事物的开始。

克莱夫教授随后简单梳理了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我们所遭遇的问题,如人口爆增,城市化以300%的增长率上升等等,机械化电力时代的生存模式对我们的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而小到从家庭生态系统来看,大部分家庭的使用能源与他们输出的生产能源并不能对等,很多地方所倡导的城市生态系统也并非真正步入良性循环。

克莱夫团队立足于这些实际问题,为探索未来更加环保的生活形态而不断努力,他与观众分享了一件名为“The Microbial Home(微生物居家)”的家庭环保装置,装置由生物沼气池、生态冰箱、城市蜂巢、生物灯、生态厕所、塑料坟场六部分关联构成,概念涉及能源、垃圾处理、食物保存、照明等各个方面,这套作品是以脏水、剩菜乃至人的排泄物作为原始能源,经特殊处理后产生一些可供人再次使用的“能量”并传递到装置各部分以满足不同使用需要,从而完成一套“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系统。例如,系统中的“生物灯(bio-light)”——玻璃容器中存放生物荧光细菌,它们在接触排泄物挥发的沼气时会发出绿色荧光,达到真正“环保灯”的效果。

克莱夫教授进而阐释道,在这一组家庭生态系统装置中,我们不把完美的外观作为最终目的,设计只是作为一个承载和引导因素,“人”才是这个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但这种种的设计尝试又是为了解决人在生存中所面临的居住、生存问题而产生的反思和实践。的确如此,设计,始终是为人而服务,立足于为解决问题为目的才是其价值所在。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打破专业和领域之间的界限、构成多方合作,让设计不单单是种摆弄美观的游戏,而是一种立足于全球范围内、放眼世界角度,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的思考方式和行动途径。

(作品案例图片来源网络)

文/张译之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