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展览的物质性:实践观念与理论概念的关系

时间: 2016.11.25

讲座全程视频(或点击首页“视频”栏目观看): 

CAFA讲座丨展览的物质性:实践观念与理论概念的关系

2016年11月22日下午2时,“思想空间”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展览的物质性:实践观念与理论概念的关系》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讲座由美术馆与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联合举办,主讲人是来自德国路德维希基金会的主席布丽吉特•弗兰珍博士(Dr. Brigitte Franzen)及慕尼黑美术学院副院长马丁•施密德尔博士(Dr. phil. MartinSchmidl)。范迪安院长出席讲座,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余丁院长担任主持。

今年也是路德维希夫妇向中国捐赠现代艺术作品20周年的纪念,范迪安院长在致辞中谈起有关德方艺术品捐赠的一些往事,并对此表示由衷感谢。同时分享了歌德学院在促进中德于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等合作上的桥梁工作以及对建立在中德两国牢靠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下的伙伴关系之间更加广泛、全面、多彩的进一步交流合作充满信心与期待。接着,歌德学院北京地区院长柯理博士(Dr. Clemens Treter)以流利的中文发表了致辞,他表示希望继续为推进中德之间的文化事业而继续努力,同时对此次美术馆双年展上思维活跃的中国艺术家们表示了欣赏,并热忱欢两位在艺术展览行业经验丰富的策展人的到来。

主讲人之一弗兰珍博士自1993年起就聚焦于20及21世纪的艺术和建筑研究,她将其策展方式描述为“以研究为导向的策展”,本次她也以其担任总策展人的“2007年德国明斯特雕塑十年展”为例与听众进行了分享。另一位主讲人施密德尔博士的重点工作领域则在艺术化的设计研究,他致力于为复杂的问题开辟新视角,强调修辞与崇拜的当代形式,推崇具有纪念性和历史感知的机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工作者,于2007年明斯特雕塑展中担任设计总监。

两位主讲人借由该展来探讨策展概念的缘起与生成、展览设计与其对应实现的相互关系,同时分析明斯特雕塑十年展的40年历史文献梳理项目,借以阐述当代艺术展览中历史感知机制的研究问题。

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事件

明斯特(Münster)是德国西北部的一座文化名城,每十年举办一次的公共艺术雕塑展使其成为领军艺术世界前列的先行者,“(明斯特城)有很多建筑都是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存留下来的,它们为艺术和雕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展示环境” 弗兰珍博士首先对展览地点进行了介绍,“展览每十年才进行一次,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件大众娱乐活动,更重要的任务是进行研究”,1977年第一届雕塑展举办时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艺术事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话题,“艺术如何与生活相连接,当时的公众对于通过不同方式呈现艺术很感兴趣——但如果不想去艺术馆感受,而是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验——那么当这种概念萌生的时候,明斯特雕塑展就是一个回应”,她紧接着又阐述了每届展览初衷的差异性,“而87年、97年的雕塑展都不是单纯的对上一次的延续,它们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施密德尔博士是以作为艺术家的设计师的身份加入到07年的展览策划的,这意味着他的兴趣和方式都是以艺术的手法来做的设计,“关于展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设计一个标志,我推荐不使用标志,因为它是与公司、产业、企业紧密相关的” 施密德尔博士否定了这种利用“文化情结在进行品牌营销时候的做法”来呈现雕塑展的面貌,而是采用了与老城中许多品牌宣传方式相仿的简洁金色字体来传递概念,“因为既是文化项目,让观众了解到文化内涵才是最重要的”,他阐释道,“第二个问题就是解决免费的公共雕塑展不设前台,工作人员没有固定工作场所,公众如何更好地了解展览信息的问题”,所以策展方与建筑团队Modulorbeat合作搭建了一个临时性的“金色建筑”,不仅可以为观众提供驻足点和信息咨询,同时也能起到凝结分散展线的中心作用。

空间协商与社会雕塑

明斯特城的地图布局类似星空的形状,因此如何将艺术作品与开放的空间和环境相结合成为值得被讨论的概念,该展览的特殊性在于参展的作品都是艺术家专门为展览量身定制的,所以团队在策划时就对展线据点、公众参与模式以及局限限制进行了实地测量及讨论。主讲人随后与听众分享了一个特别值得被提及的作品案例——艺术家布鲁斯•诺曼(Burce Nauman)的“Square Depression”(下“沉”广场),该作品构思于1977年第一届雕塑展并在30年后得以实现,被建造在一个科学研究中心,形式是由一个四周高、中心低的白色混凝土材料做成的倒金字塔广场,文本的“沉”与广场的“沉”形成了生动的呼应,“这个广场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它成为了一个‘协商空间’,就是用极简的形式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增加了公众参与性”,弗兰珍博士说道,“它的建成也使得原本冷清的场所变得热闹,成为一个公众聚集的舞台,艺术家运用一个合理的、可协商的空间形式打造了一种社会雕塑。”

随后,两位主讲人又以“艺术家扮演乞丐”的行为艺术、“宠物动物园”、“明斯特雕塑档案特展”等等作品向听众诠释了“实践观念与理念概念关系”的具体表达。展览是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协商完成的作品,也是构思的工具,因此去呈现作品的结构过程尤其重要,而非直接存放无关的完成品,这也要求展览不仅要基于展区(例如:明斯特城)的具体特征,还要充分考虑艺术项目的历史维度和文化内涵。

内涵延续与模式重构

弗兰珍博士与听众分享了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重构举办于1969年伯尔尼美术馆(Bern Kunsthalle)的著名展览“活在脑海中:当态度变为形式”(Live in Your Head.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的案例,该展着重突出艺术动态的发展,公众可以不受限地自由参观,展场的构建就像艺术家与策展人、展览与建筑之间的交织对话,“他们尝试寻找一种方式来连接二者,重新定义展览,继续讨论结构,进而呈现意义”。施密德尔博士也以他参与的德国纳粹档案艺术博物馆的展览策划设计向我们讲述了如何把一个古旧的展示场所变为一个进行当代艺术交流的国际场所的尝试,合理运用艺术和设计的语言来激活空间,对待不同的展品设计不同的展陈形式,以空间来讲述故事,同时强调增进公众的自发参与,这些都成为包含在展览策划内的新思考、新实践。

临近2017年——下一个明斯特十年展即将到来,二位策展人也对中国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们发出了邀请,希望在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中挖掘艺术新思路,力求不断改变、不断创新。讲座的最后,主持人余丁教授以“展览的重构也是对于思想的重构”做了简短总结,并对两位演讲嘉宾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讲座圆满举办。

文/张译之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