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邬建安:关于观看——2016年直面名师之三

时间: 2016.11.25

2016年11月22日晚6点30分,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办,学习实践部承办的第十一届“直面名师”系列讲座第三场在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开展。此次讲座,我们有幸请来了实验艺术学院邬建安副教授,并展开了以“关于观看”为主题的讲座。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艺术作品的观看者进行了探究与思索,虽简短,但讲座的净含量却不亚于其他,加之邬老师幽默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更是引得同学们笑声阵阵,惊讶连连,不禁让80分钟的讲座显得更加短暂,使人意犹未尽。

开篇,即以“问眼记”为题,向大家提出了“美院有名的黝黑的大卫石膏像为何被人们画成白色?”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主题,即一幅作品的观看者为谁?随即老师便先举了两个观看者尚不明确的图案的例子,即拉斯科洞穴中的壁画以及纳斯卡地线。老师首先举例拉斯科洞穴壁画,并提出问题:原始人为何在狭小、黑暗的石洞中作画,其目的为何;其观看者又为谁?在老师认为,此题是无解的。但由此邬老师又将问题引入了艺术是如何发生的。然而老师并没有用单纯的概念来说明,而是通过举例这种更为直观的方法快速解释了此问题,即艺术的发生源于视觉冲击,从而启发人脑产生了艺术。虽然此壁画的绘制目的尚不明确,但这却是艺术产生的标志,也是此次讲座所讨论问题的前提。同理,纳斯卡底线的神秘同样留以人神秘感,并不断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之后,邬老师又举出画像石以及古埃及棺具上逼真的肖像画的例子,逐步明确观看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意义。如古埃及人们之所以将棺具上的人像画的逼真,正是因为他们相信人是可以重生的,而得到重生的人,可以通过棺具上的肖像得知自己的相貌。也就是说,此画的观看者即为鬼。这不仅成功吸引了同学们,而且清晰地阐明了此次讲座所讨论的意义。

接着,老师提出了“观看与罪的体验”。中世纪时期,画家们多热衷于绘制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上受难时的场景,其目的即为使观看者成为一名目睹圣人受难而无能为力的人——罪人,因而从内心之中产生负罪感。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则很少表现此场景。以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为例,观看者不再是罪人,而是一名未被载入名册的第十三位圣徒,因而在冥冥中使观看者抱以对圣人的虔诚之心。由此可知,一幅画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视角选择将会带给观看者以不同的内心体验。

之后,邬老师又以委拉斯凯茨的《宫娥》为例。这幅画巧妙的构图手法,即通过画幅居中位置的镜子反射出西班牙国王与王后的映像,暗示出此画的观看角度为国王夫妇。因此当我们观看这幅画时,我们也扮演了国王和王后的角色,这种体验是十分奇妙的。同理,老师逐一分析了《苏格拉底之死》、《马拉之死》、《开国大典》等作品,清晰地呈现了绘画构图视角的重要,即给予观看者的体验,以及赋予观看者的角色。

此次讲座,邬建安老师从艺术如何发生,到对艺术作品的观看者身份的探讨,最终到艺术作品给予观看者的不同体验。思路十分清晰,事例、故事引人入胜,通过提出很多奇思妙想的问题,让同学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让在座的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烧脑又愉快的80分钟。

当报告厅的灯再次亮起的时刻,同学们也仿佛从艺术的长河中醒来,不由得发出一声赞叹……

图、文/中央美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