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观察丨艺术再长征:当代多元艺术语境,主题创作何为?

时间: 2016.12.30

2016年12月23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的历时一年多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艺术项目“艺术再长征”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开幕现场嘉宾云集,美术馆门口的观展群众也排起了长龙,从现场来看,这是一场轰动的美术大展。一方面感叹中央美院全体出动在美术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又有着强烈的文化、历史指代含义,从字面解读,这场展览与“主题创作”、“主旋律”、“命题作品”等字眼关系密切,而这些又似乎与当代艺术语境下的观众热情有着一定的距离。建国初期,中央美院曾是革命历史主题绘画创作的中坚力量,21世纪的当下,中央美院是否在这一美术领域又有新的模式调整?

主题创作在艺术史上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在其他学科的支撑下,逐渐具有表现宗教神话、文学故事、历史事件的能力,背后深层的逻辑推动是绘画的人文主义进程,艺术家可以像人文学者那样运用绘画形式、语言将人物、情节和背后解读逻辑统一结合,形成完美的视觉叙事结构。可见,重大主题创作也是美术话语权利提升的一种表现。法国大革命时期兴起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在题材选择、表现形式、画面解读等方面与国家意志和宣传需要高度统一,比如达维特的一系列创作表现古代和现代的重大题材,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成为西方美术重大主题创作中的典范。

在中国,由于美术创作和美术史书写的主体由文人构成,中国的传统艺术更多是一种文人的艺术,相较而言更加强调自我。但中国皇权和宫廷美术的长期存在也造成重大主题创作的实际需要。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唐太宗时期的民族大事件,在画面节奏和人物造型上已经有了现代重大主题创作的意识,比如主人公唐太宗的人物比例不合常规的大于其他人物,这显然不是画面经营的需要,而更是一种权力意志的需求。各种“出巡图”也是当时画家对于帝王出巡或现实或想象的描绘,宣扬政治威仪,是出于统治阶层利益需要的。传统绘画讲究“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而这种重大主题创作也彰显绘画在道德、社会秩序建构方面的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传统美术向现代美术形态的转型,西方自印象派艺术之后重大主题性创作逐渐衰落,而在中国随着美术的现代性之路迎来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出于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的需要,中国美术界创作了一大批革命历史画,中央美术学院在当时就是最主要的创作力量,创作了一大批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这类重大主题创作相比传统的主题描绘,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英雄人物,营造高昂或悲壮的画面情绪,更重要的是,这上升为一种集体的、国家的意志,尤为重视国家意图在作品中的呈现。在不同的阶段,也有着“人民革命”、“阶级性”、“民族国家”等不同的文化立场。重大主题创作一般与历史是分不开的,何为历史?历史不仅仅是对以往事件及其过程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当下对之的描述表达方法和态度。重大主题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次“历史书写”的过程,艺术家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史官。在新中国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主题性创作对于凝固民族精神、激发建设热情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当然这阶段创作中的国家意志需要以及创作者、欣赏者的个人意识也都是保持一致趋同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整体社会、文化语境的改变,艺术更倾向于崇尚自我、表现自我的当代个性表达,个人意志得以扩大,与集体意志不再同步,甚至出现越来越大的隔阂,这是艺术发展到当代模式的一种内在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观众也不再满足那种态度强势的、宏大的、单调的集体主义美学表达,艺术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倾心那种个性的、自我的、能参与其中的艺术方式。这种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扩大,与传统模式的主题创作之间必然造成矛盾,这也是观众对这类创作热情冷淡的深层社会心理。

在集体主义美学淡化的当下,重大主题创作何为?这应该是中央美术学院组织“艺术再长征”项目时就思考的学术话题。项目并不是自上而下贯彻执行的,也没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意见要求,而是围绕“长征”探索一个多学科的跨专业互动模式平台,也培养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一种“长征精神”。“艺术再长征”秉承下乡考察写生这一优秀教学传统,分专业院系前往长征沿线各地,考察长征地、走访亲历者、实地体验生活、写生沿途风景,以创作的形式将个人感悟表达出来。项目也突破写生创作的单一模式,而与学科教学、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建筑学院测绘专业用数字记录长征圣地,再通过艺术的手段以抽象的方式再现这些建筑中的生活,强调要注重传统建筑的当代性思考。造型学院基础部集体创作《长征食谱》,师生深入若尔盖地区生活,并试图还原体验当时红军在草地的真实生活情境,创作草根、谷物、菌类、野菜、薯类等系列食谱。在这次行动中将创作上升到一个课题,探讨如何将历史的现场转换为艺术的现场。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则把美术教育带到了长征沿途,把美术教育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丰富了教育学科的外延。或许“艺术再长征”更是中央美院的一次教学行动和检验,将学科教育从学院发散到社会,发散到历史。

展览在中国美术馆3、5层展厅展出,展出作品突破以往油画、中国画、雕塑等常规形式,融入更多影像、动画、绘本、装置、VR技术、建筑测绘等媒介创作作品。展览入口作品为雕塑系集体创作《活着》,这是一件强调观众互动参与的作品,展厅搭建作品框架结构,观众可将雕塑泥块填充至框架之间,最终形成一件完整的塑像作品,体现当代艺术的表现形态。此外李洋团队创作的装置《长征—想念之山、思念之河》、王川《历史的格栅—遵义1935》等作品也强调观众的参与或行走观看。VR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也极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热情和体验趣味,虚拟的历史空间和真实的艺术空间在展厅得以穿插并行。

这是一个突破传统模式的重大主题创作展览,或许将之定位为传统题材的当代艺术展览更为合适。重大主题创作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传统和优势,也有着艺术与社会关系互动的实际需求,整个艺术界都在思考、探索传统向当代转型的课题,重大主题创作这一传统创作模式的当代转型也是当下的显学话题。中央美术学院此次活动探索一种全新的创作组织机制,通过群策群力、集体创研等方式反映了学院在重大主题创作上的时代新象,或许是为在多元多样的艺术环境中的艺术创作身份的确立与道路探寻,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可资借鉴的路径。

前段时间,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上线,题材就决定这是一部体现国家意志的主旋律电影,从票房和评价都受到一致好评,说明主旋律电影创作在当下年轻化观众为主的电影市场中依旧大有可为,同时也说明国内艺术观众并非排斥重大主题创作,而是排斥那种已经陷入沉疴的模式化意志灌输模式。“艺术再长征”作为一种组织、创研、展览模式,或许能在追求多元的当代艺术语境下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文/张文志
图/杨延远、胡思辰、林佳斌
(部分作品图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