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间美术馆推出由卢迎华、刘鼎策划的展览“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以在北京发生的艺术现象作为主要视角,通过思考该时间段内美术现象的具体相貌和多层次的实践,考量在政治剧变时期艺术创作者的心态和已有艺术历史叙述的尺度问题。展览在策划和思考上也回应了“从艺术的问题到立场的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回响”系列研究,以此反思中国有关“当代艺术”的历史叙述与建构。
这是一个对历史情境、意识、逻辑如何影响当代艺术创作和写作进行深入研究的展览,展览期间组织系列演讲与对谈,从主题延伸出的话题展开交流与讨论。2017年3月18日,“历史中的情感与理性”系列演讲第二回在中间美术馆举行,分享了博物馆学界的研究成果以及1972-1982年间的创作和研究思考。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坚关注博物馆学研究,《名山:作为思想史的中国早期博物馆史》是其新博物馆史写作的尝试,回应了邓肯•卡梅隆在1971年的发问:“博物馆:神庙还是论坛?”以此探讨新博物馆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和变化?又怎样影响博物馆史的写作。作为神庙的博物馆是一个宝库,提供的是一种朝圣性的文化活动,论坛则来源于罗马时代的圆形剧场和公共浴室,这其实是一种表达意见的场所。70年代兴起的新博物馆运动造成旧博物馆模式观众流失的困境,博物馆也成宝库转变成智识生产机构,并呈现新博物馆运动的两种形态:生态博物馆的出现以及对现存博物馆馆藏和展陈的改变,也引发史蒂芬•康恩的发问“博物馆还需要物吗?”对于“神庙-论坛”之辨,徐坚认为二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神庙在论坛之外,也在论坛之中;论坛在否定神庙,也在制造神庙”。在此背景下,博物馆史的写作也受到福柯理论的影响,有效史(effective history)和知识结构(epistemes)观念的介入影响新博物馆史的多元表达。徐坚在演讲中还分享了他以“知识结构”对中国的博物馆的整理研究,认为不同知识结构或类别的博物馆,即使收藏同一类藏品,形成的馆藏结构也不一样。
“沙龙沙龙”展览是以1972-1982年北京的现代艺术实践作为观察研究入口的,这十年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星星美展”,它既有当时发生的特定文化环境和机遇,推出的口号“要政治民主,要艺术自由”也对中国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影响至深。本次演讲和对谈活动邀请“星星美展”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艺术家黄锐分享当年具体活动经过。他以图片文献的形式讲述了“星星美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活动经过,背后趣事,分回顾了包括在内的星星画会成员如马德升、王克平等艺术家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重新走进历史的现场。
当天下午的学术活动以座谈会形式进行,来自艺术、文化领域的学者高名潞、汪晖、闫振铎、黄锐、殷双喜、邵亦杨、吕澎、苏伟、徐坚、袁加等围绕当年的艺术创作亲历及写作认识展开讨论,“沙龙沙龙”展览策展人卢迎华、刘鼎主持座谈会。在20世纪70 年代末求变的浪潮中,不同的艺术实践以及不同经验、背景、诉求形成文化合流并在1981年之后逐渐落幕。时过境迁,我们现在又该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境、文艺创作以及历史叙事。艺术家闫振铎分享当时“新春画展”的具体情形。批评家、理论家回溯当时的写作经验,比如高名潞提出如何区别“现代性”与“当代性”的问题及意义;吕澎受福柯、德里达等思想家的影响,认为“当代”是一种“本质论”的破解;邵亦杨通过研究认为八九十年代官方与非官方的边界其实是比较模糊的,当时中国美术是否“苏化”模式也有待再考证,印象主义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艺术的开端?这些学术话题都是艺术史书写与历史情境的具体案例;殷双喜也分享了“江丰与1970年代美术”的详细研究案例。
文/张文志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