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侠隐——潘汶汛作品展”于关山月美术馆开幕

时间: 2017.4.20

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承办,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董捷策划的“侠隐——潘汶汛作品展 ”于2017年4月17日下午3时在关山月美术馆A/B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展出了潘汶汛最新创作的侠隐系列、白鹤系列以及近三年内的重要作品系列,共计四十余件。

潘汶汛的作品形象和中国传统的造像、壁画有着内在渊源,与中国传统绘画有内在联系的水墨作品,它的意义在哪里?著名艺术评论家皮道坚表示,将潘汶汛作为一个个案非常值得研究,“她的作品引在当下能够引人注目,这里有一个深刻的转变,在理显示我们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已经由西方欧美的当代艺术作为唯一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这里的当代性、现代性是如何产生的,是我们从事理论研究的人作的一个蛮有意义的话题。”潘汶汛画的题材不是对传统趣味的考量,但更重要的还是在现实生活内心的感动和从传统文化中领悟到的默契。本次展览名称中的“隐”字代表艺术家的一种价值观,一种对人生体会感受的表达。

陶咏白认为,潘汶汛从中国古代的石刻壁画中汲取营养,走了一条复古开今的道路,在尊重水墨的品性的前提下,重新寻找水墨的可能性。“我想她整个的过程是这样的,是从传统内部转化为一种现代性的水墨,也建立了水墨和自己的一种联系,所以她的画的可贵之处是始终保持着传统,她始终在传统的道路和文脉上面思考怎么使我们的传统更丰富、丰满,所以今天她的作品呈现出水墨淋漓,行云流水的状态。”

潘汶汛的作品并没有刻意炫技,在充满克制的透明性中践行了水墨语言的精道。杭春晓评价道,“若古器新用,一缕沉香缭绕着明前的茶尖,嫩绿中浮动几丝陈年暗香。或许,老旧并非传统的天然属性。关键还在使用者是否消化了那层凝重的包浆。”潘汶汛正如此:传统没有成为她凭吊历史的道场,而是某种力图转换的生活景观。她试图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如何使用水墨语言,传递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魏晋风骨的轻逸安宁,婴童的天真无邪。毫无疑问,潘汶汛经历了“搜尽奇峰”和“废纸三千”的笔墨行进,演进到今天这种从容不迫的绘画态度:她对于笔的运行,墨的渲染,都有其特定的节奏;而对传统的理解和体认,则潜移默化地进入笔墨的节奏之中,“没骨”和“留白”技法的熟练使用,使画面呈现出舒缓、从容的态度和气质。

潘汶汛作品以水墨设色为主。墨韵通透与笔法灵动的基础上,不着痕迹地加上工笔渲染技法,来调整画面中虚实氤氲气息。强调中国画的东方造型感觉,在古代雕塑与古绘画中吸收所长,并结合用笔的重要性,进行创作实践。在设色上从古代传统中吸收,根据中国画颜料的特殊性,注重并完善设色的调性及设色里用笔意义,她认为设色不仅仅是随类赋彩,更多的是画面笔法构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经过数十年的创作实践探索,逐步建立起她明晰的个人艺术语言与绘画风格。

图文/主办方提供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侠隐——潘汶汛作品展
策展人: 董捷
主  办: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承  办: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展  期: 2017年4月17日 - 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