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非物质文化遗产莨绸推动者邢莉莉:设计推动民艺再生

时间: 2017.5.23

2017年5月19日下午1:30,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时装设计专业主办,艺讯网协办的“设计推动民艺再生”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7号楼地下一层B118举行。讲座由艺术人文品牌“德玺见萩”的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莨绸(香云纱)推动者邢莉莉女士担任主讲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时装设计专业创建人吕越女士担任主持。

讲座伊始,吕越教授结合服装系品牌的相关课程介绍了“德玺见萩”的品牌理念:选择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艺的材料莨绸作为自己的产品的原材料。吕教授认为,材料本身也是产品DNA表达的一个方面,能够选择一个特别有特色的材料,并且能够做到坚守自己的初衷——将时尚设计与手工,传统联系在一起,是非常有意义的。

接下来,邢莉莉女士开始介绍“德玺见萩”品牌在创建过程中的经验、理念、设计,以及其最具特色的原材料——香云纱(莨绸)。

“莨绸”泛指用薯莨汁液染整的纱和绸,其作为岭南地区传统手工织造染整的植物染色面料,制造工序复杂,要经过绸缎准备 、浸莨水1次 、洒莨水6次 、封莨水6次、煮绸1次、封莨水12次、煮绸1次、封莨水1次、卷绸、过河泥、水洗、封莨水1次、摊雾、卷绸、检整码尺,最后方能将成品入库。莨绸的制作工序是将天然植物中草药薯莨的块茎汁液多次进行浸渍、晾晒后,使织物附着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再用含有高价铁离子的塘泥均匀涂覆于织物表面,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后制成正面黑色、底面咖啡色的面料。于此同时,莨绸制作过程中对自然环境,手工技术的依赖,以及耗时耗力,数量稀少等特点,使其成为贵比黄金的奢侈面料。

邢莉莉提到,莨绸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岭南人从薯莨中提取颜色染整布料的历史,可上溯1700年。随着丝织业与航海技术的发展,莨绸通过丝绸之路出口四海,从而作为丝绸中的珍品,成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并且在明清时代誉满天下。而莨绸的鼎盛时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可以说,它见证了广东丝绸最为繁荣的时期。

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广东丝绸业的凋零,莨绸也受到严重打击。世界经济危机使欧美各用丝国紧缩外汇支出,用本国生产的人造丝代替生丝,自此莨绸一蹶不振,至上世纪中叶已濒临灭绝。直至九十年代,莨绸才重新焕发生机。新世纪以后,人们越发注重中国自身的文化,尤其是在这个强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当下,莨绸这种代表着岭南地区传统手工艺最高水准的织物,需要被重新发掘,焕发新的生机,这也需要一个契机。

而“德玺见萩”就准备继承岭南这种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悠久历史的织物,并且要在这个的基础上,结合时尚前沿的设计,使它焕发出属于新时代的生机。这个过程必然是极为困难的。“我们在选择莨绸作为我们的原材料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邢莉莉也承认,“首先,莨绸这个材料非常难以获得。”莨绸纯手工艺过程中工序极其繁复,而且产量受天气等原因影响很大,所以莨绸来之不易,非常珍贵。“每年只有半年时间可以用来晒莨,可能今年向工场定制的莨绸明年都不一定能到货。”邢莉莉说道。其次,由于现在机器织布工厂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岭南工人不再愿意从事这种需要暴晒在太阳下,工作特别辛苦的手工艺了,依旧在坚持传统的制作过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第三,莨绸是通过浸染薯莨汁液、上河泥等工序进行自然上色,色彩有限,很难满足现代设计的多样化需求。最后一个原因还在于现代人大多不了解这种材料,并且淘宝上的设计的款型老旧,很难追上时代步伐。

即使设计的过程中受原材料的影响很大,但是邢莉莉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通过一次次的试验,即恪守了要尽量天然的原则,在无数次织染上的尝试之后,力图突破原来莨绸的基础颜色,开发一些其他的颜色,尽量避免了颜色的单调。同时,由于莨绸原材料的稀缺,他们团队也是有着一种“惜材”的企业文化,珍惜每一片莨绸的边角料,收集起他们,发挥大家的创造力,做一些拼贴的文创产品。对于日趋减少的继承莨绸文化的手工艺人,“德玺见萩”提出了“关注莨绸,更关注制作莨绸的人”,他们通过公司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莨绸的制作文化,也让人们关注那些制作莨绸的手工艺者。最重要的是他们利用这种传统的材料,结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做出了一些新的产品,让这种古老的材料赢得了再生。 

邢莉莉与她的团队认为,在以环保与文化为趋势的今天,这种逆工业化而存在的纯天然面料依然屹立在人文与时尚的舞台。保护与传播民间手工艺人的成果,使传统工艺的价值回归当下的生活方式,将成为当代中国时装人的使命与责任。

讲座最后,吕教授和谢老师分别结合服装专业的专业知识为这次讲座做了点评。他们皆认可了邢莉莉及其团队为莨绸工艺所做的创新。同时,邢莉莉表示也欢迎有更多的央美时装设计系的同学去岭南晒莨场近距离亲眼观摩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

文/刘冠楠
编/林佳斌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