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风景”中的社会内在与身份认同:中国美术馆“一带一路”特展关注立陶宛艺术

时间: 2017.5.27

2017年5月26日,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一带一路”特展系列“立陶宛艺术:透过风景的思考”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新闻发布会及展览开幕式,该展览已于5月13日面向观众全面开放。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立陶宛国家美术馆、立陶宛国家画廊、立陶宛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展出作品来自立陶宛国家美术馆及部分私人收藏,囊括了20世纪以来立陶宛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集中展示了20世纪至今的立陶宛艺术风貌。

文化部副部长丁伟,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李健钢,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徐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秘书长宋荣华,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著名美术史论家奚静之,立陶宛文化部长丽安娜•鲁奥基特•约松,立陶宛驻华大使伊娜•玛丘利奥尼婕,立陶宛国家画廊馆长洛丽塔•雅布隆斯基涅,展览策展人米尔达•扎维尔布利塔,阿尔及利亚大使馆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先生及夫人等嘉宾出席展览开幕式。

立陶宛地处波罗的海东岸,与中国分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此次展览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较大规模立陶宛艺术作品展,创作形式涵盖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和影像艺术等多种媒介,为中国观众接触和了解立陶宛的艺术和文化提供良好契机。本次展览以“风景”为主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较好的呈现出立陶宛艺术的广袤语境,彰显了立陶宛艺术发展在现代性转向和不忘回归传统的双重特征。在这些作品中不仅体会到德国浪漫主义的余晖,也体会到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厚重苍茫,同时也表现立陶宛艺术家的语言创新探索。吴为山还提到“风景”不仅仅是自然的风景,也是历史的、时代的风景,它蕴含着一个社会民族的内在性情与审美,以及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出来的敏感情绪和身份认同,这也是“透过风景的思考”之所指。

风景画是西方美术的重要题材,自16世纪以来,一代代艺术家的潜心创作逐步构建起西方美术史的筋骨,留下一大批不朽的风景佳作。在20世纪上半叶,风景画成为立陶宛艺术的主要体裁之一,也是一种国家体裁。在对自然主题的描绘和诠释过程中,立陶宛艺术家奠定了立陶宛现代美术的基础,缔造了在色彩绘画领域出色表现的新传统,也开始将风景作为视觉灵感的来源,视为内心活动的反映,在此次展览呈现出的立陶宛艺术叙事中,风景有着多种诠释的可能,它既是艺术现代化的条件,也是文化认同和主题与地点关系的形象化描述,还是一种存在主义象征。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画家之眼”、“开放结构”、“去浪漫化”和“描绘风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涵盖了立陶宛艺术史上的三个时期:20世纪初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战后苏维埃时代以及1990年开始的立陶宛重获独立时期。“画家之眼”部分介绍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象征主义、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立陶宛风景画作,以及20世纪下半叶它们在艺术家绘画中的表现与转变。参展作品揭示立陶宛艺术家对自然物体的联想、象征和拟人倾向,而不切断与大自然的联系。“开放结构”部分展出与现代表现主义相矛盾的抽象、简约绘画和雕塑。在这里,各种形式的自然印象及其相互作用构成创造正宗艺术结构的概念和审美激素。“去浪漫化”部分包含了表现主义和照片写实主义绘画作品,以及立陶宛的概念艺术。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思考了当时的风景变化,以及人类对风景的威胁。“描绘风景”展示的是立陶宛当代艺术家新的视觉和思维模式,在这里风景不再是描绘或构造的动机,而变成鼓励展开讨论的概念性象征,从而探讨人与自然、主题与地方及其历史之间的关系。

本次展览是2017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季\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一带一路”特展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术馆策划该系列展览,积极与国外顶级艺术机构合作,旨在向观众全面展现“一带一路”国家迥异而丰富的艺术风貌和现代荣光。在随后的系列展览中,还将与白俄罗斯、乌克兰等丝绸之路重要国家亲密合作,展览“一带一路”艺术风采。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日。

文/张文志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