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第四届美术文献展:构建一个以视觉为主体的全方位“应力场”

时间: 2017.9.15

2017年9月15日,由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应力场”于武汉开幕。展览由冯博一任主策展人,邀请来自中国及其他十四个国家的57位艺术家(小组)的127件(组)作品参展。这些作品涉及影像、装置、摄影、雕塑、绘画、行为、声音等多媒介方式。

本届展览主题为“应力场”,借用的是物理学、地质学术语,当“物体受外力或其它因素影响时,它内部的应力呈现某种分布状况。为表明物体的这种情况,将物件连同它内部的这种应力分布状况称为应力场。”(《地震学辞典》)所有的机体受外力(因素)影响时自身结构产生的变形对内强化为内在结合力,对外则形成反抗外因的反作用力,其结果则是“应力”所呈现的整体形态。每个时代都面临自己的问题,时下世界局势以及环境、社会、科技伦理等等各个方面涌出的种种新现象,使以往人们所熟知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令人疑惧的变化。或许可以乐观地认为我们走到了又一个大转型的边缘,而当下每个人的生活和对未来的规划、期待、行动,都是其中的一个变数,它或许会以个体与秩序、文明与冲突等被描述过的或还未能被清晰描述的对应形式反应出来。

参照“应力场”的作用类型,展览根据艺术家展出的作品情况及对其以往艺术线索的考察分析,将参展作品分别归入塑力(塑造事物的促进力、影响力)、合力(作用于同一事物上的多种力之和)、变力(形变与所受力之间的一种转化关系)和隐力(凝聚于事物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四个单元。这些作品在其本身在语言运用和手段、方式方法上自有不同寻常之处,在作品创作的层面也有很强的引领性。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形式背后艺术家对相关议题的切身表达的价值,而且透过作品能够看到艺术家的个人理由与内在的逻辑关系。作品分为四个单元分类展出并不意味着其间存在截然的不同,艺术的“应力场”本质上是作品与作品、作品与展场之间形成的交叉、重叠或对话、对抗等多重关系。展览也不是一个固态的现场,而是显示了艺术家个人创作能量流动、彼此激发的意识空间,而只有置身场内才能理解并参与其中。

第四届美术文献展以“应力场”为主题和关键词,正是基于对当前社会整体状况判断的背景之上,但展览既非讨论科学问题亦非讨论社会学问题,艺术家应该是敏感于时代的人,艺术也应该是表达艺术家在不同境遇中因个人属性的不同所产生的各类感应的载体。而直面这些问题的艺术,在整体有可能逐渐打破从内到外逐渐套路化的艺术思维,构建一个以视觉为主体的全方位的“应力场”,并传递给艺术之外有同样关心的人。

较之前三届文献展——展览不仅更注重文献性与研究性,而且更强调如同历史文献一样去记录、整理、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平实的态度,此次文献展更注重与国外艺术家的交流与对话,展览邀请的国外艺术家占了参展人数的近三分之一,以期在文献展这个平台上,视野更加开阔,去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最前沿的艺术动态和观念。

展览场地由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两处组成,展览将于10月20日结束。9月16日,以 “应力的相互作用”、“应力的能量转化”为主题的两场对话式讲座等公共教育推广活动将在湖北美术馆举办。

编/杨钟慧
 图/主办方提供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应力场

主策展人:冯博一

策展人:王晓松、魏皓啟(新西兰)、张婷、严舒黎、夏梓

主办方: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展期:2017.9.15-2017.10.20

地点: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学术委员会

主任:冀少峰

成员:方力钧、胡永芬、鲁虹、皮道坚、孙振华、魏光庆、杨小彦、殷双喜、曾梵志

艺术总监:傅中望、刘明

行政总监:李和清

参展艺术家及展览单元

塑力:君士坦丁(中国澳门/俄罗斯)、艾莎·比约克(冰岛)、陈赛华灌(新加坡)、葛宇路(中国)、洪浩(中国)、杰斯·强森+赛门·沃德(新西兰)、孟煌(中国)、阿拉什·纳西里(伊朗)、庞海龙(中国)、丽莎·瑞哈娜+由爱至爱小组(新西兰)、宋冬(中国)、斯嘉丽特·霍夫特·格拉芙兰德(荷兰)、萧昱(中国)、杨茂源(中国)、展望(中国)、周褐褐(中国)、庄辉+旦儿(中国)

合力:黄立言(中国)、图比恩·卡斯伯 (挪威)、李郁+刘波(中国)、倪有鱼(中国)、刘卓泉(中国)、克里斯蒂安·汤普森(澳大利亚)、王宁德(中国)、WAZA小组(中国)、袁顺(中国)、杨心广(中国)

变力:AES+F(俄罗斯)、胡尹萍(中国)、李勇政(中国)、厉槟源(中国)、凯利·理查森(加拿大)、尚一心(中国)、贝德维尔·威廉姆斯(威尔士)、肖丰(中国)、尹秀珍(中国)、应歆珣(中国)

隐力:陈小丹(中国)、哈立德·加哈(巴勒斯坦)、毛同强(中国)、施林·纳沙(伊朗)、朱塞佩·帕米萨诺(意大利)、邵帆(中国)、约根·斯塔克(德国)、约瑟夫·奥彻拉(摩洛哥)、张如怡(中国)、赵赵(中国)